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农业大学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本期走进青岛农业大学,探求学校的“发展密码”。

“无草无世界”“草业高质量发展”“生态草牧业一体化”……

当记者来到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听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学院副院长孙娟教授介绍学院发展情况时,听到的专业名词络绎不绝。但在孙娟教授声情并茂的讲解下,这些专业术语并没有让记者感到乏味,而是切实感受到小草的神奇之处以及山东草业蓬勃发展的前景。

“以草诱害虫、保障飞机航行安全等等,这些都是将草业专业发挥到极致的具体做法。”孙娟教授提到“无草无世界”,再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看到草的身影。草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很强的可塑性。在国家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草业专业的优势和特点既是必然,也是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科建设与产业升级乘势而上的关键节点。

据了解,青岛农业大学草学学科创建于2006年,是山东省高校中唯一招收草学硕士研究生的一级学科,学校也是山东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和山东省牧草首席专家的大学。在学科方向建设上,已形成草种质资源与育种、草地生态、饲草加工与利用等研究方向。草地生态方向的“飞机场草地生态防鸟击”特色研究是我国首个开辟该方向的学科,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力。饲草加工与利用方向开展了一系列采用苜蓿、青贮玉米、秸秆与天然草原青干草饲喂对羊肉品质影响等“好草产好奶好肉”草牧结合的特色研究,成为农区草牧业研究的领头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肉蛋奶等优质蛋白产品消费量会逐渐增加,这些肉蛋奶大多来自食草动物。“在很大程度上,发展草业就是在提高粮食和肉蛋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也与发展现代化草业息息相关,因此高度重视草产业对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孙娟教授说,像苜蓿草对干旱有着极强的耐受能力一样,她对发展她的牧草事业更是有着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劲头,让小草的根在齐鲁大地越扎越深,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离离原上草,岁岁有欣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草业学科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科整体建设不断增强,专业院系也应运而生:2019年,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正式成立,是黄河下游和山东省唯一的草业学院。学院的成立能让学校更好地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快科研工作开展,培养优秀草业人才。“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一些学术会议上,很多人都看不出我是专家学者,觉得我很年轻。”孙娟笑着对记者说,年轻恰恰是带领学院、带领专业蓬勃发展的优势之一。她深知若想做好草业工作,必须要勇于创新,必须使草业融于农业之中才能使草业发展有深厚的根基。

牧草、草坪草、能源草、药用草……草的种类到底有多少?一棵草到底蕴含多大的能量?为人类提供新鲜空气,与沃土、微生物、动物、气候条件等互作,成为草坪、庄园、牧场和大草原,甚至能够为飞机航行安全保驾护航……这些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问,都是草业学院在2020年新增的“草业科学”本科专业的研究范围。“一个人不一定有强壮的外表,但是必须有强大的思想才能够成为栋梁之材。”这是孙娟教授经常给学生们讲的一句话,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她坚持以学生自身发展角度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发展,鼓励创新与突破。

作为学院负责人之一,孙娟教授始终牢记培养人才和锐意进取的职责使命。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孙娟教授团队在探索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微生物生态功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盐碱地生态脆弱、土地生产力低下,亟需对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与治理。孙娟教授团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半干旱草原地区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的主要微生物结构及生态功能。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高盐碱程度的土壤中拟杆菌(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和枝孢菌(Cladosporiaceae)的丰度较高,耐盐性极强,尤其是真菌类的枝孢菌在盐碱胁迫微环境中与其他真菌联系密切。该研究结果为耐盐性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奠定基础。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山东省“草学一流学科”计划项目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支持,两篇论文相继在权威期刊发表。

策划:兰传斌 王桂利

统筹:单青

记者:李扬

大众日报客户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