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二手房交易量暴跌至3000+套的水平,二手房市场一片哀鸿遍野,许多人唱衰成都楼市,认为成都楼市的至暗时刻已经来临,可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了解根本原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交易量降低只是表现,各类政策的严控哪怕指导价政策也只能隔靴搔痒,遏制二手房市场交易行为的是银行贷款。贷款的全面收紧直接让许多二手房交易泡了汤,购房者首付压力加大,贷款迟迟不予以审批,时间一长,就让房东有了观望的心态,反映在市场上就是交易量直线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与房地产阶段性切割已成定局,未来在短期时间内难以扭转,加不了杠杆,不仅仅是投资客,连普通购房者都感受到了购房观的吃力,这就是成都楼市的现状,乍一看已经穷途末路,凛冬将至,但在建树看来,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这不是孤军奋战,全国主要城市都如此

严控房产,是我国政府下定决心进行财富二次分配的具体举措,是清除压垮民生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问题的手段之一,全国主要城市都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房产严控风暴,从金融遏制房产投机行为,从政策细节制定明确房住不炒的目标,截至8月,上海二手房月交易量已经跌破20000套,深圳的过户数量更是跌破3000套,均为近一年历史最低水平,从横向比较来看,成都并不是孤身一人,与全国其他主要城市一样,都在经历这场调控风暴,当政策管控成为宏观方向时,就不必过于担心,全面崩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什么,在第二个原因里讲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房东惜售、购房者死磕,量跌价稳成常态

几乎所有主要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都出现断崖式下跌,出台了二手房指导价的城市更面临前所未有的低迷,但奇怪的是,多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下滑,“企稳、分化、微涨”成了当前二手房市场的主要特征,房东在销售房屋时,由于预期当前匆忙卖房会折价,并且预感自己房源是稀缺房源,长期下去将出现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有所上升(指导价政策下),便会出现惜售的心态;而购房者由于贷款迟迟不能下发又或者是首付比例增加,则会出现焦虑心态,于是短期内风格快速转换,二手房交易成为卖方市场。

到这里会有朋友提出疑问:交易量降那么多,应该是买方市场呀。其实不然,以成都为例,过去巅峰时期挂牌量高达14万,可如今一看,整个挂牌量并没有降多少,还是维持在13万左右,卖方的态度至少从数量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相反,买方因为贷款的原因,导致最终成交量猛跌,卖方这边要不因为房子太老卖不出去,如果品质好那完全是惜售,甚至还可以挑卖家,月成交的3000多套房源是直接将优质次新二手房给筛选出来了,而降低的销售量则更多的是来自曾经的老旧房源,只不过这些房源如今卖不出去罢了。

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判断量跌价稳将成为常态,只有那些老旧房源会一味地降价,但遗憾的是,除非低到可以全款,否则贷款政策依然限制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成都的城市定位决定未来房产市场长期向好。

这里的房产市场长期向好并不是指出现曾经的价格暴涨,交易量暴涨,而是在房住不炒政策下的理性市场行为——分化状态下的微涨。核心区域价值得到体现,板块随着时间推移进行轮动,低价值区域价格也直线反映出来。

推动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在于成都城市的包容性,作为突破2000万人口的超特大城市,未来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将呈现巨大的优势,不同于部分城市的排外,城市给予新成都人的机会相对均衡,老成都人豁达的态度以及并不明显的住房优势(没有大规模拆迁超带来的致富)让外地人才更愿意在成都这座赛道城市起航。持续的人才流入与土地财政供给数量降低价格的长期动态平衡,将是成都未来腾飞的主要动能之一,当然也长期利好成都的房地产市场。

总之,不必过于焦虑,房产作为主要资产,大规模贬值并无可能性,降低流动性的背后是为了降低房产的投资属性,居者有其屋才是最终目标。

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关注支持,建树杂谈:每日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