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燕郊百姓最近的媒体!专注燕郊民生,服务百姓生活,提供热点资讯,为您排忧解难;(点击上方蓝字“燕郊传奇”可关注我们

“围绕三大愿景,我们将全力构建‘4+2’发展格局,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在三河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时任三河市市长刘连杰的话语坚定有力,科学擘画了三河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按照“西部跨越、中部腾飞、东部崛起、南部振兴”的思路,通过燕郊城市更新和北部科学城建设,燕郊高新区将实现“二次创业”、跨越发展,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西部板块;倾力支持应急管理大学组建,以应急产业园为龙头加快经济开发区做专做强,强势推进东市区4.3平方公里片区开发,进而形成产城教融合加速腾飞的中部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届时,以蒋福山板块为重点,引进全球知名战略投资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康养业态,促成东部崛起;以首都环线和即将建设的京沪高速北延线为牵引,实施传统产业赋能、农业品牌化和休闲观光产业化等行动,振兴南部板块。同时,打造齐心庄、杨庄两个特色小镇,形成城乡统筹、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一幅以西、中、东、南四大板块和两个特色小镇为引擎的“4+2”发展图景跃然纸上,一座令人向往的高质量发展之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勇当协同创新排头兵

未来五年,三河市将全力推动协同发展,打造“副中心彼岸的三河”城市品牌。按照“四统一”的要求,积极响应、真心支持、主动融入协同发展,在城市规划、空间统筹、产业发展、交通共建、生态共治、民生保障上逐步实现一体化。借势协同发展,吸引京企参与投资建设,补齐全市城乡功能短板;撬动北京更多的教育、医疗、市政等领域公共资源进入三河,推动“京标服务”延伸扩面;全面提高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力创新驱动,加速形成“北京研发、三河转化”格局。深耕北京科技资源,吸引北京更多的科研院所在三河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区域中心,提升产业层次。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创水平显著提升,“硬科技”品牌竞相涌现。预计到2025年,市场主体力争达到13万户,规上工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260家和200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10家以上,上市企业争取达到45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集中力量实施产业转型振兴,打造现代化产业发展新高地。“3+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异军突起,与北京产业链对接更加紧固,四大特色产业集群支撑作用凸显。到2025年,力争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特色产业集群营收分别达到250亿元、150亿元、100亿元和85亿元以上。

聚焦城市更新,推动房地产业转型成功并做强做优。城市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迅猛发展、初具规模,建筑业总部快速聚集,金融、教育、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以上。到2025年,全市GDP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公共预算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

建设绿色活力幸福城

未来五年,三河市将抓好生态环境建设,重塑“诗画京东、山水三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城市公园与乡村绿地湿地交相辉映,“公园城市”目标可期;泃河改道全面完成,全域水系基本连通,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再度重现;孤山修复全面启动,东部矿山康养文旅高地加快建设,“馨绿满城、秀水润城、青山映城”的秀美三河渐行渐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承载能力。“轨道上的三河”加快建设,“六横九纵”交通路网格局全面形成,域内高速口由7个增至10个,乡镇“十分钟上高速”成为现实。通航机场开工建设,“公铁机联运、畅通天下”的格局加速形成。5G网络实现全覆盖,城市大脑搭建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力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打造城乡融合发展“三河样板”。高品质创新街区、中央活力区、4.3平方公里商业文化街区齐头并进,高档假日酒店和商业综合体加快布局,城市品质和能级全面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初具规模,“六次产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更加多元。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化走在前列,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争创平安和谐首善市

未来五年,三河市将全面构筑安全屏障,推进平安三河建设。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提高五大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城市韧性全面提升,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到2025年,全市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公众安全感保持95%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法治三河建设。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社会治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形成;着力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在全社会加快形成。到2025年,法治建设满意率超过90%。

来源:廊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