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袁鹏 枣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枣庄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3日上午在枣庄会展中心开幕,出席大会的市政协委员们紧紧围绕枣庄发展,建言献策,共谋美好新蓝图。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民革滕州总支主委周学文就健全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周学文在建议中表示,枣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考验。从帮扶对象看,“老病残”边缘群体、“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懒汉”群体、因病灾等意外的突发性群体,随时面临返贫风险;从帮扶方式看,对政策兜底的“输血式”扶贫存在依赖性,以带动就业为主的“造血式”扶贫还未形成气候;从帮扶力量看,市县、镇街、村居都有完成任务的“解脱感”,存在“脱贫即脱手”的心理倾向。

为解决上述问题,周学文建议,首先要着力分类施策。完善动态监测机制,目前,全市“老病残”群体纳入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的贫困户占58%,对此类群体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对“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懒汉”群体,坚持正向激励和负面约束相结合,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宣传上要树立脱贫致富典型进行正向激励,激发他们致富主动意识,行动上提供合适的机会和渠道,同时明确原则底线,敢于向“懒汉”说“不”。对因病灾等意外事故出现的困难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其次要聚力产业发展。将巩固脱贫成果资金投入列入各级年度财政支出预算,把其中一定额度安排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资金投入稳定、持续增长。加强扶贫项目实施,建立资金整合部门会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项目资金规模效益。推行专业运营模式,提高项目运行质效,确保长期发展,群众持续受益。及时倾听项目实施企业的诉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按照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紧盯集体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坚持党建引领、一居一策、精准发力,推动实现多元增收、快速增收、持续增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最后要凝聚帮扶队伍。搞好顶层设计,规划好“后扶贫时期”的各项机制,抓好扶贫机构、队伍与乡村振兴的过渡衔接,细化阶段性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尤其是要明确各级帮扶干部的职责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工作纪律,明确考核目标,完善奖惩机制,让镇街干部“脱贫不脱责”“松手不撒手”。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树立实干的鲜明导向,激发各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天干劲。完善成果巩固期市县领导干部帮扶制度,加强工作落实的实绩考核评价,统筹运用纪检监察、审计等监督手段,带着任务去督导。强化村居两委职责,选优配强“两委”干部队伍,尤其是带头人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为巩固脱贫成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加大村居干部巩固脱贫成果考核力度,强化村居干部主动作为意识,管好用好基层的“主事人”,脱贫户的“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