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分局(下称“惠城公安”)刑警七中队两名队员在公干途中发现一住宅区内一直有浓烟冒出,他们立马折返现场查看,最终找到着火点,和赶来的119火警一道将火扑灭。

在常住人口接近150万但警力仅有约2700人的惠州市惠城区,“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提升市民安全感和满意度”成为公安机关不懈的追求。特别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惠城公安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积极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心系于民、服务于民、努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惠城铁军,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惠城、法治惠城、幸福惠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解较大矛盾纠纷523宗

“一村(居)一警”是近年来惠州为破解基层警力不足的困局,由市公安局党委大力推动警力下沉的工作机制。惠城公安根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要求,结合城区实际,将570名警力全覆盖派驻到214个村(居)以及2个景区,推动警务工作前移到最基层。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过程中,“一村(居)一警”也成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

桥西街道北门街社区是惠州老城区,砖木结构房屋众多,电气线路布置混乱, 且社区居民又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缺乏用电安全和消防隐患自查的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生火灾,极易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消除火灾隐患,更好地服务群众,惠城公安桥西派出所驻村(居)民警陈冬雄牵头协调北门街居委会、志愿者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存在用电消防隐患的住户上门检修电路、讲解用电安全。“我尽量做到当场发现就当场修复,对于需要大面积改造的,就当场列出问题清单告诉住户,要求住户及时整改。对于独居老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开关、电线和线槽这些材料,我们就帮他们买一些。”陈冬雄说。

践行为民情怀,贴心服务群众,惠城公安正努力实现新时代“枫桥经验”从“面上推行”到“根植村(居)”转变。驻村(居)警力致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做好非公安业务和复杂矛盾纠纷的分流处置工作,工作以来,共指导发动群防群治组织1353次,组织召开两级联席会议2450余场次,联动各方化解较大矛盾纠纷523宗。

“通过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服务前置,主动接近群众,贴心服务群众,依托移动警务终端、便民小程序等载体将‘放管服’改革举措延伸到老百姓家门口。”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分局副局长白湘介绍,惠城成功打造了以桥西派出所北门街社区陈冬雄工作室、桥东派出所东湖社区廖艳霞工作室为代表的村居工作品牌,以“微行动”“精细化”“个性化”为抓手,逐步探索出一套“文、商、旅、警”有机融合的社区治理模式。特别是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惠城公安运用坐班服务、预约服务、走访上门服务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办事周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力打通服务辖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办一件事情只需几分钟,排队等待的时间却要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如何破解群众办事难题、分流办事人员?日前,惠城公安主动延时服务,只为群众方便一点。为深化“为民办实事”各项举措,惠城公安从4月14日起,在分局户政大厅开通工作日中午2小时延时服务,方便群众中午休息时间前来办事,是响应市民呼声、对接群众需求的务实之举。

再将目光投向惠城公安江北派出所。日前,该所联合交警、江北办事处到金裕小学、金裕幼儿园开展“学生返校 护校安园”活动。活动中,各单位分工合作,在金裕小学、金裕幼儿园校园周边,分头引导暂停车辆有序停放保障道路畅通。同时,把“校园安全微课堂”带到了“马路上”,为学生们讲法治和交通安全知识,护送学生过马路,保障了学生上下学路上的交通安全。

在着力提升辖区群众的满意指数的路上,惠城公安兢兢业业,全力打通支撑实战、服务便民、警民互融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撬动各方力量,革新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格局由“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转变。惠城公安逐步走出了一条专群结合、协同共治的社区警务新路子。驻村(居)警力扛起守护村(居)平安的大旗,始终秉持“三不一刀切”、“以警为本”原则,不断拓展“两级联席会议”、“三结合+N”制度外延,不断吸收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广泛发动村(居)委、治保会和联防队员、社会力量,通过解决村(居)小问题、汇聚乡村大平安,落实“一点一策”精准治理,着力解决群众最急切的事,最关乎民生的事,致力构建“多元共治、协同治理、共建共享”基层治理体系。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村警人”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凭借一年来深耕社区、村庄的广泛群众基础,全面强化辖区社会面整体防控、防疫宣传、服务群众,全力助力工厂、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学生返校复学等工作。

树立靶向思维,强化治安管控,实现村(居)阵地从“无序治理”到“立体防控”转变。惠城驻村(居)警力着力筑牢村(居)治安防控阵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大力推行“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智感安防区”建设,不断加强监控视频、技防系统等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同时广泛发动村(居)委干部、治安耳目和辖区群众,通过常态走访、重点排查及微信工作群了解等渠道,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情报线索,全面压减辖区的警情和案件数量,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线、面”+“1.3.5”巡防模式

行走在惠州中心城区,不时可见闪烁的警灯、装备齐全的巡警,安全感油然而生。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安全感背后的硬实力:对2017年、2018年、2019年,去年,惠城区刑事警情分别下降62%、39%、24%,盗抢警情分别下降68%、59%、43%,“两抢”警情分别下降92%、70%、38%。截至目前,全区“两抢”零发案天数达到343天,刚刚过去的3月全月“两抢”零发案。

硬实力来源于惠城公安的巡防部署、运作模式。按照省厅、市局党委“1.3.5”分钟防控圈快反机制建设要求,惠城区成立了一支340人的特巡队中心,形成了以“动中备勤点(卡点)为‘点’,特巡队巡线为‘线’,城区为‘面’”的联动快反打击圈。

其中,“点”的分布本着“实用、实战、实效”原则,在城区范围内共设置12个动中备勤点,通过对过往的可疑人、车、物进行盘检,按照1分钟打击圈、3分钟处置圈、5分钟管控圈模式,形成了多层次、多点位、高密度的“6+2”卡点堵控防线。

“线”的展开立足有效开展快速机动处警、治安巡逻防控、专项社会面违法犯罪打击整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交通秩序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工作。目前,在中心城区设置17条一级巡段,采取四班三运作的勤务模式,以点带线,以线控面,以面辐射全辖区,开展不间断、滚动式摩托车巡逻工作。

“面”的覆盖采用梯队和划片分区队集结相结合的方式,将城区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片区,组建片区分队和机关后备队。同时,启动三级响应警力集结机制,在“点”、“线”警力基础上,覆盖“面”上的整体防控,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置,提升了分局的立体化治安防控效能。

“以往惠州城区已经设置了多个动中备勤点,在‘特巡队’成立后,就可以通过巡逻路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一张防控网,从而覆盖整片区域。”在白湘看来,大批警力压在路面,实现滚动式、不间断、大密度巡逻防控,将切实提高市民见警率。另一方面,这些路面警力也可以对一级巡段上的突发侵害等暴力警情实现快速出警和快速打击,力争将街面负面影响的案件压制在萌芽状态。

日前,在省政法委委托第三方对去年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中,惠城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分92.38分,位列全省195各县(区)第18名,惠州排名第2。

【记者】卢慧

【通讯员】杨燕玲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