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每个博物馆中,一定会有那么一两件藏品被单独放置,这些藏品往往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可以说,一个博物馆必然要有一个让其闻名的镇馆之宝。就如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而今天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来历有些不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王勾践剑

一、垃圾桶中的“废纸”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经济文化百废待兴,上海市政府打算与原跑马会建立上海博物馆而既然要成立博物馆,就需要有作为一个博物馆的文化底蕴和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上海市政府将一些资深收藏的文物统统转移给了上海博物馆一共展览。此外,博物馆本身也向民间收购藏品。在这种大肆的收购之下,上海博物馆的藏品不断地丰富起来,并最终在一九五二年正式的开馆。

由于刚经历过解放战争,经济文化并未蓬勃发展,收集时间较短。上海博物馆只是草草地将一些比较显眼的文物如青铜器、饰品、画卷等收集了起来,而对于大部分书法等类小的文物,仍然存在在储物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博物馆每年都会安排大量的人手,对这些文物进行筛选、鉴定、保养。但因为堆积文物过多,加上当时的经济并不发达,科技水平也有待提高,很多珍贵的文物在储物间中不见天日,甚至发霉或被虫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这样一年复一年,一晃到了1972年。在这一年的例行清点中,博物馆文物组的成员对库房中的文物进行了又一次的筛选并修复了部分文物。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在整理清点册时,将一本书法字帖混入夹在了两本清点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等到清点结束后,工作人员离开了库房,重新核对清点册,这个时候,这本字帖就掉到了地上,顺势被打扫卫生的保洁人员当做废掉的清洁册垃圾扔到了垃圾堆里。当时没有人意料到这本字帖的价值,这本不起眼的被当垃圾扔掉的字帖,是大名鼎鼎的《上虞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虞帖

但是也顺应了那句好事多磨,博物馆的保安在倒垃圾的时候,看到了这张字帖飘了出来,他也不清楚这张字帖到底是不小心被扔掉的,还是就是一张废纸。但是作为一个博物馆的保安,敏锐的感觉自然是有的。所以保险起见,这位保安并没有将这张字帖扔掉,而是选择将这张字帖交到了一位姓刘的博物馆工作人员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小小字帖价值千金?

拿到字帖后,刘师傅并没有过于重视。他以为是同事为了研究而制作的复印作品。但是仔细一看,这字帖纸质细软发黄,不像是现代的打印纸,更像是有年代的书写载体,甚至有可能是绢布,这种在纸张发明之前用于书写的载体。

而更让他吃惊的是,在字帖的内容中,赫然写着“修龄”这两个字。可能一般人不知道修龄是何人,但刘师傅作为博物馆中专门负责

古代字画修补的,怎么可能不知道。“修龄”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之弟的名字。也因此,刘师傅更加小心地查看了这幅字帖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羲之的妻弟以及谢安的名字都出现在了字帖中。而落款处,王羲之三个字龙飞凤舞。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和落款,结合字帖内容和纸质,老刘内心一震,心中隐约有了一个猜测,这幅字帖,极大可能是王羲之当年的上虞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虞帖》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封信,内容是本来已经约好和朋友一起喝酒叙旧,快意人生。但是突然腹痛难忍,无法动身赴约,因此写了一封信来说明情况,表达歉意,其实说得通俗一点,这就是一张当下的请假条。

而通过上网搜索上虞帖的内容,老刘更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全篇五十八个字和网上关于上虞帖的描述所一致。并且从字迹来看,书写过程也符合王羲之的风格,一气呵成气势磅礴大气,而平常的书法家就算是临摹也难有这样的风气。

但是老刘一阵疑惑,这张字帖为何会被扔到垃圾堆里呢?而后刘师傅便找到了那个保安,开始追查,最后也弄明白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不过这幅字帖的真伪,光靠这些还不足以确定,他和其他同事也不敢一口咬定这就是真迹。于是,他们便开始鉴定字帖的真假,而这一鉴定,就是三年。

三、三年坚持,终有好结果

由于当时上海市的设备落后,刘师傅和同事带着字帖,开始在全国奔波。但是大多数书法大师也无法确定这幅字画是真是假,而且当时大部分的地方的设施也都和上海市差不多,难辨真假。大部分鉴定专家,也都给出了真假难辨的结论。

1975年,就在刘师傅和同事们快要放弃的时候,上海市引进了先进的x光设备和碳十三检验设备,刘师傅大喜过望,马上带着字帖去做了鉴定。而这次鉴定,为上虞帖验明了正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定后的数据显示,字帖的纸张材料为唐代,通过x光,发现了唐代许多名家的印章以及唐代官印。这些印迹随着岁月而流逝,但其印痕在x光下显现了出来,也得以确定这份字帖是唐代的临摹贴。尽管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从这临摹的功力也可以见得王羲之文字之风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临摹的字迹也可以看出,全文开篇工整,而越到后面就越发杂乱无章。这正好与字帖的内容遥相呼应,可以想到王羲之当时的腹痛难耐之感,可见描摹之人对于原作的品鉴也是有一定深度的。而且描摹者本身的书画功力也必然足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而当这幅字帖被验明正身之后,老刘也马上向博物馆说明了情况并出示了凭证,而博物馆也相当重视这份唐朝的临摹摘抄本。如此,这张请假条就被列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供后人参观。

可以说,阴差阳错下,因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疏忽,差点将一份镇馆之宝给丢弃,但也因为工作人员的谨慎与坚持,三年后一份珍贵的文物得以被验明正身,也没有让这一份珍贵文物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