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鱼咀村已成为备受欢迎的网红景点。通讯员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来,碧桂园累计捐赠476.7万元结对帮扶英德贫困学生2634人次。

陈咏怀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桑芽菜产业为河头村村民带来发展机遇。曾亮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当地一批村民就业。陈咏怀 摄

4月20日,迟来的春雨滋润了英州大地。清晨,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桑芽菜地里已经热闹起来。村民正忙碌着采摘桑芽叶,不时有摩托车往来穿梭,将包装成袋的叶子运往村里的加工厂。2017年,在广东省委办公厅和碧桂园集团的支持下,河头村结合当地土地整合工作,大力发展桑芽菜产业,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种植桑芽菜约1200亩,带动500多名村民就业。

河头村的变化只是碧桂园集团结对帮扶英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2010年,捐资2亿元并派驻人员驻村帮扶英德树山村;2017年,捐资近5亿元整县帮扶英德78条贫困村,并成立帮扶英德市新农村建设指挥部,组建19人的专职扶贫队伍,长期驻村帮扶……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碧桂园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英德实际,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探索推进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等“4+X”扶贫模式,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机制。目前,碧桂园在英德已启动实施扶贫项目66个,助力英德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6487户41892人脱贫。

●文:南方日报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黄利红

产业扶贫聚合力▶▷现代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天能摘五六十斤,可以卖100多元。”在桑芽菜地里忙碌的河头村村民陈井清放下了箩筐稍作休息,脸上的露水和汗渍在日光下熠熠发光。陈井清曾是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春夏时管理菜地,秋冬时割草年,年收入不过1万余元。下有两个孩子读书,上有老母亲要奉养,陈井清一个人的收入扛不过家里的开支,常常要寅吃卯粮,向老板支借工资维持生活。

2017年,在广东省委办公厅和碧桂园集团的帮扶下,河头村结合当地土地整合工作,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桑芽菜产业。陈井清抓住机遇,拿下近10亩桑芽菜地的“管理权”,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成功摘掉“穷帽子”。

在碧桂园集团的帮助下,村里不仅建起了桑芽菜加工车间,桑芽菜的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大,给河头村带来土地分红的同时,带动了500多名村民就业。

除了桑芽菜,河头村吴屋组还将300余亩整合整治的耕地流转给碧桂园集团,打造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探索文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租金+分红+务工”为村民增收。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自帮扶英德以来,碧桂园集团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打造了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连樟村茶产业深加工高科技示范园区、河头村百香果基地等16个优势产业项目。项目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让村民获得“土地流转费用+劳务务工费用”双重收益。除此以外,碧桂园集团还结合集团优势,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引进乡村,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生产运营骨干团队和致富能手,为农村农业产业注入新动能。

如2019年,碧桂园集团利用旗下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的先进技术,在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打造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该项目是2019年广东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组成部分。

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何为介绍,示范园采用立体栽培及采摘模式,引进环控系统及水肥一体化施肥机组等国际先进技术,采用立体栽培及采摘模式,集约高效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目前年产蔬果达30万斤。“扶上马,送一程”,力求用5年时间带动园区销路和品种培育走向成熟,届时正式移交给村委管理。“我们依然会提供技术指导,但是管理权和经营权都交给村委。”何为说。

在不远处,连樟村茶产业深加工高科技示范园区也正在加紧自己的研发计划。“我们把英德的两大支柱产业麻竹笋和茶叶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广东碧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秋振说。

2019年5月,碧桂园集团引进广东碧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落地连樟村,致力于推动麻竹产业的发展。重点对销量不佳的麻竹叶进行研发和试验,成功地将初级农产品麻竹叶通过生物发酵技术研发出竹叶茶、竹叶酒、竹叶化妆品;同时针对英德茶产业自主研发金花黑茶、茶食品等产品。截至2020年底,茶产业深加工高科技示范园区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营,共建设生态茶园200亩,建设茶叶深加工粗制车间及精制车间等设施;提供就业岗位35个,发放务工收入56万元,为周边村创收462万元。

扶贫扶智扶技▶▷“授人以渔”脱贫有术

走进英德市横石塘镇龙华村革命老区,在笔直、整洁的乡村水泥路上,一块打着“老支书农家乐”招牌的农庄格外引人注目。农庄提供清远本地特色菜,掌勺的大厨吴柒金是十几年前嫁入的外来媳妇,她与丈夫育有两个小孩,公公是龙华村党总支部的老支书。

吴柒金原本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然而,2013年她的丈夫罹患肝癌,在花去17万元治疗费后最终过世,家中也一贫如洗。

2016年,吴柒金一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在广东省委组织部驻龙华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家的老房子被改造成农庄,发展餐饮文旅。农庄开业后,吴柒金在后厨工作,她养了300多只走地鸡,肉质鲜美,吸引了不少客人。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客人对菜品的质量要求日渐提高,但被生活重担压着的吴柒金哪有金钱和时间去学习厨艺?在她一筹莫展时,碧桂园集团免费开展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并送教到村的消息传来,吴柒金第一时间报名,系统学习了炒菜、面点等烹饪技巧。一个月的培训让吴柒金迅速掌握了粤菜烹饪技能,结业后她还拿到了专业资格证书。

学成归来后,农庄的菜单上多了几样吴柒金的拿手菜,她对农庄未来更有信心了。“参加‘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班,让我学到了更多厨艺,希望有更多的人来龙华村玩,吃到好吃地道的农家粤菜!”吴柒金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碧桂园集团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结合贫困劳动力意愿,因地制宜为贫困户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并提供就业岗位。在英德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碧桂园集团在浛洸镇、连江口镇、石灰铺镇、东华镇等镇(街)开展就业扶贫工作,通过送课下乡、集中培训的形式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电焊工、铝模技工、云客服、电商直播等实用技能培训班。截至2020年12月,已帮扶11397名农村劳动力(其中贫困户2275人)参加技能培训,顺利推荐6272人上岗就业(其中贫困户1543人)。同时,碧桂园集团调动内外部各种资源,为贫困劳动力推荐工作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在英德市各乡镇及市区举办了21场就业招聘活动,推荐3912人上岗就业,其中贫困户812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碧桂园集团重视教育扶贫扶智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根本性作用,通过创办免费学校、设立教育助学基金、乡村教师培训等举措,春风化雨,改变了无数寒门学子及其家庭的命运。

“倘若没有精准扶贫,或许我已经在社会上务工,与大学无缘。”来自英德市的刘玉婷十分不幸,早年她的父亲遭遇车祸,母亲因受打击患上精神障碍,高额的医疗费、三姐弟的学费、家庭的生活费……沉重的负担让原本幸福的小家庭变得入不敷出。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刘玉婷在碧桂园集团扶贫工作队,英德、大湾两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爱心组织的帮助下,坚持完成了学业。2019年,刘玉婷考上华南师范大学,通过扶贫政策减免了大学四年的学费,生活上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助。同时,在碧桂园集团的继续帮助下,她获得了3000元“碧桂园·光华助学金”,弟弟妹妹各获得1000元,再加上在学校勤工俭学,刘玉婷不需要家里给任何费用,就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如今,刘玉婷争取到了学校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中小学教师岗位,圆“大学梦”后即可圆“教师梦”。“希望能通过教书育人回报社会给予的关怀。”刘玉婷说。

据介绍,设立爱心助学基金,捐资助学是碧桂园集团教育扶贫其中一个抓手。三年来,碧桂园累计捐赠476.7万元结对帮扶英德贫困学生2634人次,帮助贫困孩子圆“上学梦”。

“党建+扶贫”▶▷“老村长”成党建扶贫带头人

“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坚持党建引领,党建扶贫扶志是碧桂园集团帮扶英德过程中牢牢把握住的一项重点。碧桂园集团以结对共建党支部、举办特色党课、启动三大党建扶贫品牌等举措,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将党建贯穿扶贫工作始终。目前集团党委下属43个党组织与英德78个省定贫困村结对共建,累计组织336场共建活动。

另外,碧桂园集团还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聘请德高望众的退休村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队“公益岗位”,并兼任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助力破解部分贫困群众目标不清、志气不足问题,激发脱贫斗志。

如连樟村党员陆志坚是甜塘村小组小组长,也是碧桂园集团聘请的扶贫公益岗老村长。2017年,碧桂园进驻连樟村帮扶后,先后参与建设了村子房屋翻新、大棚蔬菜基地、生态农田、党校基地、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在这些项目建设的背后,都少不了陆志坚的协调。

有一次,村里的建设工程队正在施工,有村民突然拦下了工地工人的出行。原来,按农村风水,宅地门口是不能有建筑拦着的,村民一时气愤,便阻止了施工队的工作。可是,施工项目位置又无法移动。听闻事情后,陆志坚赶紧赶到工地,与村民沟通。在解释了施工项目的难度和时长以及项目建成后对村里的助力,村民终于同意,让工程继续施工。

为了进一步打造党建扶贫扶志品牌,碧桂园集团携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通过策划、包装和传播深入推进“碧乡先锋”党建品牌;启动“碧桂园·筑梦英德”系列公益活动——广场舞大赛,为脱贫中的乡村送文化、送娱乐、送健康;启动“碧善计划”品牌活动,以“1+2+N”的志愿服务模式,探索乡村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农旅融合发展▶▷“空心村”变“网红”打卡点

巍然挺立的古树、别具一格的古街、记录着岁月沧桑的古城墙……在英德市民间流行一句话,“先有鱼咀,后有浛洸,再有英德”。鱼咀村位于英德市浛洸镇,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然而,随着岁月变迁,以及受山洪及河水上涨影响,大部分耕地连年水浸,人们纷纷外出打工,逐渐变成了“空心村”、贫困村,有贫困户112户220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足4000元。

2018年,碧桂园集团正式启动鱼咀古城文旅计划,开启帮扶工作,帮助鱼咀村从旧建筑中发掘新特色,在保留传统中推进乡村宜居宜业。咖啡吧、书吧、会议中心、农家乐餐厅、采摘园、酒吧……随着一个个文旅项目的落地,鱼咀村的“颜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建筑破败,除了老人和小孩,几乎没有年轻人留在村里。”鱼咀村“老村长”廖志其感叹。如今的鱼咀村一栋栋民宿错落有致,屋前屋后都有鲜花、绿植环绕;由鹅卵石砌成外墙的民宿、民居尽显古老和特色;而咖啡吧和书吧的宁静则为鱼咀村添上了一份文艺气息,焕发新的文化活力……

“鱼咀文旅项目带动了村里20多名村民就业,每月获得大约3000元收入。村子变美了,变富了。”每当谈起鱼咀村的变化,廖志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鱼咀村的变化不是个例。近年来,碧桂园集团在英德龙华村、鱼咀村、连樟村、河头村、恒昌村、大塘村、金造村等村开展新农村建设,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厕所革命”等项目,逐步改变当地面貌。

如连樟村曾是也是一条破旧落后的村庄,在碧桂园集团的帮扶下,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对村内的破旧房屋进行改造,建设成商业街、农家乐、连樟客厅、观光茶室、乡村振兴学院等多种业态,让连樟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宜居新农村。

碧桂园集团按照美丽乡村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引入民宿、农家乐、商业街等业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据统计,目前,碧桂园集团帮扶英德新农村建设惠及227个自然村组,惠及6184户29305人,建档立卡户569户1446人。

建立长效帮扶▶▷扶贫项目覆盖全国16省57个贫困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碧桂园把扶贫上升为集团的主业之一,成立200人的专职扶贫队伍,发挥企业的全产业链优势,在各地党委、政府指导下,结对帮扶甘肃东乡县、江西兴国县、广西田东县等9省份14县(市),同时碧桂园集团扶贫项目覆盖了四川昭觉县等全国16省57个贫困县,推进教育、产业、就业、党建等精准帮扶举措,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帮扶机制。20多年来,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和碧桂园集团公益慈善捐赠资金累计超过87亿元,受益超49万人次。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杨国强在会后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碧桂园机会,让我们有幸参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我和我的企业会继续参与乡村振兴,尽我们的能力把工作做好。”

2021年3月18日,“碧桂园英德乡村振兴工作站”正式揭牌,作为碧桂园集团在英德设立的一线帮扶据点,碧桂园将继续派驻帮扶工作人员长期驻点帮扶,出资、出人、出物、出力做好碧桂园帮扶英德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