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好

1月23日晚上,乡村振兴攻势质询答辩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副市长朱培吉,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由翠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刘学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胡义瑛,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钊贤,市文明办副主任陈学明代表攻势承办单位应询。包括省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商会协会代表及市民代表在内的9位质询人依次提问,6位应询人分别进行了回答。

市人大代表,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院长、教授李中华:一些部门、一些地方还没有把心思真正放在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上,在财政安排、要素投入、公共服务配置、资源整合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真正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合力?

由翠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的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下一步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压实责任。我们拟定了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市委文件,其中一条就是压实区市党委书记的责任,要求市、区市委党委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区市和市直部门每年要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市、区市两级领导都要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二是落实“四个优先”,关键是强化政策支持。比如,土地出让金6%以上用于农业农村上,到2025年乡村土地收入的10%要用于乡村振兴。三是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强化奖惩机制,将乡村振兴列入对区市和部门的经济发展考核,对考核排名履职不力的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四是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的协同性,真正推动社会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省人大代表,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村委会主任、青岛里岔黑猪繁育基地董事长赵波:“一统领三融合”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今后几年如何落实?如何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更好带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如何引导现有合作社发展?

刘学俊:今年围绕着组织融合,除了选派工作队、整顿软弱涣散等之外,在融合方面主要做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抓理念提升。今年村两委要换届,要把所有新村党委书记一千多人集中进行培训,选派200名支部书记、新村党委书记到浙江、成都去体悟实训。二是抓规范提升。建立全新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村级决策机制,今年开始下功夫进行“三支融合”。三是抓区域化党建。我们提出抓农村基层党建的区域化党建,在乡镇、街道建立共建议事会、协调机构,把村庄周边的各种组织融合起来,大家共同组织推进乡村振兴。

总的思路是合作社要抱团,乡镇要建立联合社,新村要建立大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吸纳农民入股,共同推动村集体收入和村民的收入。

市政协委员,青岛小农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静: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我市在乡村生态振兴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杨钊贤:当前乡村生态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十四五”应该怎么办,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制定实施青岛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方案,推进农村改厕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储体系的建设,深入推进村庄整洁清洁绿色行动,提升农村污水治理能力和水平。二是抓好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应收尽收,以更大力度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是抓好农村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推进大沽河等全市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一批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破坏问题的监管。

企业家代表,全国青联副主席、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铁民:我市在引进和留住乡村发展人才,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方面,出台了哪些新的政策和举措?

胡义瑛:去年以来,我们出台了青岛市乡村振兴英才激励办法、青岛市优秀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激励办法、青岛市农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

在引进人才方面,青岛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给予最高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返乡创业人员创办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最高给予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招聘的职工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后续还可以享受相应的补贴红利。

在留住人才方面,主要是解决好乡村基层人才关心的福利待遇、事业发展,采取措施努力实现让事业留人,让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方面,将和农业农村局一起联手树立一批在乡村振兴中创业创新的优秀代表,对他们通报表扬,并准备从中聘任一批导师。待遇留人方面主要是解决职称问题,高级职称今年准备拓展到工程系列,要评一批乡村土秀才和田专家,做好农村人才的技能评价。

商协会代表,青岛市肉类协会会长史欢民:2020年青岛市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15%,这一突破是如何实现的?在2021年全市“项目落地年”中,农业投资如何继续发力?

由翠玉: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关键是有项目带动。在抓项目上,一是抓精准招商。2020年围绕精准招商,特别是围绕着国家大的产业政策,我们引进了一批十亿元的大项目。二是抓为企业服务。去年春节后迅速出台了12条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的政策,连夜发了5000多个证,使企业恢复正常生产。三是抓开工。建立项目库,实行台账化、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人一对一服务,协调银行搞金融贷,打了一套组合拳。

今年,我们还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建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达产。围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精准招商、精准对接,真正用市场的思维来谋事,用资本力量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市人大代表,青岛忆品天香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桂村:请问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由翠玉: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青岛市主要围绕“七大农业”发展抓四件事。第一抓两个“三品一标”,生产方面抓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现在全市“三品一标”达到805个,地标企业达到324家。生产环节抓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青岛农品品牌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二名。第二抓龙头企业带动,延长企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第三抓“四新”经济的新业态,增加农民收入。今年疫情情况下,探索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蔬菜冷链配送等新型业态,网络直播帮助销售68亿元农产品。第四是抓农业对外开放,特别是抢抓RCEP和胶东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打造农业“国际客厅”和农业总部基地,带动农产品走出去。

市民代表,青岛泰裕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春花:在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在“十四五”期间,污水治理工作将如何开展?

杨钊贤:对这项工作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巩固提升,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实施“三个一批”。新治理一批,对还没有治理的村庄开展高标准治理;巩固提升一批,对前期治理标准不高的,进行设施重新升级改造;加强管理一批,对需要拆迁的一些村庄加强管理。

用好市场化手段。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关键是资金问题,今年的重点是用好市场化手段,吸引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专业技术公司,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管理运营。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设施有了,但是水不够怎么办?出水不达标怎么办?收集不起来怎么办?今年在这方面要研究很多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年要保持稳中有升,设施治理、正常运行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朱培吉:青岛农村污水处理率的村庄占了61%,是污水收集率的村庄达到了61%。有的小村庄污水量小,不需要建污水处理厂,可以建污水收集池,几个村庄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否则村村建污水处理厂,运营不了也是一种浪费。

省人大代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晓望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泽兵:有些地方还存在着村改居问题,说村不是村,说社区不是社区,仍然按照农村的管理化运营。随着城镇化加快,这些社区迫切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加快转型,请谈一谈对村改居社区的转型有什么办法?

刘学俊:确实如此。今年我们将借乡村振兴新一轮攻势,借乡村振兴组织振兴平台,对这个问题进行攻坚。

一是协同推进。这个不是组织部一家的事,涉及组织、民政、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正好组织专班这些单位都有,以这个为平台,协同推进。我们正在研究计划方案,之后会专门对这个事情在全市层面进行部署。

二是着力攻坚两个难事。第一个是资产,要向城市转型必须进行集体资产改制,这是我们今年要攻的一个山头。第二个山头就是基层干部的心态。

三是“五级书记”推进工作。这个事情是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的内容。通过加大考核、督查、通报等措施,调动各级的积极性。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委组宣处处长、高级农艺师姜玉兰:今年我市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有什么新的目标和举措?

陈学明:2021年,我们将围绕一条主线,以四个重点项目为支撑,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环境。

一条主线是开展新一轮乡村文明行动。制定新一轮五年行动总体方案,坚持塑形与筑魂有机结合,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优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和15分钟文化圈。着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四个重点项目为支撑:一是开展摒弃婚丧陋习,深化移风易俗文明专项行动;二是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和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三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工程;四是举办群众原创作品大赛。

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丰富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今年预计不少于4万场次;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三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四是加强选树和宣传,发挥典型带头作用;五是持续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