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3个月前第一次作为志愿者,将选课问卷发送给选课的“城市小候鸟”们的经历,志愿者林花依旧还有些紧张。林花告诉记者,2020年10月27日,她参与了由共青团大庆市委员会、大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共青团吉林农业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苏州百年职业学院、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所高校团委联合协办的“情暖童心,“云”上同行”暨粟光计划线上助学活动, 800余名学子经过层层筛选,包括她在内的200余人最终通过面试,正式成为活动志愿者。

从2020年10月27日到2021年2月4日,活动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等服务内容,志愿者们通过线上教学情暖“城市小候鸟”的童心,提供帮助和服务,在“云”上同行。在这个特殊的“家”里,大家通过一个屏幕成为家人,也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暖 “候鸟生活”的5100次陪伴

“奶奶,咱们孩子喜欢哪门课程,就选哪门。”2020年11月24日,教学第二小组志愿者林花在微信里将选课问卷发送给小朋友曹明宇的家长并打电话提醒:“时间冲突也没事,所有的课程都有回放。”最终,来自大庆市大同区、萨尔图区、龙凤区、肇州县等地的400余位家长、小朋友完成了课业选择。

每次正式授课前,志愿者都会进行准备,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件制作、从课程时间安排到直播设施调试,都经过反复的修正与完善。“这张图片我觉得要换一张……”教学第4小组兼大课组志愿者胡曼洁经过评选,得到一次上大课的机会,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直播授课。授课前那天的晚上11点多,她还在修改课件,熟悉上课流程。

“这个无线网突然连接不上了。”11月30日,胡曼洁、王涵欣在授课前15分钟调试时发现,设备突然出现问题,她们一人不断在网上查询如何解决,一人继续尝试连接网络,正在审查课程的大课组组长张海鑫发觉课程直播出现题,立即协助排查问题、解决问题。“亲爱的小朋友们,咱们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听的很认真,很棒哦。”到最后课程结束的时候,胡曼洁的电脑仅剩10%的电量,但她却安下心来,“有种心里的大石头落地的感觉。”

2020年12月2日,胡曼洁调换到大课组,经历过一次突发紧急情况之后,她选择短期内“快速熟悉工作内容,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要把“不可控因素最小化”。

整个活动内,46位志愿者参与大课的直播工作,邀请10余位嘉宾,申请场地23次。课程涉及法律知识、民族文化、动物知识、体育舞蹈、艺术设计、航天航空、红色历史、解放军历史等方面,共计课程50节,课程总观看人数达5100多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家孩子要上场啦!”

2021年1月2日,一场线上与线下联动的“云”上共联欢——线上元旦主题晚会举办,活动内外的60余名青年志愿者、小朋友、特邀嘉宾参与表演。

“我家孩子要上场啦!”2021年1月2日晚,第二教学小组志愿者林嘉会在寝室观看晚会,喊来舍友围观。事后,林嘉会重述当时舍友的打趣:“亲姐姐都没我这么激动。”从刚开始沟通的掩面胆怯,到如今的开怀大笑,3个月的相处,让林嘉会和张梓月小朋友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源自于她与张梓月间的“游戏”教学模式。“我赢啦,我要上晚会表演节目!”2020年12月23日,远在黑龙江大庆的张梓月对着视频前的林嘉会,开心地手舞足蹈。原来,这是她们两个的背单词游戏:一个人说出英文单词,另一个人说出同义英文单词。而这次的游戏其实是一个约定:每名志愿者都可以推荐一名小朋友参加晚会节目选拔,如果张梓月赢了,林嘉会就推荐她。

活动开展以来,教学第9小组志愿者曾小艳总共录制11节小课,从刚开始的“课程被打回”,到后来的“把审核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她努力良多。“他爪子锋腻(利),牙齿尖尖,皮肤疙疙瘩瘩的,是很可怕的恐农(龙)”。2020年11月23日,曾小艳开始录制她的第二节小课《永远永远爱你》,因为说话里始终带着口音,她对录制的课程十分不满,却没有解决办法。曾小艳找到小课组组长赵有财,请求他给予建议。阳台、操场、教室,她不断更换录制地点,“她录制的《永远永远爱你》课程,重复录制33次,最终在第34次的时候达到她自己的标准,并提交审核。”赵有财说。

据悉,活动中的80多节小课分为传统文化普及、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教育和学业辅导等类型,涉及古诗词、儿童故事绘本、地理知识、体育知识、医学等多方面,课程时长达3000余分钟,小课辅导授课时长达6000余分钟,课程总播放量达万余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暖大手”有力度有温度

“爸爸,我想你了。”2021年1月29日,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的陈彩琦小朋友与在外务工的父亲进行了视频通话,这是她看到父亲后说的第一句话。虽然少了父亲的陪伴,但陈彩琦小朋友并不孤单,教学第六小组志愿者曲海楠的线上陪伴与心理疏导为小朋友孤独的时光增添色彩。活动中,有20多位小朋友和陈彩琦一样,无法和父母一起团圆过年,但他们都有志愿者“一对一”的陪伴和守护。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学唱《少年》?”2020年12月20日晚上9点多,教学第六小组志愿者尹思英准备睡觉时收到了小朋友高文轩的信息,她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给高文轩拨打视频电话。

“高文轩小朋友一直都很想学习,但奶奶不识字无法教学。”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尹思英一直选择用语音视频来与高文轩的奶奶进行沟通,每次语音和视频都是长时间的教学与辅导,这让尹思英面临极重的备课压力,但她觉得:“与老奶奶和小朋友说话亲切温暖,她们不断鼓励我,给我增强自信。”

2020年11月14日,林花与曹明宇小朋友取得联系。曹明宇是一个安静内向的孩子,双方在沟通中经常会陷入沉默。经过几次语音交流后,林花换了一种交流模式。“明宇,今天我新学到了一个关于鸡的小常识,不知道你想不想听一听呢?” 林花针对曹明宇有强烈求知欲的特点,搜集了许多的趣味问题,解开了曹明宇的心结。

“姐姐,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12月26日,林花下课后准备回宿舍时,曹明宇又打来视频电话。身着红色毛衣的他在镜头面前不断“旋转”。从最初的“任务式”沟通,到后来的主动求教,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开拓知识盲区,小朋友们不断学习。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从“供给”关系变成“双向成就”。

“活动圆满完成300余名人员帮扶工作,总志愿时长达20000余小时。”2021年2月4日,全体志愿者在线上召开第六次志愿者全体例会暨表彰会,大会评选出54名优秀志愿者、42名优良志愿者及50名合格志愿者,共计146位志愿者通过考核。这次经历对于志愿者们也许是一次成长式的志愿服务,但是对于那些数以千计的“城市小候鸟”来说,志愿者却是陪伴自己成长的“温暖大手”,有力度、有温度,牵手同行,陪伴孩子好好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 李丹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