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实力也与之前大不相同,私家小轿车也逐渐普及,成为大众短期出行的选择之一。然而,车辆增多并没有想象中大幅节约出行时间,反而因为逐渐增多的车辆,造成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尽管这个事故的发生可能不是司机的责任,但不能否认的是,车辆增多的同时,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在增加。为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为交通道路保驾护航,就比如除了“礼让行人”,又有新政策的出现,以约束道路司机,让不少车主已经无话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故多发,不只是司机的责任

在当今21世纪,私家车几乎已经成为家家必备的交通工具,富裕家庭可能不仅仅有一辆私家车。然而在私家车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攀升。每年都有多起交通事故让人心惊,春晚节目中的“开酒不喝车,和车不喝酒”搞笑的背后,是面对交通事故不断发生的无奈和劝告。

一起交通事故破坏的可能不只是一个家庭,所幸近年来我国车主的安全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却没有明显降低,特别是车辆和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一些不愿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吹嘘着自己的弱小,肆无忌惮的在马路上横行,碰到这种情况的车主也只能小心避免发生事故,毕竟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行人在庞大的车辆面前,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一旦真的发生交通事故,出于人道主义,车主也要赔偿一定的费用。这样约束了车主,却让这一部分人更加为所欲为,不尊重生命,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让行人引发争论

“礼让”一直是我国奉行的良好美德。对于马路上的弱势群体,过马路时红绿灯的时间可能会不够用,这种情况下车主稍作等待,是彰显我们的礼让美德。但这并不是一部分人对车主进行道德绑架,甚至是趁机恶人钱财的卑劣手段。因此在交通政策中出现礼让行人这一政策后,谈论的声音也是褒贬不一,一方面对于像孩童、孕妇、老人等真正的弱势群体,礼让包容是我们站在道德的层面应该做的

另一方面,马路上不仅仅是认真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还有部分自己不愿遵守交通规则,却要其他人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他们在车辆来去匆匆的马路上悠闲漫步,以一种逛街的姿态穿过人行道,即使超出时间,司机也要遵守规则等待行人彻底通过后才能行驶,即使司机有急事也只能慢慢等待。因此该项政策被部分车主呼吁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礼让行人”,又多了一则升级规定

不过除了礼让行人之外,“五米禁停区”可以说是之前的“礼让行人”升级版。在车辆的等待原有的基础上,延伸出一个“五米禁停区”,目的是让车主在较远的地方看到斑马线的全况,防止车辆因为视野盲区撞倒行人。同时如果车辆在等待时压线,被道路监控摄像拍到后,也会有相应的惩罚。“礼让行人”一直是杭州的“金名片”,在新政策出台以后,杭州交警已经在杭州市的609个主要马路路口斑马线后陆续设立禁停区,按照不同车辆分别施行5米禁停区或者9米禁停区。

杭州交警秩序处设施科科长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人过马路时,来往车辆需要在黄色网格后的白色停止线后暂停等待,不能进入黄色网格范围内。这一举措十分有效的起到了缓冲和警戒的作用,将停止线划后以后,很大程度上较少了“鬼探头”事故的发生。在设立黄色网格后,杭州的交通事件发生率有了断崖式的下降,用实际数据证明这一政策的可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相包容,遵守秩序才是上上策

如今的社会一直提倡文明出行,只有车辆和行人之间相互包容才能让马路变得和谐安全。这不仅仅要行人按规则过马路,不因法律保护而肆意妄为;车主也要按规定驾驶车辆,在必要的时候,对行人做出一些让步,为斑马线通过的安全性多一些保障。不仅仅是行人和车辆,部分城市也一直在关注道路状况,积极出台政策以保障人车安全,如:斑马线前的菱形人行横道预告标识线、车道两旁的“纵向减速标线”、反光道钉等等,用实际行动保障民生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道路安全要多方共同保障,有关政府出台的道路行驶新规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限制了车主的行驶方便性,但得到的却是行驶的安全性的进一步保障,有效减少了突发性及交通事故,也防止一些人恶意敲诈车主,所以,以和平的心态看待新政策,也是对生命安全的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