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甲午战争就不能不提北洋水师的“长崎事件”,此事件被日本人称为“清国长崎水兵事件”。此事件应该是清日双方有预谋但是又在双方预谋之外的事件,事件的起因是朝鲜。

早在两年前的1884年(光绪十年),日本策动朝鲜的开化党人政变,试图扶持起亲日的朝鲜政府,替代清政府成为朝鲜的保护国。但是政变很快就被袁世凯的驻朝部队给镇压下去。

针对朝鲜问题,1885年清日双方签订了《朝鲜撤兵条约》(也就是《中日天津条约》),虽然日本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是清日冲突已经摆上了台面。

1886年7月李鸿章接到袁世凯报告,说朝鲜有人谋划联俄防英,而俄国正在觊觎元山口外的永兴湾。清政府深知一旦朝鲜落入它国必将危及自身安全,于是命令北洋水师前往朝鲜永兴湾一带巡防、操演,展示海军实力,制止帝国可能的侵略企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远号 排水量7060吨 12英寸主炮亚洲第一巨舰)

操演后李鸿章觉得有必要再敲打一下日本,于是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舰前往日本长崎维修访问。

大清水兵上岸后因酗酒在妓院与当地警察产生冲突,不过冲突很快就被双方控制,似乎结束了。但是冥冥之中似乎上天注定,第二天也就是8月15日双方再次冲突并发展成了大规模械斗。

双方互有死伤,但是北洋水师的目的就是震慑日本,所以将12英寸的主炮对准长崎,要求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严惩肇事者。面对大清的坚船利炮,日本只能忍气吞声赔礼道歉,这就是长崎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6年的长崎

此事件对双方来说都是胜利。对于大清国来说展示了武力,震慑了日本,获取了大国颜面。对于日本来说,成功的激发了国民的民族情绪,全日本铁了心就是吃草也要干翻大清报仇。

从这一年日本开始制定“征清大作战构想”。一方面勒紧裤腰带发展军备(主要是海军),一方面在列强之间活动争取盟友。到了1893年,日本海军的吨位数已经接近北洋水师,外交上拉拢了俄国人(俄国同意朝鲜独立)。

在此基础上日本制定了具体的战略。首先出动第五师团控制朝鲜,然后与清国海军决战。如果日本胜利并控制黄海渤海制海权,日军在直隶附近与清军决战,逼迫清国投降;如果日清海战势均力敌均不能取得制海权,则争取力保朝鲜不失;如果日军海军战败,则撤回第五师团完成本土防御,寻找机会媾和(潜台词就是准备投降)。

大清国有啥应对计划呢?实际是什么计划也没有,这几年北洋水师也没有添置新的战舰,举国上下正忙活着为老佛爷做寿。关于这段历史,现在一些人认为慈禧只顾享乐不顾国家,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

那个时候恰逢光绪亲政,帝党想借祝寿让慈禧彻底交出大权颐养天年(这是光绪积极修颐和园的主要原因);帝党骨干(主要是翁同龢)不愿意李鸿章的淮系实力过于强大;大清严重缺乏现在情报观念,对于日本的崛起不闻不问,觉得北洋水师已足以震慑四海等等。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北洋水师因经费缺乏而发展停滞。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无力抵抗的朝鲜国王向宗主国大清求援。镇压东学党对于大清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主要问题是大清出兵后日本会不会也出兵导致全面战争。

说明:根据《中日天津条约》的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这实际上是大清授予了日本向自己附属国派军的权力(甚至可以说大清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权)。以当时的情况,大清根本就不需要同意日本这条,只能说大清的政府组织过于落后,没有现代外交、国际法人员并没有明白这条的真实含义。

当时驻防朝鲜的袁世凯错误的判断了局势,他认为“即使日本派兵,也不过和前两次一样,来个二三百人保护其使馆安全”,清廷也就没有针对日本做出相应的军事准备。

6月6日,日本驻北京临时代理公使小村寿太郎照会总理衙门,声明根据《天津条约》,“因朝鲜国现有变乱重大事件,我国派兵为要,政府拟派一队兵”,结果这一队是一个7000多人的混成旅团。而同时清军在朝鲜只有两千多人。

到了这个时候李鸿章和清廷还是没有看出日本的意图,对日军实力的评估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不积极调遣军队,还是空洞的外交恫吓“朝鲜乃蕞尔小国,弹丸之地,聚两国大军,纵非有心生事,亦恐擦枪走火”,要求两国共同撤军,完全不知日本正盼望着擦枪走火。

日本根本就不予理会,7月23日日军突袭了朝鲜皇宫,挟持了朝鲜国王,将亲日的大院君(当时朝鲜国王的生父)扶持上台,执掌朝鲜大政。

大院君于7月25日,向清廷驻朝鲜公使唐绍仪通告朝鲜单方面废弃与清朝之间存在的所有外交条约,并且要求在牙山驻扎的所有清军和丰岛海面上的北洋水师所有舰只立即撤退。

这个时候日本已经完成了战争的动员和准备(尤其是开战的道义、法律准备),就等最后的开火机会了。7月25日日军以朝鲜政府要求为由,在仁川附近的丰岛袭击了清朝的增援朝鲜的“济远”、“广乙”号,并击沉清朝运兵船“高升”号,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1894年8月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双方在海洋和陆地上同时展开了决战。9月15日,日军在陆地上四路围攻平壤,当日清军大败,死亡两千人,被俘五百。至21日,清军全部逃回鸭绿江西岸,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人描绘大东沟海战的图画)

9月17日,日军联合舰队和大清北洋水师在鸭绿江口大东沟,爆发了日清海军的第一次主力决战,双方军舰数相当。虽然双方在军舰装备上差异不大,但是最后的战损差异巨大。北洋舰队损失了主力战舰“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日军只有五艘军舰重创。(对于海军这种特别强调装备的军种,没沉的军舰还是战斗力)

战争的过程很简单,因为此时的日军已经成功的从古代军队进化为近代军队。而清朝呢,虽然武器装备比日军强,军队人数比日军多,但是还是货真价实的古代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清军的装备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的上先进了

近代军队和古代军队的最大差异根本不在武器装备上,而是它们的驱动力本质不同。古代军队主要靠利益驱动,而近代军队靠纪律驱动。最显著的地方就是对战损的耐受性天差地别,古代军队一般伤亡一到两成就崩溃了,近代军队最高是损失八成还能保持作战队形。

另外由于纪律性的差别,导致军队在训练、战术应用、军令执行方面也差异巨大,最终的体现就是战斗力的天差地别。不夸张的说甲午战中中日军就像壮汉打小学生一样揍着清军。

在对海军的看法上,日本是师从英国皇家海军,信奉“见敌必战”,虽然日本并没有真正领会海权意义,但是他们起码明白了海军是个需要主动出击、无法防御的兵种。反观北洋水师呢?虽然也聘请有洋管带,但是是让他们教授如何操作军舰,对于海军、海权这些现代概念则并不学习。

北洋水师更像一个浮动在水面上的陆地军队,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没有任何试图控制海域、切断日军后勤线的举措;也没有和日本海军决战一举歼灭的计划。我们看到的是不断的收缩防守与军港中,这无异于自缚手脚,焉能不败。

控制朝鲜并掌握了制海权的日军,接着开始从两线攻击清军。一路进攻鸭绿江防线,10月24日日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过江成功并架起浮桥,清军未觉察。25日凌晨6时,日军越过浮桥,攻克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大清近三万重兵驻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10月24日另一路日军(两万五千人)在旅顺旁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登陆前后花费了12天的时间,但是清军只是一味防守旅顺并没有出兵干预。11月6日,日军进占金州,休整十日后开始围攻旅顺。并于11月21日攻陷旅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四天屠杀了两万多中国居民)。

1895年1月20日日军开始围攻北洋水师最后的基地山东威海卫。23日日军陆军登陆与联合舰队完成了对威海卫的包围。随后日军在陆地上一一攻克威海卫周边的炮台,北洋水师俨然成了瓮中之鳖。2月14日威海卫投降,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至此大清国是不是已经没有了希望,只有失败一条路了。不是,此时的大清是已经无法战胜日本,但是还可以不失败,是满清自己放弃了议和的机会,自己主动选择了投降。

甲午战争中日军死、残(永久丧失战斗力)共计17282人,占日军全部兵力的十分之一(当时日本全国上下也就不到二十万兵力)。从数量上来说损失是挺大,但是这不是重点,毕竟底层的普通士兵是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

重点是这些士兵是怎么损失的,他们不是被清军消灭的(甲午战争中清军直接消灭的日军不到二千人),他们绝大多数是病死(脚气、痢疾、营养不良等)、冻死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日军一向不重视后勤(日军有句谚语“辎重也算兵,蜻蜓变老鹰”),甲午战争主要发生在冬季期间,东北的寒冷让后勤差的日军雪上加霜。

第二点才是最要命的,当时贫弱的日本快要破产了。是的你没有看错,甲午时的日本还不是二战时的日本,虽然明治维新成功,日本建立起了现代国家的框架和制度,但是发展需要时间,日本此时并没有真正的富强起来,负担不起巨大的战争消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日本内阁首相 甲午战争的策划和指挥者

到了11月份日本已经无法满足前线的消耗,尤其是已经深入大清境内的陆军,这才是导致大量日军冻病饿死的根本原因。1894年下半年开始日本不少地方爆发农民暴动,社会动荡不安,此时的伊藤博文政府才意识到这场豪赌有崩盘的风险,必须尽快议和停战。

为此伊藤博文以天皇的名义将前线正准备继续扩大战火的日军元老山县有朋(时任日军第一军军长,主张南迫京津,北略奉天)召回日本养病(实际啥毛病也没有),停止了陆路的进攻回撤收缩,改为进攻威海卫。

当时的满清呢?满清的实际情况比日本好得多,虽然战场上损失巨大,但是并未伤及朝廷的根本。财税、粮食的主要来源地都非常太平,而且还有巨额的关税。日本也没有能力去打击大清的经济基础(就算拼了命去打,列强也不会同意)。大清还有四亿臣民,换句话说朝廷有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去和日本消耗,而日本根本没有消耗下去的实力。

清朝只要把战争拖下去,日本必然坚持不下去会更为积极的媾和。虽然逼迫日本投降不太可能,但是可以争取更为有利的议和条件。

类似的例子是两千多年前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尤其是第二次布匿战争),双方都是在苦苦挣扎,罗马受到的实际伤害更大(汉尼拔纵横整个亚平宁十多年)。但是罗马坚持了下去,迦太基则没有,战争以迦太基主动媾和结束,从此罗马获取了优势,最终灭亡了迦太基。

有人说满清朝廷早就丧失了胆气、懦弱。这种说法其实不对,几十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满清遭受的损失远远大于甲午战争,清廷不是一样挺下来了么?

主要原因是满清摆脱不了两千多年来集权帝国共同的软肋,以维护皇权统治为最优先的目标。所以面对来争夺帝国统治权的太平天国,无论损失多大都要坚持下去,不可能妥协。(两千多年来帝国对内都是从不妥协,对外和亲、议和倒是佳话不断)

而且古代帝国落后的政治制度,防止不了因战争导致中央朝廷大权旁落的问题。与日本拖下去,就算最终胜利了,军队的大量损失,重新练的兵朝廷还能指挥么?因为长期战争而实力膨胀的督抚们朝廷还能控制么?(因太平天国而崛起的南方督抚朝廷已经不能完全掌控了)。胜利后的天下,还是满清的天下么?

所以当日本表现出无意摧毁满清帝国,想要媾和获利时,满清朝廷也就欣然接受了。由此整个甲午战争最戏剧性或者说可笑的一幕诞生,1895年3月24日在日本议和的李鸿章遇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 虽然中兴帝国但又无奈成为了裱糊匠、背锅侠

日本为防止国内激进势力膨胀,也为了防止大清因此选择继续战争,只得主动让步以求尽快完成议和,免得再生事端。谁也想不到整个甲午战争大清实际获利的唯一机会竟然是日本人提供的。

1895年4月17日日清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如下:

1.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

2. 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辽东半岛后日本被迫退还)

3.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

4.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条约被日本天皇以及光绪皇帝签署认可生效后,甲午战争算是正式结束了。日本真正的捞到了第一桶金,从此一路豪赌走上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对于大清来说战争的损失都在可控范围内,台湾岛对于大清来说属于孤悬于外的蛮荒之地,朝廷一旦脱力,还会成为叛逆们的聚集之所,割了也就割了。赔偿的白银虽然多,但是钱就是花的,而且帝国有四亿臣民,钱没了攒起来也快。

重要的是皇权稳固,只有皇权在手,其它的才有意义。可叹的是当时的国人并没有认清这一点,其后更是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为这个没落帝国贡献自己最后的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