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50年代初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有位年过半百的蒙古族老人官保加先生,经常深入基层,团结广大牧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关心柴达木矿藏的发现和开发工作。这位蒙古族老人,孜孜不倦,艰苦奋斗,为党、为人民作出了一定贡献。

现在,40年过去了,如今的老柴达木人和各族老人,每当谈起50年代的柴达木,都在深切地怀念这位蒙古族老人。“枫老三秋叶正红,满目青山留晚晴”,我以这两句话来缅怀官保加先生。

官保加先生系青海蒙古左翼和硕特部北左末旗人(今海西州乌兰县茶卡乡)。祖上世代放牧狩猎为生,家境十分贫寒。他6岁开始就给富有户放牧或帮工,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来有个偶然机会,他进了学校,由于他勤学上进,努力学习蒙汉语言文字,而且品学兼优,颇受师生和本旗群众的爱戴。几年以后,他在本旗内较有声望。之后,被左翼盟选为该盟驻南京代表,从此就步入了官场。接着,先后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咨议、青海省政府参议、代理同仁县县长和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

官保加先生在任职期间,据很多知情人说,他为官清廉,为政勤奋,总想为地方、为本民族做些好事。但在当时确有“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感,因而只好穷困潦倒,虚度年华。1949年青海解放后,官保加先生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积极参加了革命工作。从此,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人生历程上全新的一页,“为人民服务”就成了他终身愿望。

 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

1950年5月,官保加先生被任命为都兰县人民政府县长以后,十分重视都兰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解放初期,广大蒙古族、藏族牧民群众既不了解党的各项政策,又不愿让子女上学读书。官保加先生经常到各地,一方面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动员牧民群众让子女上学读书。他经常说:“我们少数民族文化落后,不上学、不读书、不识字、没文化正如有眼的盲人,这样下去,我们就永远不能进步。有了文化,才能懂政策,当干部,为大家办好事……”牧民们听了以后,有的把子女送到当地帐房小学,有的送到县民族学校,还有不少的人把子女送到省上的民族公学。同时,官保加先生还经常挤出时间,亲自到附近各学校了解情况指导改进教学工作,并经常给县民族学校讲授蒙古文以及政治、历史等课程,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1957年下半年,在都兰县诺木洪地区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古文化遗址,其中有保存完好的一具干尸,据考证,这是元代武士的干尸。这个古文化遗址,年代跨度大,内涵十分丰富。当时很多人不懂得文物重要性和它的宝贵价值,开始破坏。官保加先生了解这个情况后,亲赴现场,坚决制止,并具体部署,多次督促严加保护。后来据省上有关部门的专家考证,定名为“诺木洪文化”,从而闻名中外,丰富了西北地区的历史宝库。

为民族团结出力

都兰县一个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回族和汉族等聚居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致使各民族内部造成长期不和,这种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各族牧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解放初期都兰县建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官保加先生在中共都兰县委的领导下,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各族群众消除种种疑虑,真诚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这个基础上,官保加先生本着党的民族团结和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为调解民族纠纷,加强民族团结付出了很大气力。

在都兰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重大纠纷比较多。如蒙古族王家旗和藏族汪什代海部落的草山纠纷,蒙古族香家旗和苟勒(沟里)藏族部落的纠纷,还有蒙古族柯柯旗和藏族热安(热水)部落的纠纷等。这些纠纷长期影响民族团结,影响生产党,确实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官保加先生一方面分别写信带话给有关王公、千百户及宗教上层人士,劝说他们相信共产党,以民族团结为重,不能再闹纠纷;另一方面,不辞辛苦,积极参与调解纠纷的活动,反复讲明政策,极力说服头人接受政府调节,因而上述重大历史纠纷才逐步得到解决,促进了民族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还有,都兰地区哈萨克族过去,长期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苦难的哈萨克族为了活命,不得不偷抢当地蒙古族和藏族的牛羊,从而兄弟民族曾发生不幸的流血事件,严重地影响民族之间关系和建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1953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甘、青、新三省边境哈萨克族头人联谊会及民族团结大会”,会议着重讨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着重对安置三省边境的哈萨克族人民方面,通过多方协商,达成了五项协议。

会后,官保加先生根据上述五项协议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力说服青海各蒙藏王公千百户让出(格尔木地区)大片优美的草原,并动员蒙藏族群众低价售给哈萨克族人优良母畜,帮助哈萨克族建家立业,发展生产,受到各族人民的好评和爱戴。

解放初期,都兰地区土匪横行,社会治安比较混乱,官保加先生依然经常深入诺木洪等边远地区,宣传各项政策,发放救济粮款,开展生产自救。通过这些工作,使边远地区的牧民群众很快了解党的各项政策,增进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他深入帐房,了解民情,及时向县委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对扩大播种面积发展农业生产;对发展副业生产,增加牧民收入;对开展畜疫防治,恢复与发展畜牧业生产;对发展文化教育,大力培养民族干部等问题,都曾先后提出过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均被县委、县人民政府采纳后逐步实施。

 开发柴达木先行者之一

20世纪50年代,人们都知道柴达木是祖国的聚宝盆。官保加先生担任县长之后,他对开发柴达木的工作十分热心,全力以赴。当地质工作队伍到达都兰之后,他将以往采集的各种矿石和矿藏分布线索,全部提供给地质工作者便于鉴别和参考。与此同时,他还发动群众大力提倡报矿,不少群众怀揣矿石,经常出入于地质队驻所和县人民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很快形成了一个群众的报矿热潮。

1954年,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成立,官保加先生被选为州长。当时州委决定,海西地区已进入了经济开发和全面准备时期,于是,官保加先生怀着极大热情,全心全意投地入建设海西的行列,积极协助地质勘探队伍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在这个时候,陆续进入柴达木盆地的地质勘探队伍已增至数千人,轰轰烈烈地活跃在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及盆地西部的戈壁荒野中。但由于道路不通,再加上各类物资十分短缺,使地质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当时,如何保障数千人的地质大军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根据州委统一部署,官保加先生主要负责检查落实支援物资的调集和组织运输。这项任务虽然繁重,但他满怀信心,广泛发动群众,层层落实支持下迅速调集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支援地质勘探的群众队伍,当时的官保加先生显然是开发柴达木先行者之一。

1956年冬季,地质普查大队在200多留守人员,在盆地西阿拉尔地区被大风围困,断绝了燃料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造成了生活的巨大困难。当时,官保加先生奉省委、州委之命,和郝全珍同志一道,从西宁起运大批救援物资,在冰天雪地中昼夜兼程,历时9天,终于将救援物资及时运到,为此,官保加先生等受到中央地质部的嘉奖,并赠给锦旗一面,以资鼓励。

现在,柴达木盆地各类资源的开发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显然其中也有官保加先生的一份心血和力量。

满目青山留晚晴

1959年,官保加先生调任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以后,他一如既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处理有关民族事务方面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他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66年9月,他被勒令回家,而且停发了全部工资,年近古稀的老人,生活无着,饱尝了种种艰辛。但他从不言苦,也不气馁,利用休息时间坚持学习,从不懈怠;并谆谆教育子女和亲友:我们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定要坚信党,不能有丝毫动摇。我相信,共产党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1973年春节期间他写了一首感怀诗:“凛冽寒风终收场,东风万里谁拒挡?我信天公能容物,岂叫秋霜年年狂?”含蓄地表达了他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

1978年,官保加先生恢复了工作,被选为青海省政协副主席,1979年七八月间又被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样,就更加激发了他为四化建设而献身的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了不少重要的意见建议。如在1980年通过视察,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的建议”,“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海晏、祁连、共和等蒙古族聚居地区的学校加授蒙古文的提案”,得到了采纳,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实施,后来,他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曾亲自撰写了“解放后青海畜牧业发展的成就”一文,对台广播后收效很好。

官保加先生一生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于一切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勤勤恳恳,廉政爱民,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爱戴。1981年3月23日因脑溢血不幸逝世,终年82岁。党和政府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正如悼词中说的:“官保加同志坚定不渝地同我党长期合作共事,是一位忠诚的好友。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忠诚的诤友,是各族人民的一大损失……”

我们永远缅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