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联合南都研发的“福田反诈预警地图”(以下简称预警地图)通过全景呈现、实时追踪的福田区诈骗警情情况,对辖区居民作出精准防范预警。上线至今,已成为福田警方线上精准反诈宣传的有力补充,受到了辖区居民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点击量已经突破25万人次。

结合预警地图数据,南都此前对多位电诈受害者进行回访,从当事人的视角深度剖析了高发诈骗手法的套路。同时,南都还针对更多的电诈案件真实受害者发放了匿名调查问卷,截至发稿前累计回收了294份有效问卷。

从个案调查到受害者群像,回收的问卷数据从多维度展现了电诈案件的特点和受害者的真实遭遇,为社会公众了解、防范电诈,也为警方优化提升反诈宣传工作提供了一份有益的参考。

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中青年受骗者更多

结合问卷数据分析可见,86%的受害者年龄集中在18-45岁区间段,说明有一定经济能力、在社会工作、经济生活中较活跃的青年和中年人士往往是诈骗分子的首要目标。

性别层面,男女受害者的占比分别为36%和64%,区分较明显。福田分局梅林派出所民警庄志仲表示,这一数据虽然不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更加容易受骗,但可以说明,在某些特定的诈骗手法中,女性受害者的比例确实占比较高。

2020年年初,福田辖区的婚恋诈骗警情高发,其中女性受害者的占比较高,受损金额也较大。为此,福田警方加强了多发案区域的精准防范,民警、蓝马甲联合社区网格员加大反诈宣传力度。截至2020年底,福田区婚恋交友诈骗案件发案总数同比下降了30.7%,受损总金额同比下降了26.9%。

高学历是否意味着不容易被诈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问卷数据显示,高中及以下学历、专科、本科学历的受害者占比相近,受害者分布与学历高低并未显示出相关性,而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受害者也有14人。

福田分局基层基础大队冯加庆表示,针对不同身份、性别、年龄和职业的市民,犯罪分子往往会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诈骗手法,任何人都有可能掉入骗子精心准备的陷阱,侥幸心理要不得。

数据解析三类高发诈骗手法特点

在此前的报道中,南都研究员对预警地图中2020年第四季度的高发诈骗手法进行了统计,对当事人进行了回访,并总结发现了各诈骗手法中的一些特点。而这些个案中的发现其实并非个例,在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也可见,一些诈骗手法的特点都存在一定的共性。

比如,预警地图中第四季度的高发诈骗手法的前三位分别是投资贷款、冒充诈骗以及网络购物,其中,前两者的发案占比合计已经超过了五成。而这样的发案规律,在问卷调查中也有相应的体现,填写问卷的受害人遭遇最多的3种诈骗手法与之相吻合。投资贷款类诈骗的受害者人数最多为71人,占比达到了24.15%,冒充诈骗和网络购物诈骗分别占比是19.05%和15.31%。

(1)投资贷款类诈骗受害者损失较大

对投资贷款类诈骗受害者的71份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后发现,受害者的损失金额普遍较大。金额超过5万元的人数有32人,占比45%。而对比冒充诈骗和网络购物类诈骗,这两类诈骗的受害者损失金额大多集中在1万元以内。

除了损失金额较大之外,投资贷款类诈骗还表现出长周期的特点。根据数据分析可见,七成以上的受害者都并非短时间内被骗,近四成受害者表示,整个骗局持续超过一周的时间。

福田分局指挥处民警刘华威表示,这一特点在投资类诈骗中非常明显。骗子往往以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机会为诱饵,吸引受害者投资,并以虚假的收益或蝇头小利赢得受害人信任,继续增加投入,这一过程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最终,当受害人想要提取收益离场时,才发现投资款已经有去无回。

(2)冒充类诈骗发案时间短,让人难以防范

根据问卷数据可见,冒充类诈骗的受害者有56人,占比19.05%,为第二高发的诈骗手法。而这一手法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就是发案时间短,85%的受害人在与骗子接触后的一天内即被骗。

“冒充的套路实际上也很容易被识破。”福田分局天安派出所民警蓝文浩表示,骗子就是利用受害人的一时疏忽大意,没有过多考虑对方身份的真实性,而受害人往往也会很快觉察到自己被骗。

根据问卷数据可见,冒充类诈骗的受害者损失金额大都集中在一万元内。且有42%的受害人表示,当自己按对方指示转账付款完成时,就已经发现自己遭遇了骗局。

(3)网络购物类诈骗中,女性受害者占比最高

在本次调查中回收的294份有效问卷中,女性受害者的占比为64%。调查发现,在某些特定的诈骗手法中,女性受害者的比例往往占比较高,比如前述的网络交友类诈骗。

而在网络购物类诈骗中,女性受害者的占比接近九成,且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青、中年人。实际上,这也与日常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年轻女性是网购的主力军之一。而日益便捷的网购流程,也容易让人们疏于防范。

虽然此类诈骗的损失金额相对较小,但蓝文浩表示,很多受害者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对他们而言,这笔损失也不是小数目。这也提醒大众,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涉及财务往来的行为都要提高警惕,避免一时疏忽被骗。

62%受访者称“不重视”是受骗重要原因

调查问卷除了针对各诈骗手法的特点设置问题外,也着重关注了受害人“为什么被骗”这一问题。

根据问卷数据可见,超过五成的受害者明确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是有接触过反诈宣传的。但其中62%的人表示,“自己没有重视”是落入骗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次,“骗子的话术博取了信任”以及“认为自己不可能落入骗局”也是导致自己被骗的两大因素。

根据问卷数据,“不重视”和“太自信”往往是人们落入骗子陷阱的重要原因。而实际上,这也是警方开展反诈宣传所遇到的最大痛点问题——市民的重视程度和主动关注度仍有提升空间。

如果提高了对电诈的重视度和警惕,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超六成的受害者表示,如果此前接触过有针对性的反诈骗宣传,清楚了解诈骗的各种套路,或可避免上当受骗。

线上反诈宣传形式更受市民青睐

为了解市民所喜闻乐见的反诈宣传形式,在调查问卷中也设置了相关问题。

数据显示,推文、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推广的反诈宣传最受市民欢迎,而民警、义工等开展的线下反诈宣讲也有四成的市民表示欢迎。在宣传内容层面,市民最关注的是诈骗套路的详细解析。此外,典型案例的报道以及骗子常见话术的分析也都是市民想要了解的内容。

对于现行的反诈宣传所存在的问题,有五成的市民表示,自身缺乏主动关注的欲望。鉴于目前电诈案件高发的态势,这既提醒市民要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和主动关注度,也要求相关单位在反诈宣传的形式和内容上花心思、下功夫。

部门措施

线上线下反诈宣传全覆盖,

福田警方着力提升市民主动关注度

“反诈骗,事前防范,胜于事后打击。”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副局长欧阳晓峰表示,福田警方按照“警情主导宣传方向,防范降低发案数量”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进“精准防范”工作,并在线下线上宣传形式上下功夫,就是为了解决防范宣传“宣而不传、传而无效”的问题,提高市民的主动关注度。

线上,福田警方深化警媒合作,改变传统“填鸭式”宣传模式,2020年6月份上线全市首个反诈宣传电视平台——“福田警察”栏目,精准投放预警信息,覆盖全市200万户家庭。同时,与南都合作上线“福田反诈预警地图”产品,每周公开15个派出所的最新电诈案件数据,通过地域的接近性,吸引市民主动关注,预警高发诈骗。“报、网、声、屏”等线上平台的充分利用,也进一步扩大了反诈骗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线下,福田警方转变工作思路,改变“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型宣传,围绕“内容、载体、受众”三大元素,开展精准反诈宣传活动。数据显示,分局蓝马甲专业宣传队成功拦截诈骗327宗,并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开展反诈骗宣传7180场。同时,发动网格员、保安员、社区热心居民等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开展线下宣传活动,在辖区内营造了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反诈宣传,其效果也反映在实际案例中。近日,福田保税区某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报警称,她可能遇到了诈骗。对方自称老板,要求她将60万的公司资产转移到一账户中。办案民警介绍,这位女士正是因为经常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有一定警觉性,觉得老板不可能以此方式让她转钱,于是立马向警方报案。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欧阳晓峰表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反诈宣传,就是为了让市民时刻绷紧防骗这根“弦”。未来,福田警方还将以预警地图等宣传产品为基础,紧密结合辖区警情特点和发案时空,用真实数据和生动案例,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最大限度防止市民受骗,减少损失,守护好市民的“钱袋子”,维护好辖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