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消息一出,全球哗然。

据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计算结果显示,从核污水排放之日起,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就会扩散到太平洋大半区域,美国和加拿大在3年后沿岸海水也将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东京电力公司表示会处理到达标排放,但这一举动依旧被网友被嘲讽为“拉整个太平洋一起下水”。

日本为什么要倾倒核废水?核废水里究竟有些什么?这种排放行为会影响人类健康吗?记者采访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总工程师陈志东,给大家梳理几个受关注的问题。

问题1

日本为什么选择向海里排放核废水?

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海啸引发爆炸事故。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在公开报道中说,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主要有三个来源: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事故后为防治堆芯熔毁而注入的水、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

东京电力在核电站内准备了约1000个储水罐,并将这些核污水全部存储入内,截至目前罐内核污水达125万吨,已经装满九成。而且,福岛第一核电站还在不断产生废水,预计到2022年秋季达到极限。

因此,东京电力公司作出决策:装不下了,排海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顺畅的逻辑,但目前来看却不是最合理的选择

“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储存满了就再加建存储罐。”陈志东表示,核电站发生爆炸后,周边区域已经是无人区,按理有足够空间再加建储水罐,同时也可以研究加层的形式增加储水罐。相比之下,排入海里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一行为带有难以预估的风险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东京电力公司想节约成本,但在这种情况下,负责任的做法或许更应该不计成本将核辐射影响降到最低。

问题2

核废水里究竟有什么危害性物质?

虽然经过处理,但在核废水中,依然含有氚、锶、铯等放射性核素,如果进入人体将产生影响。

陈志东强调,放射性核素和一般的毒性物质不同,最大的问题是目前人类没有科技手段能将其消除,只能经过很长时间等待其衰变

在核废水中,锶、铯可以分离出来,“目前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把核素交换附着到树脂中,然后再将树脂储存起来,等核素自然衰变,减少其放射性水平,但这也是要非常久时间。”

但其他核素比如氚等,目前人类拿它没办法,“没法分离出来,所以日本的核废水不管如何处理,里面的氚的含量还是很大。”

陈志东介绍,氚是氢的同位素,半衰期要十多年。但氚的毒性较小,在环境中对人的剂量贡献相对较低,这也是日本作出决定向海里排放核废水的一个默认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3

核废水里各种核素含量如何?

对于此次核废水排放,陈志东认为更关键的是信息透明问题,“这也是最让人担忧的问题。”

陈志东说,虽然日本表示处理过核废水,但处理标准依据是什么?另外核废水中除了氚之外,其他各类核素的活度浓度(一种放射性指标)并未公开,因此各国心里也没底。

另外,还有个问题,历史上发生的核事故,包括切尔诺贝利和三哩岛核事故,都是大气释放,未有大量核废水排放的情况,也就是说没有参考处理标准。

那日本核废水排放,估计就只能靠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三方监督了。

问题4

日本往海里排了核废水后海鲜还能吃吗?

因为没有具体排放数据做支撑,目前关于核废水所产生的影响目前无法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志东表示,核辐射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显现,需要积累的过程,长期影响究竟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进行监测、评估,现在无法判断,“从科学角度看,当然是尽量不要排放放射性物质,这样肯定是最安全的。”

日本决定往海里排放核废水后,也引发了不少民众担忧:海洋生物会受影响吗?海鲜还能吃吗

陈志东说,由于数据不够公开,并且废水到达我国海域还需一段距离,其影响程度如何仍无法判断。理论上说,如果日本排放时公开核废水排放量和所有核素的含量,经过计算机模型计算后,才能研判出日本排放的废水到达我国时各种核素的含量。

事实上,全世界核电站的放射性流出物在经过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可以按计划排入海里。“但福岛发生的是最高等级的核事故,其产生的废水同正常运行的核电站废水完全不同,因此其排放很令人担忧”。

陈志东还指出,因为放射性核素只能靠时间衰变,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消除,因此会在生物和自然环境中不断迁移,“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做好近岸海域监测。”

在2011年福岛电站发生事故后,我国高度重视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已经在全国沿海地区近海海域布置监测点,定期开展海洋辐射环境监测。

【记者】张子俊

【实习生】彭淑茵

【作者】 张子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