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周

引言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在我国,交通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中,除了建设一系列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和超级工程,还将高速公路做到了全国覆盖。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6.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为老百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促进了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但是繁荣的数据下,高速公路已经连续8年亏损,这是为何呢?国家决定在9月实施的新规定又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了整整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建设汽车专用公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公路运输量急剧增加,尤其是货运量,公路建设刻不容缓。在国家的规划下,1988年我国正式开始建设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到目前,根据交管局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1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一

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除了满足人们日常出行,还便利很多的货车的运送,我国有74%的货运都是高速公路来运输的。在路上,油费、车辆的损耗,还有一笔重要的支出,那就是高速过路费。我国高速公路超过65%的路段都是收费的,也就是说收费路段超过了10万公里。在2019年,高速公路收费路段平均达到了5551元,每天预计有15亿元收入,可谓是“日进斗金”。

虽然高速收费并不低,但是从账面来看,从2013年开始,高速公路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0年上半年,招商公路亏损了2.43-3.57亿元,中原高速公路亏损2.78亿元,其他路段也都亮起红灯。除此之外,高速公路还欠下了接近6万亿的巨额负债。这让很多人疑惑,收了这么多钱还连年亏损,这是为何呢?

首先是高速公路造价不菲

一条地势平坦的高速公路,每公里的投入达到了6000万元。遇上地势崎岖的地方,建设桥梁和隧道,每公里折合下来隧道费要2亿元左右,投入实在是太高了。

其次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采用的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策略

6万亿的负债按照5%的贷款利息来算,一年仅利息支出就达到了3000亿,收取的一大半费用都还了贷款,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

最后是高速公路维护费用很高。

在建设完毕通车后,会留下很多的收费、后勤、道路养护工作人员,公路里程多,人工成本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如果遇上了交通事故或者道路塌陷,也是需要及时派人过去的。据资料显示,粤高速路总成本达到15.86亿元,道路维护的费用为10.2亿元,占比60%以上。

除了以上几点原因,我国每逢节假日还会实行免费通行,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便利,加剧了高速路亏损程度。

面对如此情况,就陷入一种困境:车流量多的地方收费高,少的地方收费低,可不管怎么收,过路的车主都会认为收费高,觉得高速公路收了那么多钱怎么还在喊穷。针对这种矛盾,我国也一直在调研收费情况,今年6月份,公布了一项差异化收费方案,预计9月份实施。6个新变化如下:

对路段、车型、时段、出入口、方向、支付方式实行差异化收费。

以前的收费标准是按照里程,以后可能会分不同的路段收费,例如行驶100公里平原的价格会少于行驶100公里山区的收费;其次是车型,将车型差异化收费进行细化,主要针对货运,以促进物流的发展以及转型。;时段则非常好理解,为了促进车辆分流,堵车时段会实行差异化收费。

很多路段不只有1个出口处,有的出入口受人欢迎,车流量大,有的却无人问津,为平衡这种情况,对不同出入口进行差异化收费;方向则是为了合理分配公路资源;支付方式是为了促进ETC普及,我国目前每个高速路出入口都会有人工收费站口和ETC快速通道,虽然ETC开通了很长时间,十分方便。但还是有非常多人选择人工收费处进出。加大ETC优惠力度能缓解高速公路口压力,提高效率。

结语

“这些新措施目的是为了更加公平的收费,主要目的还是为给各位车主“减负”,也能均衡一些“冷门”路段的“受欢迎”程度,还是以降价为主。保障通行费用即使有上涨,也不会超过目前的定价标准。对于部分车主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好消息,你觉得差异化收费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