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图虫

9月22日,花呗公告了接入征信工作的最新进展。

公告显示,在央行征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花呗正逐步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目前,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基础上,部分用户已经能够在自己的征信报告中查询到花呗记录,未来征信服务将逐步覆盖全部用户。

据了解,用户同意授权升级花呗服务后,其基本信息、花呗额度以及还款情况将会以月度为单位上报央行征信系统。根据官方回复证实,征信授权后如有异议,用户可以通过关闭花呗终止授权,关闭后用户的花呗将无法正常使用。

针对此前有传闻称“花呗上报征信可能影响银行放贷”,花呗澄清表示,正常使用花呗,保持良好的使用、还款习惯,不会导致贷款困难。并且,99%以上的花呗用户都有良好的使用记录。

花呗用户收到的征信授权协议和公告内容均显示,根据用户获得的具体授信额度来源,用户的征信信息会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或是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等机构作为报送主体,纳入征信系统。

按照征信工作要求,当前花呗向征信系统报送的相关记录包括账户开立日期、授信额度、额度使用及还款情况等。在频次上,花呗记录按月汇总,不会单笔报送,也不会上报具体的消费信息。

此外,花呗还提醒用户,谨防以征信为名的各类网络电信诈骗行为。花呗表示,不会以征信为由电话联系用户,更不会要求用户转账或付费,任何声称能够有偿“修复”征信,或删除征信记录的行为均属诈骗。

“借呗”暂且无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呗”暂且无声

今年6月,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

银保监会非银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后,将按照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方案,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自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起1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市场退出。

银保监会非银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此外,银保监会将督促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规定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坚持“小额、分散、普惠”经营原则,为长尾客户的真实金融需求提供信贷服务,强化对客户真实信贷意愿和收入偿债能力的审查,严禁以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等方式引诱消费者过度负债,对经营行为涉嫌违法违规的,将依法严肃查处。

截至记者发稿时,蚂蚁借呗放款机构仍为商诚小贷和合作机构,相关整改信息亦未发布。该产品页面显示,借呗将根据央行相关规定适时上报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行行长易纲:

要求支付回归本源、开放封闭场景

据央行官网消息,9 月 18 日,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探索新疆域”视频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监管当局正在努力平衡好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一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同时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

二是强化反垄断,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封闭场景,充分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

三是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合规开展互联网存贷款、保险、基金等业务。
易纲指出,中国的金融科技起步较早,在兴起之初,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就通过打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助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

但是,中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包括支付机构渗透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保险、小额信贷、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提高了金融风险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大型金融科技公司 " 赢者通吃 " 的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等。

易纲强调,央行将始终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和促进平台经济守正创新、行稳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动自去年开始

据上海证券报,花呗方面此前曾回应,自去年开始就在逐步、有序推进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工作。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花呗的相关信息会逐步纳入征信系统。

当时,新用户在开通花呗时需签署《个人金融信息使用及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以下简称《授权书》)。客户同意签署《授权书》后,将根据获得的具体授信额度来源,授权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或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等机构,向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

查阅《授权书》发现,主要有两条核心内容:同意被授权人向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使用本人的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同意被授权人将本人在使用授权业务中提交和产生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包括违约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自行或委托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报送至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其他依法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字金融接入征信体系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金融服务接入征信体系已成为大势所趋。此前,微粒贷、京东白条也已经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

一些金融机构也表示,良好的花呗使用记录能够证明用户的经济实力和信用水平。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卞永祖认为,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像花呗这样的数字信贷服务纳入征信体系,是趋势也是进步,有助于将数以亿计的“信用白户”纳入国家的征信体系,帮助他们在未来获得需要的金融服务。“征信系统是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建立更加全面、精准、细化的信用体系,也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质量、提升社会信用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方支付壁垒也正被打破

数字金融集体纳入征信是大势所趋,长期存在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工具间的壁垒,也正在被打破。

长期以来,因独立资金体系、应用生态圈以及控制场景等因素限制,支付工具间存在层层联通壁垒。微信、支付宝两家第三方支付工具“双寡头”格局,让用户不得不在支付时“二选一”,银行资金在二者间反复流转的情况更让许多用户头疼,极大拉低了支付效率,跨工具支付无形中也增加了支付成本。

  • 银联云闪付接入微信支付、手机淘宝App

银联、微信、支付宝支付通道互联互通,进展到底如何?

9月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测试体验发现,银联云闪付与腾讯微信支付开放扫码支付,即云闪付App用户可以扫描微信用户个人收款码,完成转账操作,微信收款记录则会显示“来自银联用户”字样。对应的,通过微信支付扫描云闪付收款二维码进行转账目前尚无法实现。

在阿里巴巴的淘宝App端,部分用户在手机淘宝App完成购物并提交订单后,付款方式可选“云闪付”入口,在阅读服务需知之后,将自动跳转进入云闪付App,等待进一步完成付款操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测试发现,该功能仅支持安装有云闪付APP的手机终端,在淘宝网页端无法找到该接口。此外,目前阿里旗下的飞猪应用同样无法使用云闪付支付。

不过,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尚未有开展互相扫码支付互通的迹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事分别致电云闪付、支付宝及微信支付客服。云闪付客服人员表示,目前云闪付确实正在与上述第三方支付工具间展开合作,目前相关功能正在推进。据其了解,支付工具间的互联互通应该很快就会实现,不过具体时间进度安排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支付宝客服表示,该功能还处在上线测试期,仅支持手机淘宝App下单的天猫通用业务交易,非天猫订单(淘宝、飞猪、饿了么等)、跨境交易订单、预售订单等场景尚未得到开放,此外该项功能是针对淘宝App结算,并非接入支付宝系统。

此外,微信支付客服则表示,“有关云闪付的功能需要联系云闪付方面咨询”。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银联云闪付推进与微信支付、淘宝合作的两个“小动作”,即便目前在功能和场景上都并不完善,其背后却是长期被讨论的“条码互通”和“支付生态开放”两个行业热点话题。看似是两件事,其实质都是推动支付生态体系的开放互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付互联时代将至?

支付作为大数据来源之一,互联网公司通过支付布局金融,除阿里、腾讯外,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字节跳动等多家机构均已将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去年7月,“美团正式取消支付宝支付”曾引发市场热议,美团创始人王兴在个人饭否上对此回应称:“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数比支付宝多,手续费也比支付宝低。”

不过,228家第三方支付牌照中,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含微信支付)的合占市场份额或接近85%。第三方支付巨头依托自身应用生态控制支付场景,在条码、场景接口上互不联通。在当前反垄断、强监管的大趋势下,“开放”或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得不面对的选项。此次其与银联云闪付合作破冰的条码支付互通、支付场景开放明显释放了这一讯号。

事实上,监管层早前就有意推动支付工具间的互联互通。

2019年9月,央行公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2020年2月,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中国银联与腾讯旗下财付通公司就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研究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方案,率先建立全面互扫互认的条码支付服务网络。银联和财付通达成扫码互认的主体是“云闪付App”和“微信支付”。

2021年8月,央行印发《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要求支付机构拟首次公开发行或者增发股票、对信息泄露方面等多项重大事项,应该事前向央行分支机构报告,并于9月1日开始实施,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动态监管。

9月6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今年二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608.30亿笔,金额87.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7%和24.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辛继召、谢奔)、金融界、上海证券报、央行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刘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