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看二战德军的话可能会觉得,在二战整个过程中只有轻武器的更新是比较频繁的。主力战斗机BF109系列、3号坦克、4号坦克,基本都打满了全场。说实话,德军的主力重装备能够大量生产、换代的并不多。SFH18 150mm榴弹炮就是个例子。作为德军师、团级的主力榴弹炮,随着德军打满了二战全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30年,作为取代SFH-13 150mm榴弹炮的SFH-18 150mm榴弹炮就已经在瑞士、荷兰研制完成。而为了避免英国、法国察觉,莱茵金属公司对其的描述是诞生于1918年的150mm榴弹炮。苦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当时的德军并没能马上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35年后,德军才将这门威力巨大的榴弹炮列入现役,同时开始扩军备战。当时德军步兵团下辖的炮兵连装备2门SFH-18 150mm榴弹炮和4-6门75mm榴弹炮/反坦克炮,到了战争后期编制改为2-4门SFH-18 150mm榴弹炮和6-9门120mm迫击炮。这一数字是有浮动的,各部队里还充斥着各种缴获的法制、捷克制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德军师一级编制的炮兵营里,也有装备12门SFH-18。尽管在战争中德军的编制改了又改,SFH-18 150mm榴弹炮仍然是德军师、团一级炮兵的火力支柱。从1935到1945的十年间,德国一共生产了54030门该型榴弹炮。欧洲战场上的盟军、苏军,可没少吃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德军情报人员获得了同等级的美制M114 榴弹炮和苏制D-1榴弹炮的详细数据时,差距便一目了然了。SFH-18的最大射程13.3公里,而美、苏两款榴弹炮的射程接近15公里。这会意味着德军师级炮兵必须要在美苏榴弹炮的射程内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让德军师属炮兵能够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作战,上世纪30年代末,莱茵金属公司就推出了具有火箭发动机的150mm榴弹。此举使得它的最大射程由13.3公里激增到18.2公里,超越了当时M114 155mm榴弹炮、D-1 152mm榴弹炮。而火箭增程榴弹这一概念,在现代被广泛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FH-18榴弹炮的首个用户并不是德国,而是中国——早在1934年,国民政府就制定了引进一批重榴弹炮、组建重炮旅的计划。在德国军事顾问冯·赛科特将军的建议下,国民政府将一批钨矿沙出口德国,以此换回48门(一说44门)SFH-18 150mm榴弹炮。同年,首批24门SFH-18交付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将射程增加到国民政府要求的15公里,首批交付中国的24门SFH-18榴弹炮使用的是32倍径炮管(正式名称为SFH-18/32L),并配用特种8号榴弹(射程15100米)。第二批交付中国的SFH18为德军原版,为了赶在开战前交付德军甚至直接将部分军队现役的SFH-18/30L交付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批远渡重洋的SFH-18榴弹炮随着大量的德制卡车、吉普车和测量、观瞄设备组成了当时中央军最精锐的炮14团和炮10团两个重炮团。在当时,全国的炮兵部队属这两个系统建成的炮兵团有着充足的炮弹、车辆和观瞄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得益于机械化程度高这一点,日军始终也没能成功围剿这两个炮兵团。而这两个炮兵团的军官大多留洋归来,拥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也都是专业的炮兵技术军官,这两个炮兵团曾予以日军大量杀伤。毕竟当时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炮兵就占劣势,中国军队的炮兵比较薄弱,而日军从掷弹筒、迫击炮、山炮、榴弹炮,样样俱全,完全压制中国军队,在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军有了重炮,就大大提升了中国军队的火力,在面临日军的进攻时候,重炮可以压制日军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炮战中,有效射程达到15公里的SFH-18,屡屡压制日军装备的同口径榴弹炮(有效射程只有10公里)。但由于指挥失当,两个炮兵团经常被拆分成连级单位分散使用、分散炮击,且只作数发的急促射便匆匆转移,因此SFH-18榴弹炮并没能对日军形成覆盖性炮击。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残存的SFH-18大多被列入封存。如今,它们大都成了博物馆的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