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执行“四个不摘”,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扎实开展分类试点工作,发挥先行示范县引领作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连日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话题,在委员中引起广泛共鸣。大家一致表示,将进一步把全省两会精神转化为行动指南,千方百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取得新成绩,迈出新步伐。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
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山西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省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117个县(市、区)中,有国定贫困县36个、省定贫困县22个。随着58个县的脱贫摘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姚继广认为,贫困县摘帽后,设立5年过渡期,扶上马、送一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持续推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省政协委员、平顺县杏城镇党委书记陈帅说,刚刚过去的2020年,战“疫”战贫两手抓,防贫巩固两手硬,围绕“十个清零”和脱贫攻坚普查,补齐了短板。下一步,要从顶层设计、帮扶措施、项目规划等方面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确保有序衔接。
产业兴旺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省政协委员、兴县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虎平表示:“龙头企业带动是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好办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好途径。我们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几年,持续开展‘带得稳、带得准’产业扶贫带贫实践,带动周边6个乡镇65个村2300户群众种植杂粮,实现了增收脱贫。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我们将继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奔小康。”

分类指导乡村振兴
先行示范引领发展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姚继广说,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突出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档立卡人均纯收入和建档立卡人口规模等因素,按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在产业方面,要依托十大产业集群培育,推进一批产业提升项目,补齐基地建设、冷链物流等方面短板弱项,推动集聚集约发展;要积极引进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项目,深化“五进九销”消费扶贫,促进产销衔接。
贺虎平在农村创业20多年,对分类指导、重点帮扶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乡村振兴要从农村出发,从制约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入手。以兴县为例,我觉得一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一块地一块地进行,便于大中型农机全天候作业,在黄土高原实现‘藏粮于地’;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在农村规划建设加油站和充电桩,给农机具使用提供支撑,配套农机修配中心和农民培训中心,实现不误农时,真正做到‘藏粮于技’。”
作为一名常年奋战在贫困县的基层干部,陈帅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作为稳定脱贫的新起点、全面小康的新亮点、乡村振兴的新支点,踏踏实实,真抓实干。”

强化后续扶持政策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脱贫是攻坚战,稳脱贫则是持久战。如何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带动群众实现稳脱贫,进而衔接乡村振兴?
姚继广认为,目前,包括易地扶贫搬迁在内的脱贫攻坚工作都已由脱贫转向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这和乡村振兴提出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要实现无缝衔接,必须把脱贫县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持重点,把具体工作举措全面衔接到乡村振兴上;要积极研究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把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切实衔接到乡村振兴上;要平稳有序做好各级扶贫机构职能调整优化,把提升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到机构队伍衔接上。
脱贫攻坚收官日,就是乡村振兴出发时。陈帅表示,乡村振兴在工作对象上,从农村贫困人口拓展到所有农村居民;在工作地域上,从贫困村扩大到所有村;在工作内容上,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延伸到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作为基层干部,要保持力度不减,工作不散,借鉴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组织动员、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机制办法,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本报记者李全宏

(责编:温文、马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