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二姐和贾琏在外面偷偷过了一段很太平的小日子,但是进入荣国府之后,她的不幸命运就开始了。

按说是以贾琏的二房身份进去的,不至于很惨,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连丫头仆人都践踏她,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有王熙凤的原因,但是王熙凤最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哄老太太开心,所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贾母,贾母的喜好是一个大家族的晴雨表。

书中说到当秋桐添油加醋在贾母面前诋毁尤二姐时,贾母说

“她生得太娇俏,难免心生嫉妒,凤丫头好意待她,她却争风吃醋,可见是个贱骨头。

众人见贾母不喜,不免又往下践踏起来,弄了一个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母是一个怜惜弱小之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给她银子,带她到大观园各处参观,临走时还送她衣物,丝毫没有瞧不起小户人家的贫穷。

贾母带领一干人等去清虚观打醮的时候,因为冲撞了王熙凤受到责骂的小道士,贾母也心生怜爱,给钱买果子,怕吓着这个小门小户的孩子。

在全书中,贾母一向慈善,说话也很得体,符合她当家主母的身份,为什么独独对尤二姐说话这么刻薄呢?

我们先要看贾母对于一个女孩子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第54回很明确地表示贾母的个人喜好,或者那个时代对于女孩子的评价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回,借着女先儿讲《凤求鸾》这出戏的时候,贾母做了如下的评价

“这些书真没趣儿,把人家书香门第的女儿说的那样坏,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就想起终身大事来”

“我们这些中等人家,从来不许说这些书,别说是大家子了,哪能这样侮辱人家女儿”

贾母认为,未出闺阁的小姐,就是要知书识礼,不能私定终身,要论婚嫁是必须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老太太的底线。

但当时的尤二姐,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她和贾琏在外面私自住在了一起。

也许有人说,老太太不知道,怎么会不知道?我们看尤二姐和贾母第一次见面。

第六十九回,贾母和园中姊妹们说笑解闷的时候,凤姐带了一个标致的小媳妇进来。

在贾母眼里,这是一个小媳妇,古代姑娘和媳妇的装束是有区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白的诗歌中有这么一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里“初覆额”就是指少女,头发盖着额头,有刘海。而少妇,就要把刘海梳起来,露出额头。

贾母眼里的尤二姐是个小媳妇,而当时的贾琏是处于国孝家孝之中,就算尤二姐不知道有国孝,也应该知道宁国府贾敬去世,贾琏处于家孝当中。

一见面,贾母心中,已经对尤二姐看轻了,那就是她为人不尊重。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个人的印象,在最初的前几秒钟就决定了,以后很难更改。

而尤二姐在此时,多么卑微,在大庭广众之下,贾母戴着眼镜,看她的肉皮儿,鸳鸯还撩起她的裙子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看轻,最后贾母还是答应了凤姐的要求,将她收入贾琏房内。但是有一个条件,一年后方可圆房。

尽管他们胡来,但是大家族的那种规矩和要求不能更改。

但是紧接着,尤二姐之前的未婚夫.在王熙凤的暗中挑唆下,状告贾琏,坚决要把尤二姐带回去,凤姐没有办法,只得回了贾母。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母心里对尤二姐就相当抵触地说

“既然是有夫之人,名声也不好,给他送回去吧,哪里还找不到个好人”。

尤二姐此时回答“我母亲给了他十两银子,退了婚的,他因为穷急了,才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贾母此时已经很看不起她了,有夫之妇,嫌贫爱富,也许贾母心中认为尤二姐只值十两银子。

所以当秋桐诋毁尤二姐时,她才说出“贱骨头”这样的话。

她对尤二姐的轻贱,尤其表现在尤二姐死后,贾母是这样说的

谁家痨病死的孩子不烧了一撒,还真的开丧破土起来,停够三五天或一烧或者乱葬土上埋了完事儿。

在办丧事的时候,还特意叫贾琏过去,吩咐他不许送到家庙。

没有办法,贾琏只能在三姐的墓上点了一个穴,破土埋葬,险些落个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