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15日讯(通讯员 邓丽君 陈宇)"一程山路一程水、半亩楠竹半亩茶",在湘赣边区的深山里,云雾缥缈、山峦叠嶂,桂东县清泉镇中坑畲族民族村在这里缱绻了千年,绿水青山孕育了独具魅力的畲族文化,肥田沃土滋养了勤劳朴实的畲族人民。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中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培育传统文化,不仅实现了全面脱贫,畲族文化复兴也如火如荼,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中坑的大地上缓缓铺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泉镇中坑畲族民族村

4月15日,在村"两委"干部组织下,中坑畲族民族村举行了开耕节"三月三"庆祝活动,村民们载歌载舞,采茶撅艾,欢乐的气息洋溢在村子的每个角落。

艾作绿衣米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叶是南方山区里最让人欢喜的百味草,对于畲族人民来说,它就是春天最好的礼物。艾叶用途广泛,其中最让人牵肠挂肚的,就是制作艾叶糍粑了。在中坑,艾叶糍粑有一个更为精致的名字——艾米果。"制作艾米果,要撅清晨带露水的嫩艾叶,糯米必须用老糯米,要把蒸煮的时间控制在12分钟,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那个味儿。"中坑村的妇女主任陈金红说道。这一个个绿油油的小家伙,经过蒸煮后,从青绿色转变为深绿色,正像果实从青涩到成熟。轻咬一口,绵软弹腻的外皮一破,馅汁竟止不住得涌入口中,艾香裹挟着腊肉,不断冲击着味蕾,真是物如其名,让人流连忘返。

一芽一叶总关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畲族姑娘们背上竹篓,唱着山歌,轻快和富有节奏地采摘茶叶。

每年的"三月三",采茶制茶是中坑必不可少的环节,畲族姑娘们背上竹篓,唱着山歌,轻快和富有节奏地采摘茶叶。"采摘茶叶并没有想得那么简单,不能用指甲去掐,只能用巧劲去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味儿。"畲族茶农蓝小丽向前来体验的人员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工制作茶叶。

不一会,几位采茶高手就把满满的一竹篓鲜叶交到了老师傅蓝舜右的手中。蓝师傅既是中坑的老村主任,又是手工茶技艺的传承人,他总说:"玲珑茶手工技艺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得好好传承下去!"边说着,他熟练地翻炒鲜叶,杀青、揉捻、烘干、成型,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能否精准地控制火候是决定茶叶味道的关键,只有像蓝师傅这样的老行家,才能把茶叶的香味挖掘出来。轻抿一口刚制好的春茶,清香沿着舌尖在嘴里弥漫开来,似山麓细雨,又似明月清风,沁润心脾,静人心境。

歌声鼓声颂党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唱山歌、敲腰鼓节目。

唱山歌、敲腰鼓是畲族人民茶饭闲余的主要文娱方式,也是"三月三"必不可少的压轴节目。热情大方的畲族姑娘们唱起了山歌,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嘹亮的歌声唱出了中坑人民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深情,也唱出了畲族人民对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依恋。一曲唱罢,腰鼓又响了起来,彩绸凌空飞舞,畲族姑娘们得意地摇头晃脑,喜悦绽放在脸上。欢快灵动的鼓点,敲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喜悦,敏捷飒爽的舞姿,跳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中坑畲族民族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中坑畲族民族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之花在大地上徐徐盛开,振兴之曲在空中悠悠飘扬。"下一步我们打算深挖特色产业的潜在价值,开发体验式畲族风情旅游,进一步点亮畲族传统文化,做好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结合文章。"中坑畲族民族村的党支部书记张乾勇充满信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