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星 中国环境

“这条西锁沙龙、东保绿洲的防风固沙生命线,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敦煌毁林事件因近日媒体的公开报道,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地方督查组也驻扎到现场调查。

但是,实际上早在两年前,中国绿发会就已经针对此事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但是案件却陷入了停滞状态。为什么国营敦煌阳关林场(以下称阳关林场)会持续地发生如此严重的大规模毁林破坏事件?为什么这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防护公益林为什么被大规模砍伐?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是我国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北防护林作为我国植树造林的一项重要国家工程,在我国防治沙漠化侵蚀、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两年,这条防风固沙生命线的紧要位置——阳关林场却被人为撕开了一条破损的大口子。媒体调查报道称,近十余年来该区域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拿到的当年的诉状显示,阳关林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建于1963年,阳关林场对其所属林场林地进行管理中,非法毁坏阳关林场范围内的防风固沙生态防护林,导致该林场范围内的防风固沙生态林大面积被毁。

然而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大面积砍伐沙漠边缘地带的防沙林,只为种植葡萄树获取经济效益,着实令人震惊。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介绍说,在中国绿发会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阳关林场和敦煌市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两被告将几代敦煌人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的防护公益林大规模砍伐,被砍伐的林地全部用来种植耗水量大的葡萄树。但葡萄枝干需埋土防寒,秋冬埋土、春季出土使得土壤大面积翻动,会造成地表沙质疏松,形成流动沙土,不利于当地的防风固沙。从当年11月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地表土裸露,加之冬春季节大风天气频繁,不仅人为制造了大面积沙尘源,还加剧了林地土壤风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缘何停滞两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缘何停滞两年之久?

然而,此后案件的推进却是困难重重。“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希望通过司法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推进落实环境司法专门化。”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谈起两年来的诉讼历程感受颇深:“甘肃省对公益诉讼案件作出集中管辖的决定,由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受理一审公益诉讼。但从实际执行来看,法院未按要求有效发挥职能,只是强烈要求调解此案。”

而原告中国绿发会认为调解不会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修复。因此,此后案件审理中,法院却对中国绿发会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提出质疑,案件最终卡在原告主体审查上。

“在此案公益诉讼调解安排中,地方政府部门也深度介入,对存在的破坏问题是确认的,但是调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马勇说。

在马勇看来,“敦煌毁林案的发生不是缺位了社会监督,而是缺位了对社会监督的认真回应与扎实落实。”

“呼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西北地区开展持续专项督察,一方面发现问题督促解决,另一方面督察与生态文明相悖的地方决策,彻底转变发展观念,全面守护西北生态屏障。” 马勇补充说。

另据报道:

敦煌万亩沙漠防护林被毁,到底是谁在侵蚀生态红线

据《经济参考报》调查,地处库姆塔格沙漠东缘、曾经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由此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姆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

这篇报道揭露的事实,可以说相当触目惊心。卫星遥感影像图片显示,2000年前后,阳关林场的林地还有2万亩左右,到2017年只剩下约5000亩,大量的防风固沙防护林,被葡萄园所替代,生态防线被撕开一条巨大的口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砍伐的林地大多已完成起垄和整架,用于葡萄种植。图据经济参考报

公开资料显示,阳关林场的林木属于公益林性质,而公益林有严格的保护要求,大规模地毁灭性砍伐,并改造成耗水量大很多的商业化葡萄园,无疑违背了生态保护的相关规定。那么该追问的是,当地相关职能部门为何会放任如此大规模的毁林行为发生?

其实,关于林场遭遇砍伐破坏,此前曾有过曝光,2017年酒泉市林业局还发布《关于媒体反映敦煌市阳关林场范围内毁林开荒调查情况的报告》,将树木遭砍伐解释为“残次林改造”,不存在乱砍滥伐的问题,然而这一说法似乎站不住脚。

首先,既是“残次林改造”,那么为何林场面积越来越小,防护林不断萎缩?再者,从媒体调查来看,被砍伐破坏的并不只是“老年树”和病死树,很多正值青壮年的树木,同样难逃“毒手”。而且一些树木有剥皮、焚烧的痕迹,也就是说,很可能存在着人为的破坏。

那么,是否如报道所言,如此无视生态的人为破坏,是葡萄种植者为了防止防护林和葡萄抢营养和水分而刻意为之?所谓的“残次林改造”,是否是为了掩盖葡萄园的大举扩张?

就目前来看,公益林场为何批准商业种植,设置耗水量大的葡萄园有没有经过论证,到底是谁在破坏,地方职能部门扮演着什么角色,等等,有太多的疑问待解。不过,一个可确定的事实是,随着防护林逐渐萎缩,生态破坏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当地的风沙一年比一年多,林场和附近的耕地农舍,也面临着被沙漠吞噬的危险。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有着很强的不可逆特征,需要相当高的修复成本。而当初阳关林场所在地从荒漠变成绿洲,可以说足足花费了几代人的努力。然而,在商业化面前,却没能守住红线,几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再去修复无疑将花费巨大的时间和金钱代价。

一个好消息是,随着媒体的曝光揭露,甘肃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已经作出批示,并成立了调查组,赶赴阳关林场。调查组表示,如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严查严办。无论是舆论影响力,还是作出批示和跟进调查的规格,这次都要高很多,因此也希望能够彻查此事,严肃问责,以儆效尤。

不管怎么说,这一触目惊心的生态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对地方来说,生态环境是长远发展的命脉,关系到后世子孙的生存问题。关于这点,过去我们已经有过诸多教训,所以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让公益变为商业,放任生态破坏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