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位大学教授对自己的女学生说。“我真的爱你了”,“下次见了,抱着亲嘴”。2021年,这位女学生写了8000字的长文(全文附在本文文末),连同当年的聊天截图一起发到了网上。

学校表示立刻展开调查,通报上却连个公章也没有。教授回应称女生是诬告,他的研究领域却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咱们先来看看事情始末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事发经过

一、事发经过

据女生说,最早她加乌教授的微信,是因为要托对方从国外往回带书。第一次见面,乌教授便抱住她亲吻脸颊,起初她以为是蒙古族的礼节与汉族不同,没怎么在意。没想到此后乌教授经常在微信上用语言骚扰她。有一次在食堂用餐的时候,乌教授还在桌子底下摸她的手。

此后一段时间,不管是网络聊天还是线下见面,言语间乌教授极尽挑逗之能事。不仅向女孩介绍其他学生坐在自己腿上的所谓“故事”,还夸耀自己的师承,“知不知道我老师是谁,那可是中国哲学界的头号人物萧前”,甚至还有脸质问,“不跟男人接触,怎么走向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教授回应

二、教授回应

9月18日,乌教授就职的内蒙古财经大学回应称,在9月17日已经关注到消息,并且开展了调查。乌教授在被调查的时候,声称女生对他的指责是诬告,女生指责他猥亵的事他不清楚。我个人感觉学校的回复和乌教授的回应,还都挺迷惑的。

从学校的回复来看,官号所发的通报,措辞还是比较犀利,但却没有加盖公章。虽说通报不一定非得盖公章,但加盖公章的通报通常都比较重视正式,代表着一种严谨和负责的工作态度,这一点学校不应该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乌教授的回应来看,他声称女生的指控是诬告。那既然是诬告,对对方所指出的“猥亵”一事就应该直接说自己没做过,而不是说自己不清楚。这个“不清楚”,说得还真是不清不楚。

乌教授出生于1962年,1983年考进内蒙古师范大学,1987年本科毕业后在本校深造硕士研究生,并于1990年毕业。2002年,他又考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读博。按理说。乌教授40岁读博,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都没得说。他如今还不到60岁,应该还不至于健忘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两极评价

三、两极评价

事发之后,不管是对学校,对乌教授,还是对这位挺身举报的女生,网上的舆论都划分成了两派。咱们来分别看看他们的观点究竟是什么。

对于学校,有人说学校在事发当天就严肃对待消息,并且进入调查程序,应该算是认真负责。也有人说,学校官号发出的通报,白纸黑字却无公章,没有任何效力。拿不拿这件事情当真,想不想把事情查清,给不给公众说法,都要再等等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乌教授,有人说除了聊天记录,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做过女生所说的事情,没有证据就不能定罪。也有人说,50多岁的人了,朝着十几二十岁的女生下手,简直恬不知耻!聊天记录不堪入目,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到哪里去了?

对于女生,有人说她在多年后鼓起勇气揭发教授的所作所为。令人钦佩,这是冒着自己名誉受损的风险,揭发曾经的老师啊。也有人说。三年前的聊天记录到现在依然保存,直到毕业之际才拿出来公之于众,女孩儿的心思颇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我的想法

四、我的想法

从女孩儿8000字的文章来看,既有聊天记录截图。也有对于细节的描写。如果这一切都是女生杜撰出来的,她必然要遭受法律的惩处。如果乌教授是无辜的,女孩处心积虑地搞出聊天记录,写出大段文章,究竟是为什么呢?仅仅为了抹黑吗?这很难让人理解。

如果女孩发出的聊天记录是真的,那乌教授就很难说得清自己是姓“乌”还是姓“污”了。不堪入目的聊天内容,很难让人相信出自一位博士毕业,从教多年的高级知识分子。丢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教授说自己被人“诬”告,说女孩的举报子虚“乌”有。乌教授能否解释聊天记录中的“污”是否出自自己之手,能否理直气壮,声振“屋”瓦?希望这“诬”、“乌”、“污”、“屋”,不会最终成为铁窗后的“呜呜呜呜”。

对于学校的回复、教授的回应、女孩的检举,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转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