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南京的朋友都知道,新街口是南京商业的绝对中心,中华第一商圈的实力那就是金字塔中的塔尖,至今无人超越。

但是随着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单单一个新街口,实在是应付不过来,即使能够满足全市的商业办公需求,老主城也无法应对巨大的交通压力。所以南京在原有新街口的基础上,陆续加入了另外3大中心,分别是河西中心、南部新城以及江北中心,将商办功能分担出去,也促进全市的均衡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眼尖的小伙伴不乐意了,3个新中心不是在南边就是在西面,这不是越来越靠近安徽了嘛?滁州和马鞍山对接南京倒是更加方便了。

这是为什么?南京为什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西南面这是有原因的:

1.旧格局与旧目标

1.旧格局与旧目标

时间往前推,六七十年代的南京的发展目标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需要的是工业化,需要的钢铁、化工、纺织等工业产出。所以那个时代的南京,建得更多的不是房子,而是各种工厂。那么铁路和水运就很关键,所以南京早期的很多重工业设施都放在了铁路以北与长江之间的区域。当然城墙内也有部分轻工业。

2.新时代新目标

2.新时代新目标

但是进入到新时代,南京更多需要发展的是附加值更高的第三产业,相对应的CBD、轨道交通、围合式高层住宅成了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在这个阶段,高污染的工业设施、以及阻碍铁路线两侧交通且噪音大的铁路反而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新目标的实现,需要主城附近大片的可开发土地。看看南京当时城市布局,北侧以及东部山地较多,更有宁镇山脉以及青龙山脉这种难以逾越的存在。且北侧不少相对优质的区域早已被各类工厂所占据,同时铁路线纵横,实在不适合大拆大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南边,只有城市化很低的郊区以及农田。向北向南一目了然,这一动,成就了河西以及南站(南部新城一部分)。再一看西面,与主城一江之隔的区域也是大片的空地,再后来解决了过江桥隧以及大校场搬迁的问题后,江北核心区的以及南京新城大桥场片区的开发自然也成为了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主城范围内旧的工业也陆续迁移到郊区或者外地,部分清理出来的空地经过土地修复也重获新生,典型的就是燕子矶和新玄武。但总体而言旧城改造的成本肯定比较高,而且周期长,显然不会大范围展开,也不会是最优先进行的项目。

所以综合考量,南京核心城区向西南方向的扩张其实也是必然的。

3.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

3.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上,南京向西南扩张的性价比明显更好,也适合构建核心城区的商办中心。但主观上,南京更愿意在更大的范围上实现全面发展。尤其是向东与扬州和镇江的对接,假如没有紫金山的阻隔,南京的城市格局又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四大中心建设已经进入正轨之后,地形相对复杂、旧有建筑等设施更多的东北方向也逐渐展开了新一轮的建设。或旧城改造、或从无到有。原青龙地铁小镇提档升级为紫东核心区,作为对接扬镇的轨道支点,同时也被定义成南京城市副中心。紫东的栖霞山新城、龙潭新城、汤山新城、麒麟高新区等区域的建设也更加的迅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这么说,南京早期对于北部的重视源于工业的需要,而后向西南的扩张,是快速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向西向南性价比最高当然也是最优选择。如今同时向东北突进,源于强化宁镇扬一体化的需要,只不过相对开发成本更高一些。

所以南京向西靠近安徽也好,还是向东北挺进对接扬镇,实际上受城市阶段性发展需要以及现实条件影响。不同阶段做最合理的事,并非简单地拍脑袋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