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9月21日下午4:00,英国新增确诊31564,累计确诊7496543;新增死亡203,累计死亡135455。

9月18日,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做客“母爱桥”中英文化论坛,分享自己中国价值,中国发展等问题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雅克做客“母爱桥”中英文化论坛,图源:视频截图

问答环节中,马丁还对中国整治教育培训行业,英国议会封禁中国大使,美、英、澳建立“Aukus”等时事热点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呼吁西方应该停止妖魔化中国,学会与中国相处,并向中国学习。

西化已是过去式 中国时代正在到来

问及中英年轻人看待自己的历史有什么异同时,马丁笑谈,相似之处可能更好回答一些。全球化时代的问题之一是人们倾向于看到相似之处,因为差异隐藏在表面之下,所以人们所共享的东西通常被看做比差异更重要。

但由于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传统,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国年轻人是通过他们的历史经验和传承看世界,英国年轻人也是如此,中英差异必然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热爱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人们,马丁建议他们必须造访中国:“想要更好的了解这个国家,你就必须去中国,这会让你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马丁指出,每个西方人的心里都会有“我们是世界中心”的信念,而当他们真正看到并体会到中国的发展成就,就会意识到“世界已经不是这样了”。

其次,马丁还认为多接触中国的媒体也能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比如CGTN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传播机构,另外我每天都看《中国日报》《环球时报》和香港的《南华早报》,在亚洲事务方面,我还特别关注日本经济新闻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强调,必须试着学会用中国人的眼光看中国,想要了解中国必须用中国逻辑而不是西方逻辑。但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西方人是通过西方的眼光看待中国,他们将自己的价值观投射到中国身上,“但这样是不可能彻底了解中国的。”马丁说。

他认为,认识到中国在历史和文化上与西方传统有很大不同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将继续保持独特性,自古以来,包括治理体系在内,中国有着独特的连续性。因此,中国会向西方学习,但马丁认为,中国不会彻底西化。

此前有一段时间,随着国家变得更加繁荣而开始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年轻人将目光投向西方,他们渴望更富有,渴望更加现代化,而那时西方现代化被普遍视为现代化的标杆。在那时这是一个非常强的趋势,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一个阶段。但马丁认为这样的趋势现已达到极限,世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回忆2005年初到中国,那时他认识的一位中国年轻专业人士以居所中的进口产品为傲,因为那时中国制造是贫穷和自卑的象征。但现在完全改变了,中国企业现在有一种自豪感,有能力与西方公司竞争,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外国公司要做得好得多。

马丁注意到,最近他在某处读到了一篇关于时尚趋势的文章,在中国,时尚趋势的转变不仅是为了让人们买中国制造,而且还要将中国风格带回时尚潮流。因此,当一个国家现代化时,一开始是要效仿其他国家,但当它现代化成功时,就有了自己的现代性,便不再需要借用和复制西方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继续崛起,终将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能看到现已经开始出现一种有趣的情况,即世界逐渐中国化。换句话说,随着中国变得更加突出,其他国家、其他文化不仅会观察中国,还会向中国学习,至少获得中国的知识以及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中的一些特征。

但现在还为时过早,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马丁分析,这种情况不会很快发生,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从根本上对中国是很陌生的,从90年代末期起部分西方人对中国产生了好奇,但这种好奇被特朗普执政所影响,将中国妖魔化。因此“中国化”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很多方面与西方迥然不同,意味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过程将非常漫长。马丁拿此次防御新冠疫情为例,他认为中国防疫优势首先在于治理有效,中央政府和其他各级政府领导有方。第二,也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便是中国人自己如何应对疫情的方式与西方人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国人以社会凝聚力、社会团结和对社会纪律重要性的理解为重心,中国抗疫的核心是社会至上,而不是个人至上。这并不意味着个人不重要,但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个人只有在社会背景下才真正得到肯定。所以,马丁强调,这对西方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世界很难理解中国价值观 中国应持续站在道德制高点

马丁认为,西方世界对中国价值观的关键词是“社会”,但他坦言,现在还为时过早,并不能总结出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他认为,“发展”是中国价值观中的关键词之一,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看待世界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方式首先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这是中国亲身经历所得出的关键词,并不是西方的理解。

值得强调的是,西方仅占世界人口的14%,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一词在语言和思想中具有更强大的含义。这是一个说明中国的思维方式和中国所关注事项不仅不同于西方传统,且能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真正的共鸣的良好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这可能说明中国人的价值观非常强调发展,并考虑人的属性。所以我觉得有点像对的好等于中国的重点,比如他们谈论发展,我们也谈论一些和谐社会。这与中国评论想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完全相同。

现在他们也谈论一些关于全球公民的回应。人类,他们这些评论评论他们人类社会的命运。所以我认为问题是中国制造了很多他们想向世界出售的价值。毫无疑问,中国如何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么,我回到第二个问题,那么中国如何才能更好地将这些价值观介绍并带给世界,使中国不会被西方误解。

“和谐”一词也是中国一直强调的价值观之一,马丁认为,这一词对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但世界其他地方却对这种和谐的概念及其含义一无所知。而且远非一种认同感,中国所强调的“和谐”实际上是基于差异的重要性,以及一种和解的方式,这与西方的正常思维逻辑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中国的外交政策等一系列中国对世界事物的做法就能够看出“和谐”。它解释了中国对军事干预他国的反对,中国认为军事干预他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会造成反作用。因此,这种“和谐”哲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也体现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方式。

马丁坦言,但目前这还为时尚早,人们并不理解中国价值观。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为例,西方主流媒体并没有真正试图了解中国人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关系本质上还是一门西方学科,中国思想对主流国际关系影响还小。谈及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如何被世界接受,马丁认为,将不是以全盘接受的方式,而是通过部分已经在某些方面与某些西方传统想重叠的想法入手,潜移默化。

中国直到本世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马丁谈到,西方秉持这一种“中国人以为他们是谁?”的态度,中国必须学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当像特朗普对中国采取行动时,针锋相对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偶尔回应表明你不弱,解释你的立场是有必要的,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佳方式。马丁认为,中国应该始终想办法占据道德的制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马丁非常肯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了不起的组织,因为它展现出了非凡的自我反思和重塑能力”。

”马丁还呼吁西方应该停止妖魔化中国,并学会与中国相处。“西方的思维还是习惯性将中国共产党和冷战时期的苏联共产党比较,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中共也不会像苏共那样最终失败)”。马丁认为,中俄有完全不同的传统,在历史上美国和俄罗斯的相似之处甚至比中俄的共同点还要多。

因此,西方应该摆脱刻板偏见,客观而积极的看待中国,“我们要学会欣赏中国,向中国学习”。马丁还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表达了信心:“中国的经济现在非常不同寻常,正在经历一个必要的修正过程,这是达到‘共同富裕’所必须的。(尽管困难重重)我认为在一段时间后,中国能够取得成功。”

整治教培业是消除不平等的必经之路

谈及近期中国政府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整治,马丁认为这是中国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必经之路。马丁指出,课外辅导的确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整治这个行业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人们必须看到,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地的不平等现象正在急剧增长,中国的基尼系数(贫富差距指数)直逼美国,而政府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除不平等和促进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的哲学,也符合中国的儒家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选材制度都是开放的,寒门学子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学识从社会底层被选拔到政治中心,这就是相对公平的体现。

而马丁认为课外教育和培训可能会加剧社会分化和不平等:“这些私人辅导的价格是很高的,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能与不能承担高额费用的家庭对课外辅导选择又会在他们的下一代中造成更大的知识不平等,这是影响深远的”。

马丁认为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平等的社会是中国的愿景,因此他能够理解并赞赏中国政府针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整治:“日益严重的不平等是中国政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中共已经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然他们现在开始在包括教育平权在内的很多方面做出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眼一直以来备受追捧的英国教育,数据显示,英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日益提升,英国在去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录取最多中国留学生的国家。

马丁认为这种变化部分源自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首先我们必须肯定英国大学具备很高的国际声誉和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英国还是一个说英语的国家,这对想要学好英语的中国学生极具吸引力。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美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的录取歧视也在加剧,这些都是让英国大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还指出,英、美大学在可见的未来还会保持很大的领先优势,而中国大学排名的提升需要时间。“西方的很多高等学府历史悠久,比如剑桥大学成立于13世纪,保持着古老的传统,拥有丰富的资源。

尽管中国的很多大学比如清华北大在近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比来看都很‘年轻’”,马丁说道,“中国的变化如此之快,并且发展势头很好,因此中国大学在排名上比肩西方顶尖学府,只是时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家专访马丁·雅克:封禁大使 组建“Aukus”中英关系受挑战?

9月14日,英国上、下议院议长共同发布声明,禁止新任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进入英国议会参加活动,引发中方的强烈抗议。圈哥问及此事,马丁直呼“荒谬,极度荒谬”。

“我的意思是,英国政府必须要清楚一名大使的意义是什么,建立外交关系的目的又是什么?”马丁进一步解释道,两国外交关系的意义在于能在相互关切的问题上保持多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因此“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而英方阻止中方大使进入议会显然不符合这样的外交原则,是“离谱”的行为,也违反了国际协定。“我认为这是绝对不可以被接受的行为”,马丁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6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组建了名为“Aukus”的三边军事合作伙伴关系,允许澳大利亚组建核动力潜艇编队,意图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马丁指出,美国想要挽救其在亚太地区日渐萎缩的影响力,但是他们努力错了方向。谈及中方该如何回应时,马丁笑着说,中方也许只需要“用爱回应”,淡然视之。

马丁认为,“Aukus”根本无法达到美、英、澳期待的效果:“尽管三国都拒绝承认这一军事合作是为了压制中国,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针对中国。美国要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在东亚地区失去影响力,其领导力因为什么而萎缩,而这与军事存在无关。”

马丁认为,经济才是美国失去其在亚太影响力的关键原因,“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是这个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现在不是。经济萎缩才是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而(通过组建‘Aukus’)它没有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还指出,美国、英国和澳洲的这项合作还会影响他们与盟友的关系:“五眼联盟中的新西兰已经对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表示了反对,而法国也感到被冒犯,因为澳大利亚宣布终止其与法国签订的至少价值400亿美元的潜艇建造协议(当地时间9月17日,法国史无前例地宣布召回驻美及驻澳大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批评道,美国的军事化思路只会让情况恶化,美国希望世界在其霸权下运行,所以他们优先考虑军事力量,再考虑其他。而中国就完全不同,“我们知道,中国的崛起与军事没有什么关系。从古至今,中国从未想过自己要走军事扩张的道路,不像日本和美国”。

马丁认为,拜登还在继续走特朗普执政时期的错误路线,而“Aukus”则是一个巨大而错误的计算。

(英伦圈原创,由欧洲时报记者陈斯睿、实习记者李栎谦编译报道,编辑:瑞琦,原文刊载自《欧洲时报》英国版,转载请注明。)

点亮“在看”~9月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