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郑州市突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严重积水,乘客被困。后经紧急救援,500多名乘客获救。在获救乘客当中,河南交通广播记者、主持人丁小佩,无疑是引人关注的一位。她不仅仅是一位媒体人,更是单薄而不失坚强的弱女子,7月20日亲身参与了郑州地铁5号线自救与救人的全过程。

7月24日下午,仅仅4天时间,对于丁小佩和她的父母来说,却是极其难熬和漫长的。水电不通,通讯断绝,却阻隔不了揪心的牵挂,和连心的思念。

新密白寨镇附近盘旋的山路旁,不时有冲垮的土坡和倒下的树木。晚上7:00左右,小佩和老公带着大女儿一起,回到了仿若阔别已久的老家。

是每一个“你”,让“我”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是每一个“你”,让“我”重生

和父母相拥片刻后,小佩抱起了自己年幼的孩子,泣不成声:“妈妈差点再也抱不到你了,差点再也抱不到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紧急疏散

回想起7月20日晚上郑州地铁5号线的遭遇,逐渐恢复平静的小佩,情绪再次起了波澜。

当天的大雨,郑州市区不少路段出现了积水,小佩多次外出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暴雨初期 小佩街头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水越来越大

此时积水已到小腿深度

这天,本该是她15年的职业生涯中很普通的一天。然而,一切因为这趟地铁让她经历了从业以来最惊心动魄的“生死现场”。

当天下午5点45分左右,如注的暴雨打到身上疼疼的,地铁站里赶着回家的人满脸焦急。看到街上那么深的积水,丈夫祝伟峰非常担心妻子小佩的安全,电话互报平安后,他们在海滩寺站汇合,一起转乘开往沙口路方向的地铁5号线。

“大概走了两三分钟的样子,这个车突然就不动了,说是临时停靠,开始大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因为可以看到外面隧道里面已经有水,顺着铁轨往下流。好在这时候车厢里还没有水。”

出于记者的职业敏感,小佩还给河南交通广播直播间发了连线报道,在节目中乐观地说是临时停靠。连线还没结束,小佩突然看到列车长大步流星从车厢中间走过,并听到车长喊了一声:“现在是紧急疏散”,紧接着小佩就通过直播节目把信息传递了出去。

那也是小佩第一次注意到地铁车体上的紧急疏散流程。她随人群跟着车长走到一号车厢,听到车长新的指示:“大家都手搭着手”,列车上所有的人都手搭着手,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大家手牵着手下了地铁车厢,走到安全疏散步道上。当时水位不高,可是水流急,特别快地呼呼流进轨道。

听说临时停车点离沙口路站只有二三百米,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太大的危险,有些人心情比较放松,一边走一边拍照,录短视频。在60公分宽的步道上,人群走了大约10分钟,小佩突然听到有人大喊:“往回走,都往回走”,所有人按指示回到车厢时,地铁里面的水已经到膝盖的高度,浑浊的雨水正在倒灌入车厢,看到后面还有很多人没有回来,已经返回车厢的祝伟峰(小佩丈夫)赶紧下去帮忙拉人。“门口好多男士都在帮忙拉人,祝伟峰说‘再不赶紧把大家拉回来,随时可能会被冲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佩丈夫帮助乘客返回车厢

越来越多的水灌入车厢,关门是当时保障安全的唯一途径,受到水流的冲击,几位男士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关上了车门。此时一片混乱中,小佩才发现水已经到胸部的位置了,这是她第一次感到紧张。

求救与自救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条微信了,我手机马上就没有电了。”这是小佩朋友圈的第一条求助视频,身高1米68的小佩和车厢外翻涌的积水做了对比,到了脖子的高度,嘈杂的车厢内小佩声音哽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佩的第一条求救信息

“我记得我是在7点17分的时候,拍了一个视频,视频实际上是7点32分通过朋友圈发出去,信号也不是太好。”身为记者,她知道自己发出求救意味着什么,最终选择发出来,是想到车厢里有几百个乘客的生命,同时也给父母一个交代。

车厢内的水位越来越高,“感觉我们即将被水吞噬了,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缺氧,就是呼吸很急促,但是又上不来气,大脑是蒙的,好像马上就该没有意识了,恐惧感包裹着我”。发完朋友圈后,小佩强压下自己慌乱的情绪,给单位打了电话,这是一部24小时值班电话。她希望通过自己,能够在更多渠道上传递出求救信息。接到小佩的电话,看到视频中严峻的形势,河南交通广播立即联系各方救援力量求助。

与此同时,几百名乘客也在通过各种渠道,给外界打电话,发信息,告知自己面临的危险,呼吁及时救援。

被困地铁时,小佩想了很多,最最牵挂的是父母和两个孩子,老大刚满13岁,老二才4岁半,如果自己和丈夫都发生了意外,他们该怎么办?这让她感到无助。不过,她一直坚持与外界联系,单位的同事们也一再安慰她,告诉她:正动员各方力量救援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佩朋友圈截图

等待的过程,有希望,更有无限的焦灼。

7点33分,小佩又发了第二条求救信息:“几百个人啊!时间就是生命!”

7点46分,她更新第三条,“我在地铁,水快到脖子上了,求助!”

她发的第四条信息是“我的手机没电了”,随后,手机自动关机。自此,她对外联络只能靠丈夫的手机。

黑暗中 那一束希望之光

地铁车厢密封较严,车体几乎快被洪水包围,外面的空气进不来,车内氧气越来越少,许多人呼吸困难,甚至因缺氧而昏厥。

这时,状态相对清醒的乘客有两种意见,一部分人提议把门打开,让外面的积水进来,这样能保证充足的氧气,虽然危险但是总会有人能逃出去;另一部分人的意见是不能开这扇门,把水再放进来,也许一个人都逃不出去。

生死关头,谁也不知道哪一种决定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厢内水位画面

情急之下,有人提议砸破上方的窗户,让空气进来!一个高个子男子取出车厢内的灭火器,朝着玻璃顶部砸去,试图砸开一道口子,让外面的空气进来。

“砰、砰、砰”的撞击声音同时撞进了人们心里。随着灭火器中干粉的扩散,车厢里的空气更加浑浊,“当时砸开第一个窗的时候,我闻到了空气的味道,我说这是一个生命之窗。”随着窗户的破洞增多,车厢里面窒息的感觉得到缓解,8点左右,车厢内水位开始下降,小佩揪着的心稍微松了一点。

就在这时,小佩丈夫的手机在黑暗中响了起来,这是距离他们最近的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金水大队南阳路站指导员的电话。这个电话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电话,它不仅确认了受困者的具体位置,更给大家带来了生的希望。小佩立即让车厢内的乘客口口相传:“已经联系上了消防,很快会有人来救我们,大家坚持住!”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你看前面有光!我看到有人来救我们了!”随着一个男士兴奋喊声,车厢里的人纷纷向外望去,黑暗中照进的光点,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也照暖了被冷水浸泡的心房。

救援 被水浸湿的白大褂

“让老人、孩子、女人和孕妇先走”!

这是救援开始时,一名被困乘客喊出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大家都自觉地把路让了出来,这一幕似乎只在电影中见过,小佩再次湿了眼眶,这一次不是恐惧和无助,而是深深地感动。

“当时救援人员穿的那种T恤,站到水里面有几个个子很高的人,一个个往外救,他们都站在洪水里,水就在他们脖子下面打转。”小佩又一次湿了眼眶,消防人员以输水带为安全绳,一头系在台阶旁的抓手上,一头系在车厢里,让乘客们扶着安全绳往台阶上撤离。大家接力帮忙抱出孩子,互相搀扶。在小佩前面,一个体力不支的女孩被消防员抱出,两人稍稍有些倾斜,小佩发现女孩的包很重,顺势在后面托住,和消防员一起把女孩儿送到安全地带。那时女孩即将进入昏迷状态,小佩一边对她说:“我们被救出来了,你要挺住,千万不敢昏过去!”一边快速揉搓女孩的手心,希望能给她一些温暖,旁边的人也赶紧给女孩裹上了军大衣。

越来越多的乘客被救出,站台站满了人,小佩跟随大家一起去帮助失温、体力较弱的人。

“我看到站台上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给他们做心肺复苏,他抬起头问道,谁会做心肺复苏,然后我们都说不会,他说不会没关系,我现场教你们。”第一个上手帮助救治的就是小佩,她记得在众人和医生的轮流配合下,他们成功救回了三名休克人员。“那时我觉得我浑身的所有的细胞都充满了希望,我的血液好像又有热量了,大家在互相传递这个力量。” 后来小佩才知道,这个白大褂就是郑州人民医院的于逸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救人的于逸飞

提起于逸飞,小佩有些心疼这个大男孩。7月20日,是于逸飞上班的第一天,领了刚发的白大褂,就进入了地铁站,脱险之后,他一直在跪地救人,持续了五六个小时。当发现个别乘客没有被救活时,哭了起来,“他说我做医生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救人吗?看着他的眼神,我过去抱了抱他,我说弟弟你是英雄,你太伟大了,我见证了你最无畏的一刻,我见证了你拼死救人的一刻,谢谢你们。”

这样的感动,一直在地铁站蔓延,小佩想以新闻媒体的角度把它记录下来。用于逸飞的手机给家人报了平安后,小佩也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一起经历过生死,她想日后再重逢时,给这个勇敢的小伙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夜归 女儿的暖心纸条

小佩和丈夫祝伟峰都坚持到救援最后,“我是先出来的,他在后面协助救援,和两位民警一直在车厢后面寻找有没有遗漏的乘客,一直到最后才出来。”

在搜救过程中,丈夫脚上的鞋不知什么时候被水冲走了,一只脚被碎玻璃划伤,割了一道很长的口子,他顾不得疼痛,随意在水中捞起一只漂浮的布鞋凑合穿上。走出车站,他们才在附近一处商店买了一双鞋,夫妻二人相互抚慰着,在积水中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前行,徒步三个多小时终于回到了家,此时已经是7月21日凌晨1点多了。原本家里会反锁的门,今晚没有,那是孩子在等他们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和邻家小女孩的贴心小纸条

房间内,孩子给她放了一杯凉开水,还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段话:“爸妈回来洗澡,厨房里每碗水都能喝。”这是女儿担心停电停水而提前准备的。害怕妈妈手机进水没电,女儿还特意把家里的一部手机充满电,又留了一个字条,叮嘱妈妈早点睡。

小佩冲到女儿房间抱住她说:“梦梦,妈妈回来了,我和你爸爸都安全。”女儿说:“妈妈,我就知道你们能回来,你和爸爸是最棒的。”

说起这段经历,大女儿有些羞涩,她只是把自己所有的担心,变成了融融暖意。“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我可能已经睡了,我烧好水,他们回来先把水喝了,然后再洗个澡,明天早上的时候他们俩可以晚一点起,我就可以把家务给做了,看到字条,他们也能放心我。”

这亲情的牵绊,也是支撑小佩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铁里泡过水的记者证

照片已经脱落

“小佩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骄傲,你是最棒的!”

7月22日下午,河南广播电视台领导专程前往小佩的家里,看望慰问这位在大灾面前临危不惧的优秀员工。同一天,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领导专程前往看望这名在抗洪抢险中表现优异的记者。尽管睡梦中偶尔还会从惊厥中醒来,但她的情绪已明显好转。

“因为我是从死亡线上被救援人员拉回来的一个生命,以后会更加珍视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她告诉我们,她正在加紧写作一篇自述,用第一人称,全景式展现7月20号那惊心动魄的三小时。在自述中,她倾情写道:

这个世界没有谁生来是伟大的,经历了这次灾情,我把“伟大”这个词送给所有这个城市中为生命呼唤的人,这是我们的家园,一场灾难,虽然她遭受了重创,但让我们看到人性光芒,这份光芒会慢慢地抚平这个城市的伤口,这份光芒让每个尊重生命的人更加夺目!

我的生日是1984年9月23日,但我还有一个生日是2021年7月20日,是每一个“你”,让我“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佩接受采访

小佩说:这里的“你”,指每一个在网上为我们祈福的人,每一个参与救援的人,每一个呼唤并珍爱生命的人。

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记者 承明欣、张睿、栗倩、朱佑龙 编辑 刘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