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黎武强 摄

1月19日下午,海珠·大埔2021年对口帮扶工作党政联席会议在广州市海珠区委区政府召开,两地干部齐聚一堂,总结对口帮扶经验成果,共谋共商对口帮扶工作新篇章。

海珠区委书记蔡澍、区委副书记马红安,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县长熊锋松、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裕君,海珠区领导邱培藩、傅晓初、庄承汶,大埔县领导杨自强、刘晓泉、邓玉伦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马红安主持。

熊锋松汇报了大埔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海珠·大埔对口帮扶工作情况。自2014年3月份以来,海珠区精准施策、精准合作、精准发力,对口帮扶工作硕果累累,为大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园区共建、产业帮扶及脱贫攻坚等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以来,海珠区先后选派驻县驻村干部88人,累计筹集扶贫资金2.15亿元,截至目前,海珠区对口帮扶的35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达到出列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014年以来,海珠区先后投入财政资金约9000万元,建设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成了产业园高陂园区首期500亩工程和县城工业小区首期工程296亩;高陂园区进驻10个项目,其中9家已建成投产,县城工业小区引进5个亿元项目,已建成投产1家;2020年,招商引资逆势而上,园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如何继续深化两地合作,扩大帮扶成果进行了交流。

朱汉东代表大埔县委、县政府和57万大埔人民向海珠区委、区政府和海珠区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海珠区对口帮扶大埔以来,创造出有特色、有成效、有亮点、可复制的对口帮扶模式,为大埔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保障。7年来,历届海珠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各级领导始终带着最大的诚意、选派最好的干部、尽着最大的努力,亲临大埔开展对口帮扶和精准扶贫工作。一批又一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留下了风雨兼程的奋斗足迹,精准扶贫圆满收官,受到到省考核组的高度肯定,赢得了大埔干部群众的“点赞”。特别是去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海珠区驻埔领导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为该县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和村民恢复生产就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苏区人民深受感动,海珠区和大埔县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

朱汉东表示,今后,大埔将与海珠区同心同向,倍加珍惜对口帮扶的难得机遇,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朱汉东希望海珠区委、区政府能够继续保持财政投入力度、帮扶队伍以及工作节奏总体稳定,深化产业扶贫、劳务协作、消费扶贫等长效帮扶机制,在乡村振兴、园区平台、新兴产业、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方面拓展更深更广领域的互动合作,开创海珠·大埔对口帮扶新局面,共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蔡澍对大埔县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表示祝贺,同时也对大埔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支持配合,以及对海珠区派驻干部的关心爱护表示感谢。他表示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是大埔县全面脱贫后的第一次联席会,标志着对口帮扶工作的新起点新征程。

蔡澍指出,在去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两地要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平稳过渡、有序衔接。要继续做好收尾工作,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按时保质完成国家的脱贫攻坚普查和考核评估等任务。蔡澍强调,要继续发挥大埔县老区苏区和青山绿水的优势,以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基础先行、突出特色、项目带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继续推广大埔陶瓷、蜜柚,不断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大埔县积极融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要开展民生帮扶各类共建活动,促进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争取将更多的帮扶资金向教育、医疗和文化旅游等民生社会领域倾斜。要进一步创新帮扶形式,积极推广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搭建新载体,持续探索对口帮扶新路径,深化合作共赢,共促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黎武强 唐林珍 刘招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