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的书,基本特征是用黑墨将文字印在白纸上,所谓白纸黑字。古代,尤其是印刷术、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把文字“弄”在形形色色的材料上。

这些材料可分三类:动物、植物和矿物。动物类材料有龟甲、兽骨,植物类材料有竹简、木牍,矿物类材料有玉石、青铜。刻在甲骨、兽骨、玉石等坚硬材料上的文字,一般称为铭文;记载于竹木等易损材料上,才称为书籍。《说文解字》就说了:写在竹帛上才叫书。

因此,中国书籍的出现,始于竹简的应用,继之以帛书、木牍、纸卷,再到今天的电子文本形式。而作为源头的简牍古书,虽然今天已经基本退出应用,但仍影响着今天的书籍形制乃至阅读方式。

举个例子,读中国古书是从右往左读,从上向下看。这种书写和阅读方式,直到晚近时期才逐渐开始转变。为啥这样?学者钱存训认为,这种特点与中国文字的构造、书写材料、应用工具以及生理、心理等因素有关。

造字时期的先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当时的温度比今天高,竹子遍地,于是多取材竹简以写字。竹木材料的纹理走向是竖直的,与毛笔书写大多从上到下的笔顺相协调;再者,用竹子劈制的简策比较狭窄,只能容得下单行书写,这多重因素组合在一起,促成了独特的书写顺序。

至于从右到左的成文方式,钱存训认为,大概是因为古人习惯用左手执简、右手书写,将写好的简策按顺序置于右侧,由远而近,再把一片一片竹简编联起来,从左向右一卷,收藏起来,打开时从右向左开,因此形成从右到左阅读的习惯。

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文字横着写,看的时候人不停摇头,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和质疑精神;汉字从上往下写,看的时候人不停点头,说明中国人容易盲从和轻信。推论就是:前者“正是西方文字中深藏不露的理性之根,是打造现代人理性意识的重要因素;后者则是落伍的、低效的”。

这是没有道理的比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是由所采用的书写载体决定的。而文字的直行排列没有减低阅读效能,而是正好相反。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世界阅读学会首任会长威廉·格雷,曾对世界通行的各种文字阅读速度加以比较,结果证明“直行阅读实较横行阅读为快”。因为中国文字的单字所占面积较小,视力含盖的范围较为广阔。

心理学家也说过,中国字的特殊排列也许和眼皮上下开合的情况有关,也就是说,更符合人体视觉器官的构成。

结论就是,文字的排列顺序和阅读效力,主要与文字构造、书写材料和工具有关,跟什么理性、盲从没有半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