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尤其是2018年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的三年,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绩。2月25日上午,在新闻发布会上,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扬告诉记者。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5%,比2019年提升3.3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升4.8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下降6.2%,比2015年下降19.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1,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空气质量在中部省会城市和全省设区市中率先达到二级标准并连续三年保持二级标准,连续六年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水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全市3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94.6%,比2019年提升8.1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升16.8个百分点,无Ⅴ类和劣Ⅴ类水体;鄱阳湖南昌湖区总磷浓度0.0641mg/L,比2019年下降18.49%,其中南矶山和伍湖分场2个测点首次达到湖库Ⅲ类水质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22.68%,地下水环境状况极差率为9.09%,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全市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事件,未发生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生态创建持续领先领跑

湾里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高新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顺利通过验收,青云谱区老工业区转型升级、高新区打造绿色生态园区、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一批改革成果入选《江西省生态文明改革示范经验》并在全省范围推广。“十三五”期间,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区1个,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县1个,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2个,省级生态乡镇11个,省级生态村30个;命名市级生态村235个。生态南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山水名城、生态都市”的城市品牌不断唱响。

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红谷滩、青山湖、九龙湖等主要污水处理厂扩容基本完工,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6.95万吨/日(含10.95万吨/日分散式处理能力),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麦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面竣工并投产,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600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市领导干部专题培训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县(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在全国率先、全省首次构建了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成12268家固定污染源完成排污许可登记发证工作,实现了排污许可全覆盖;按规定将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南昌市企业监管警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有力

推动966个赣江入河排污口点位核查,对34座取缔类码头固定设施进行了拆除及复绿。截至目前,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2018年省环保督察、2018-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共交办南昌市问题82个,有整改时限要求的60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50个,完成率83.3%;交办信访件1656件,已完成整改1279件,完成率77.2%。通过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行动,共排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938个,完成整改893个。

助推高质量发展有为有效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先后制定了《贯彻落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条措施〉实施意见》《南昌市生态环境局贯彻落实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生态环境工作6条措施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大力推进“三个治污”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知》《深入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政策层面,提升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积极推行服务企业接待日、服务群众接待日活动,实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全覆盖,受到社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2020年共举办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9次,累计接待企业452家,接待人数527人,现场受理问题事项602个,现场答复或解决问题数550个,现场解决率达92%;举办服务群众接待日活动3次,接待群众91批、134人次,受理事项103件,已办结103件,办结率100%。以一件件实事,有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刘扬强调,“十三五”期间、尤其是2018年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来的三年,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绩。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南昌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市相关领导任副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十个专业委员会,分专业、分领域、分要素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落实。2019-2020年,全市召开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8次,其中6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时出席并讲话。

二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前所未有。2018年国家对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考核后,PM2.5浓度由2017年的4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下降19.5%;优良天数比率由2017年的83.3%上升到91.5%,提高8.2个百分点。县级及以上1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赣江、抚河南昌段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达到100%,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达标,9个国控断面中8个达到Ⅱ类。

三是人民群众的感受满意程度前所未有。据统计部门调查显示,南昌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从2017年的78.93%提高到2019年的83.08%,提高了4.16个百分点。

刘扬表示,近年来,虽然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繁重、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既服务于经济循环畅通、市场主体高效运行的大格局,又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统筹全局的作用,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工作格局,凝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合力;建立与相关单位、地方的会商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的研究与顶层设计,对有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加强调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与进展,组织成员单位加强巡查,形成问题台账并及时交办;聚焦污染防治重点难点领域,构建市县两级重点领域联合执法机制,联合打击同一主体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做到从快从严处理,形成执法的高压态势和震慑作用,提升执法的权威和效能。

二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大攻坚”。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行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城市浊气、燃煤烟气、农村废气五气同治,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抓好各类扬尘污染和餐饮油烟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持续巩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以河长制为抓手,推进风险断面的治理。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补短板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管控,持续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推进医废处置中心技改设施建设和医疗废物全收集全覆盖,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试点调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第三方运营。

三是以迎接中央新一轮环保督察为契机,全面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整治”。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2018年省环保督察、2018-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共交办南昌市问题,强化督导调度,跟踪评估,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全力推进,力争问题早解决早销号,确保按期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对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面源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重点企业环境监管、“散乱污”企业治理、自然资源保护、退补禁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黑臭水体“长治久清”等重点领域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摸清问题底数,坚持系统治理,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对已经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巩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成效,确保问题整改彻底、不反弹。

四是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努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支撑”。全面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体系,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依法依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鼓励企业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技术创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格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推进“三线一单”制度落地实施;完善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做好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下半篇文章,强化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城市超级站、组分站,高空瞭望监控系统,水环境监测与风险监控预警体系,构建立体监控观测网;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在农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治理领域,推动完善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机制,推动环境治理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领域诚信建设,建立完善排污企业和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黑名单制度,环保信用评价异议申诉、信用修复机制。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