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亦清 通讯员 周俊鹏)4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明确今年全市生态环保工作目标:PM2.5浓度达到3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3.9%,即307个。

2020年,我市生态环境工作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全年307个优良天,同比增加32天,优良率高达83.9%,名列全省第四;PM2.5同比下降15.9%,名列全省第三;全年有三个月优良天“全勤”,名列全省第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一年。在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我市将推进“四源治理”(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源),实现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以VOC治理为抓手,遏制臭氧污染上升的趋势。借力生态环境部遥感监测全国试点工作,利用“天空地一体”科技监管手段,精准排查污染源头,为大气治理提供“靶向性”目标。

我市将继续抓好长江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持续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扩大健康长江指挥中心监测监控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市域。今年将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二期工程建设,完善长江感知环境一张网,提升智能体检诊断能力;深化长江数据共享应用,实现长江海量数据实时汇聚;融合大数据、数据挖掘和智能构建一个支撑大脑,健全泰州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指挥调度体系,实现“长江体检表”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2021年十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健康长江指数”研究,力争让“泰州标准”成为“江苏标准”。(下转02版) (上接01版)

“水城水乡”是泰州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更是我们最大的生态特色。2021年,我市将严格落实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试点打造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工程,探索践行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的“泰州模式”。积极上争试点,建设自然生态修复试验区,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活动。

今年我市还将编制泰州市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实际处理规模500t/d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推广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实施以生态净化型和生态涵养型两种模式的建设工程,实现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目前,全市已排定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对于已建项目,加强中期保障和后期维护,确保项目稳定运维;对于在建项目,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