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度挖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事迹,大力宣传全市脱贫攻坚成果。3月1日——3月5日,无线昆明记者随“昆明市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媒体采访团赴东川区、寻甸县和禄劝县进行实地采访。

无线昆明讯 东川区曾经是昆明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目前全区28731户104283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建档时的52.88%下降到0%,并于2019年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深度贫困县率先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是当前的一项难点和重点工作。东川区通过“五个一”措施,全方位破解“防范返贫、新增致贫”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川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马江介绍,东川区早在2020年3月已研究出台《东川区农村人口精准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方案》、《东川区农村人口防贫监测预警帮扶救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采取“五个一”措施,切实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

建立一支防贫监测预警队伍

建立全区防贫监测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到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村级设立监测员,由包村领导、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等组成监测员队伍,每月开展一次入户遍访工作,对照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开展动态监测工作。乡镇建立审核组,对村(社区)上报的监测预警对象100%入户进行复查。区级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日常工作,并对监测预警户进行复核认定。

锁定一批防贫监测预警重点对象

严格对照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辖区内的农业户籍(含农转城户籍人员)和农村常住人口全部实施防贫监测预警。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

制定一套防贫监测识别办法

通过系统筛查比对识别、农户申报识别、监测员监测识别等渠道,收集防贫监测预警户信息。通过村(社区)核查评定、乡镇(街道)复查认定、区复核审定的程序开展监测预警户核查确定工作。村(社区)根据农户个人申报和监测员识别名单进行全面入户核查,形成核查意见后召开防贫监测预警户核查评议会,逐户分析评议后在村(社区)、组公示7天后报乡镇(街道)复查。乡镇(街道)对各村(社区)上报的名单100%开展入户复查,认定本乡镇(街道)预警对象名单,在乡镇(街道)及各村(社区)公示7天后报区级审定。区级复核组对乡镇(街道)上报的预警对象名单进行审核,审定后将名单返回各乡镇(街道)进行帮扶。

完善一套防贫监测预警体系

实行分级预警,设立五级监测预警,乡镇(街道)根据预警级别,以村(社区)为单位,逐户建立纸质档案,规范进行管理。Ⅰ级(红色)预警户: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未脱贫户;Ⅱ级(蓝色)预警户:无创业能力,不能就业,稳定收入仅来源于转移性收入的兜底脱贫户;Ⅲ级(紫色)预警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当年脱贫标准但低于5000元,或同期家庭收入明显减少、因特殊原因出现较大数额刚性支出、部分家庭成员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不稳定的农户;Ⅳ级(黄色)预警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5000元,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良好,但发展能力一般,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创业思路不明确的农户;Ⅴ级(绿色)标识户:有劳动能力,发展意愿强烈,有思路、有干劲,收入相对稳定,后续发展良好的农户。

打出一套防贫帮扶“组合拳”

对所有监测预警户明确1名帮扶责任人,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区别不同情况,及时采取防贫干预措施,针对存在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政策性补助,防止由濒临贫困转变为返贫或新增贫困。其中:Ⅰ级预警户以“扶”为主,争取政策帮扶最大化和精准化;Ⅱ级预警户以“带”为主,通过产业项目带动、金融扶贫重点帮扶;Ⅲ级预警户以“帮”为主,采取社会救助、临时补助、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形式帮助其减轻家庭负担;Ⅳ级预警户以“引”为主,重点在扶志、扶智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加强技能、创业培训,实现稳定就业;Ⅴ级绿色标识户以“提”为主,重点制定激励提升措施,实现稳定增加收入,并带动更多农户积极发展。对实施五级分类帮扶后,仍然解决不了收入达标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由区级层面每年统筹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池”,通过帮扶救助资金兜底解决。

同时,东川区还建立了动态管理解除监测预警户的办法,每年末对稳定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进行解除。通过防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筑牢防贫致贫防线,托住贫困底线,在巩固稳定脱贫基础上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基层防贫预警和帮扶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记者、编辑:李忻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