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召开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布局

新闻发布会

为加大对全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布局的宣传,努力营造全市上下追赶发展的浓厚氛围,确保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以优异成绩喜迎建党100周年,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安排,定西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布局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市政府隆重召开。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主任李毅鹏,市扶贫办副主任曾代荣,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颖民,市林草局副局长杨映忠,市发改委副主任何常红,市工信局副局长李作栋,市住建局副局长马勇,市科技局副局长李虹,市商务局副局长杨宗智,市政府新闻宣传部王在凯主持新闻发布会,以及省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甘肃经济日报社、定西日报社、定西市广播电视台、定西市交通广播电台以及部分县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朋友。

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布局和落实追赶发展责任有关要求及保障措施,对重点工作进行延伸解读,并回答了现场记者的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布局做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李毅鹏

前不久闭幕的市四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戴超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客观总结了2020年及“十三五”以来的各项工作,描绘了“十四五”期间以及到2035年的发展蓝图,明确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报告》提出,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7%以上,具体任务落实上按7%安排。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控制指标。

《报告》明确了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布局: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重点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确保粮食稳产增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特色种子种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措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增强“三农”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是坚守环境保护底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重点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等措施,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滩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定西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三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支撑。重点通过全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抓实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加快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数字定西”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全市追赶发展的投资拉动能力。特别是通过推行项目包抓“1+1托4”机制,全面落实项目计划“一总五分”清单和项目建设“1346”时序,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开工和全面完成当年投资计划。

四是强力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重点通过聚力提升工业质效、倾力抓好“三都”建设、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等措施,持续推进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文商活市,加快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强化工业“连一产连三产”作用,发挥工业经济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五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通过优化县域功能布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等措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发挥各县区比较优势,促进错位互补发展,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推动形成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六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促进动能加快转换。重点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及应用能力建设、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努力发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金融作为第一要素的作用,为实体经济赋能,为高质量发展增效。

七是坚定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活力。重点通过打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展对外交流通道等措施,完善提升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全省一流的发展环境。

八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重点通过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健康定西”、强化养老育幼保障、健全医保社保体系、优化公共文体服务、深化“平安定西”建设等措施,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以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增强公共服务及产品供给能力,构建服务高效、保障有力、共建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

为了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布局,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各项工作和各个指标“稳定全省中间偏上”的目标定位。全市政府系统将按照“落实责任、追赶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履责管理、营商环境、廉洁从政、政务服务、智能移动办公“五大系统”和政务信息舱“一大平台”的作用,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特别是通过政府履责管理督考一体化平台和考评结果的精准应用,建立健全追赶发展机制,推动形成各级各部门追赶发展的良好状态,通过各项工作、各项指标的争先进位,进而实现整体发展水平“稳定全省中间偏上”,为“十四五”精彩开局、奋力开启定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做解读

市扶贫办副主任 曾代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扶贫办副主任 曾代荣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不同场合和多个会议上,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反复作出重要指示。2月25日,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这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明确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目标任务、主要原则、政策举措和工作要求。2月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甘发〔2021〕3号),提出了7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十四五”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总体部署。2020年12月以来,中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等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作出密集安排部署。总的要求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完成三大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二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三是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3月1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审议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做解读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颖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颖民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要深刻把握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安排,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把产业兴旺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园区化、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方向,大力推广“551”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健全完善“7+X”农业特色产业体系,着力推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一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乡村产业聚集发展。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实施方案》,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的原则,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和“分步走、齐手抓”的总体安排,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完善提升安定区和临洮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功能,加快推进陇西、通渭、渭源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程,尽快启动建设安定鲁家沟川带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示范基地。要在重点乡镇布局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实现所有县区和重点乡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

二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着力补强乡村产业发展链条。紧紧围绕“7+X”特色产业谋划实施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坚持外引和自建相结合,培育一批特优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年内新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以上,培育产值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1家,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5家。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开发生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6%。

三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着力健全乡村产业特色体系。全面推广“551”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进一步健全完善“7+X”产业覆盖体系,因地制宜加快小杂粮、花卉、百合、金银花、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体系建设。要加快发展特色种子种业,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第三次畜禽种质资源调查,特别要抓好牧草、蔬菜、花卉、特色小杂粮及黑裘皮羊等特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年内建成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10万亩、一级种繁育基地92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6万亩、牧草种子标准化基地3.6万亩,蔬菜标准化育苗基地2万亩,要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建设安定区和渭源县马铃薯脱毒苗生产供应中心,确保年内建成并投入生产,补齐马铃薯茎尖剥离及试管苗培养检测技术短板,实现马铃薯脱毒苗的统繁统检统供。

四要以农业信息化为方向,着力促进乡村产业服务集成。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全力实施安定区“数字农业”试点县建设项目,为全市创经验,造样板,每个县都要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着力打造1—2个“数字农业”发展样板。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年内力争实现中医药、马铃薯、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及各类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追溯信息平台“两个全覆盖”,加快“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加大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打造定西“甘味”知名品牌。加大对现有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升级,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一批农产品冷链设施,不断提升错峰销售、持续批量供货能力,促进多式联运、城乡配送、电子商务等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围绕生态建设做解读

市林草局副局长 杨映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林草局副局长 杨映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民义务植树”启动40周年,也是开启新时代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为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市林草局精心谋划了2021年林业和草原重点工作。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建立和推行林长制,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生态立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按照“城市做园林、农村做生态”的思路,坚持“三林共建(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六化并举(造林手段工程化、组织实施标准化、建设单元规模化、成林管护专业化、资金保障多元化、目标成果法治化)”的路子,坚持造封管改并举,点线面相结合,重点工程造林、社会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相结合,整体推进,打好生态绿化、经济林果、林下经济、种苗花卉、生态旅游休闲“五张牌”,实施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化林分修复等林业重点工程。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经则经、宜景则景,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步伐,着力强化生态支撑,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配套的现代化林业草原生态环境体系。

二、目标任务

全年计划完成造林封育40万亩(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退化林分修复10万亩),森林抚育6万亩,灌木林复壮更新6万亩,义务植树1000万株,实施定西市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巩固提升项目2万亩;人工种草5万亩,退化草原治理25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30万亩;发展经济林果基地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1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

(二)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三)大力发展林业富民产业。

(四)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五)持续抓好生态补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六)严格林草资源保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

(二)科学规划,提升质量。

(三)强化管理,巩固成果。

(四)督查指导,严格考核。

围绕项目建设做解读

市发改委副局长 何常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发改委副局长 何常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坚持以项目清单管理促投资责任落实、以集中开复工促清单项目加快实施,通过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膨胀经济总量,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关于今年的项目建设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紧盯“两新一重”,推行项目包抓“1+1托4机制”,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一总五分”清单和“1346”项目建设时序。同时,提出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建立健全追赶发展机制。追赶发展是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的定西方案,既是一种不甘落后的进取之心,也是“跳起来摘桃子”的奋进精神。我们要以追赶发展的责任担当,抓好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项目建设工作任务的落实。

第一,明确追赶发展的奋斗目标。

围绕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我们将做到“五个谨记”。

第二,落实追赶发展的重点建设任务。2021年,我们将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神状态,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追赶跨越、弯道超车。

第三,健全追赶发展的工作机制。统一抓落实的思想、凝聚抓落实的共识、强化抓落实的措施、改进抓落实的方法、构建抓落实的格局,在发展改革系统建立完善项目推进的包抓责任机制、项目争取的衔接汇报机制、追赶发展的责任靠实机制、奖优罚劣的结果应用机制等十二项追赶发展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大抓落实、狠抓落实的意识,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围绕工业强市及“333行动计划”做解读

市工信局副局长 李作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工信局副局长 李作栋

2021年,市工信局将坚持以推动各项工业指标实现“全省中间偏上”为目标,持续发力加快工业强市建设,压茬推进“333”行动计划实施,深入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全力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奋力开创工业追赶发展新局面。重点做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全面落实《定西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行动方案》,围绕培育“亿级企业”增长点、打造“十亿级园区”增长极、发展“百亿级产业链”增长带目标,加快推动中医中药、特色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实现“十四五”工业经济追赶发展打牢基础、谋好开局。

(二)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从要素保障、项目建设、融资服务等方面着手,全面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重点抓好31户亿元以上企业协调服务,深入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和“蹲点包抓”机制,引导重点企业充分发挥产能、主动“三扛”多做贡献。深入挖掘增长潜力,强化生产下降企业要素保障,积极有效应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力促企业尽快稳产达产,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切实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动能。全面推行项目包抓“1+1托4”机制,对外加强招商合作,对内加强谋划储备,推进谋划项目抓招商、在建项目抓推进、建成项目抓达产,千方百计扩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提升工业发展后劲。确保全年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5项、技改项目35项、“333”项目37项,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推动通渭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线等40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

(四)加快构建企业梯次发展格局。坚持抓大扶小并重,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引进增量企业,盘活壮大存量企业,加速构建以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中小微企业跃进的企业梯次发展格局。2021年,确保培育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5户,新增入规企业20户,新增工业小微企业100户,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3户以上,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各1家,推荐甘肃省优秀新产品4项以上。

(五)落实政策优化工业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惠企利民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和水平,持续加强企业难点堵点问题办理,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轻装上阵、稳定生产。全面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全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不折不扣落实工业强市、今冬明春“一揽子”等奖励政策,做好惠企政策“不来即享”,切实增强企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做解读

市住建局副局长 马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住建局副局长 马勇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已经确定,市住建局将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主动担责、科学谋划、追赶发展,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线,狠抓项目建设、城市更新行动和城市治理,持续推动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城建项目实施,为优化县域功能布局夯实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优化县域功能布局,促进错位互补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点、增长极、增长带。”项目建设是推进区域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在全市谋划了以“十大城建工程”为主的城建项目,将通过城建项目的实施,为优化县域功能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好基础。我们将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一总五分”清单和“1346”项目建设时序,全力推进的城建项目实施。2021年,我们计划实施各类城建项目233项,总投资679.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79.2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续建项目128项,总投资412.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18.6亿元;新建项目105项,总投资267.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6亿元。县区政府是实施“十大城建工程”的责任主体,我们将切实加强督促检查,确保128个续建项目在3月底前全面复工,将提前制定复工开工计划以及疫情防控应对措施,督促各项目单位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复工建设。105个新建项目,要精确掌握项目进展情况,积极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工作时序,压茬推进前期工作,3月底前完成所有前期手续办理并开工建设的项目数不少于50%,4月、5月持续推进项目开工,6月底前新建项目争取全部开工建设。

二、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对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今年,我们将重点从五个方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一是全面推进城市体检,排查城市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地下市政设施普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健全机制,动态管理。二是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及电梯加装。按照“小区互联、设施共享、功能互补”的原则,重点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失管失修失养老旧小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对基础类改造应改尽改,对完善类和提升类按需逐步改造完善。2021年,全市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38个、涉及居民8672户,总投资约6.7亿元。待省住建厅任务下达后,严格按照工作时限要求,高质量完成老旧小区电梯加装任务。同时,要抓好城镇棚户区改造,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城市危房改造为重点,新开工改造棚户区9700套。三是大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全市实施总投资1亿元的城市生态加密和景观提升工程,栽植各类苗木100万株,不断改善城市生态品质,为市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奠定基础;建设公共停车场(库)19个,新增路内临时停车位4000个,缓解市民停车难的问题;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年内新增绿色社区25个,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加快陇西、临洮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全面完成8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城区供水管网20公里,改造城镇污水管网50公里。四是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城市“一网统管”,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全面启动城市CIM基础平台建设,推进CIM基础平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应用。五是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制定我市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方案,在安定区完成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陇西县、临洮县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点从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着手,着力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终端不足的问题。

三、加强精细化治理,大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人民城市为人民。做好城市治理工作,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主要途径,针对我市城市治理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今年,我们将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11154”长效工作体系的贯彻落实。(11154长效工作体系指的是:“1个意见”即《定西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印发实施;“1个条例”即《定西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已完成初稿并衔接市司法局列入2021年立法计划,今年将完成立法工作;“1个计划”即《定西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5项制度”即《定西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城市管理主体责任制度》、《定西市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西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定西市城市管理执法“721”工作制度》、《定西市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考评办法》;“4个支撑”即组织机构支撑、市政设施支撑、智能信息支撑、标准体系支撑,“154”体系均已印发实施)。要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法治化、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确保全市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全面理顺,城市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初步完善,统一高效、权责明晰、运转顺畅的城市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对于城市综合治理中出现的短板弱项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切实形成“网格化划分、精细化管理、扁平化运作、责任化落实”的城市综合治理联动机制,为实现“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城市综合治理新目标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及联网工作。按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联网工作方案》要求,督促各县区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及联网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三是认真践行“721”工作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突出服务为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灵活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行政手段,杜绝粗暴执法。加强正面宣传,强化舆论引导,提升队伍形象。强化服务,依托12345电子民生平台、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推进政务公开,聘请人大、政协委员和市民监督员,开展群众评议等活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回应社会关切。

围绕科技创新及能力应用建设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做解读

市科技局副局长 李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科技局副局长 李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合力逐步形成。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突出创新驱动”中指出:紧紧扭住科技创新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政府组织者、推动者作用,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创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新型县(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核心,紧盯生态产业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加快融入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建立人力“留用培引”机制,推行“揭榜挂帅”,做到待遇留人、人尽其用、后继有人、引才引智。为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勾勒了路线图、指明了发展重点。

在“十四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主要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组织者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推动科技要素聚集,提升科技综合创新能力,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对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的支撑引领作用。

工作目标是:

——到2022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7%,投入总量达到6.87亿元;市、县区两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分别达到2.5%、0.5%以上,省级高新区及各类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3%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99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5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全省第三梯队,排位提升至前8位。

——到202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5%,投入总量达到8.96亿元;市、县区两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分别达到3%、1%以上,省级高新区及各类科技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5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争取进入全省第二梯队,排位提升至前6位。

要完成“十四五”科技创新各项目标任务,我们的主要工作举措是:

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二是加快构建支撑区域发展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

三是强化以创新团队为核心的科技人才支撑。

四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五是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六是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围绕产业招商和工业招商做解读

市商务局副局长 杨宗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商务局副局长 杨宗智

2020年,全市围绕“十大生态产业”,通过“线上+线下”等模式创新推进面上宣传、点上攻坚招商活动,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6个、到位资金195.5亿元,有效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2021年暨“十四五”期间,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机遇,市政府适时地将招商工作思路进行转变,将招商工作的重心移向了“产业招商和工业招商”,工作报告指出“始终把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文商活市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

工作报告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具体目标,在工作措施上提出:健全招商合作激励政策体系,加大生态产业、绿色工业合作力度。在这里有一个提法上的明显变化,就是将“招商引资” 转变为“招商合作”,报告中提出:“创新推广政企合作PPP、EPC、BOT等模式,推动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和资本市场融资良性互动发展”。这一转变体现的是更加包容的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推进社会化招商进程,促进运用产业链、资本注入、收购重组等多种招商模式,加快工业招商合作步伐。在工作目标上提出:招商合作到位资金300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确保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起好步。为了落实“产业招商和工业招商”的有关要求,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在项目的前期谋划上:为了统筹推进“十四五”时期招商合作提质增效,坚持管长远、抓长久,一张蓝图绘到底,结合全市的发展实际,按照“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文商活市”的思路,

制定了全市招商合作“一总三分”项目清单(“一总”即:“十四五”全市招商合作项目清单;“三分”即:2021年全市招商合作项目清单、2021年全市各县区招商合作项目清单、2021年“一城两港两中心”招商合作项目清单)。项目清单中不再纳入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制造、生产加工、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新能源等六大类进行谋划招商合作项目。围绕市内铝加工、盐化、装备制造等产业,谋划工业制造、加工生产类项目174个,总投资426.7亿元。依托我市现有的中医药、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谋划了一批种子种苗培育、种植、加工、农机具生产及中医康养、特色小镇等项目89个,总投资171.8亿元。

在项目招引上:把准“死复活、老变新、无生有、小改大、低向高”方向,聚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精心谋划、精准安排、精准出击。通过政企合作PPP、EPC、BOT等模式,综合运用产业链、资本注入、收购重组等招商模式:一是开展精准招商,结合全市招商合作“一总三分”项目清单,建立目标客商库,分析企业特点与我市资源优势,掌握客商投资意向,找准合作焦点,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合作。二是开展链条招商,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为中心,紧盯国内“三个500强”企业,对全国排名前20位的企业进行摸底,研究掌握投资需求,制定产业链上下游招商清单,不断在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上求突破。三是组建专班招商,结合“1+1托4机制”落实,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抓总,生态产业牵头单位主要领导负责人具体负责的生态产业招商专班,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福建、云南、山东等地,全面收集投资信息,广泛寻找合作线索,积极开展上门招商。

在园区平台建设上:一方面按照园区发展定位,将定西、陇西、临洮打造成“百亿级园区”,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将通渭、渭源、岷县、漳县分别打造成“20亿、30亿、40亿、50亿级园区”。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12户、超5亿元企业16户、超亿元企业50户,形成5条百亿级产业链、3条十亿级产业链,促进工业加快转型升级、翻番升位。另一方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四通一平”(通金融、通市场、通物流、通数据和公平发展新)建设,完善园区供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分批次建设园区标准化厂房,切实提高园区服务能力、降低企业前期投入。

在体制机制上:按照“1+1托4”机制,对“一总三分”项目清单中部分工业项目确定了市级领导和市级责任部门,按照项目主体责任分层管理,逐层推进,确保项目招引一个、落地一个。对签约项目严格落实“四个一”(一个项目、一个工作方案、一个工作小组、一个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制定项目推进方案,协调解决招商合作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选址规划、征地拆迁、建设环境等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企一策”问题解决机制、惠企政策“不来即享”机制,进一步“降门槛”“提效率”,推进“一网通办、一步到位、一次办理”。强化招商合作督查考核,将招商合作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履责管理考核体系,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季通报,通过市政府“督考一体化”平台实行线上考核、结果自动生成来实现。每季度对各县区招商合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以督查通报倒逼责任落实,努力营造全市上下齐抓项目、共推项目的浓厚工作氛围。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在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在凯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不同场合和多个会议上,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反复作出重要指示。2月25日,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这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明确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目标任务、主要原则、政策举措和工作要求。2月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甘发〔2021〕3号),提出了7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十四五”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总体部署。2020年12月以来,中央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等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作出密集安排部署。总的要求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完成三大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二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三是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3月1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审议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到2035年,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任务是:一是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二是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举,主要包括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确保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三是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主要包括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主要包括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合理确定农村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做到应救尽救、应兜尽兜。五是持续深化帮扶工作,明确了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持续开展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千企兴千村”和驻村帮扶等工作任务。六是做好政策有效配套衔接,从完善财政投入政策、金融服务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智力支撑政策等方面做出详细安排。

定西交通广播独家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值班编辑:董玉婧

责任编辑:杨田

一一制:欣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西市召开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