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网山西1月13日电 “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以来,永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坚持以“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为主抓手,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为统领,紧紧围绕“高效审批、规范管理、主动服务”12字方针,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永济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究其改革探索实践,可以归结为“三个坚持”。

坚持“四分离”和“3+1”机制,科学运行权力

“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质是行政权力的优化配置和高效集约。永济市首批划转涉改单位18家、划转事项212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82项、关联事项30项,划转率达到78.11%。行政权力高度集中后,如何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制约、提高审批效率,成为推动改革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要义。永济市创新推出“四分离”和“3+1”审批管控机制,科学配置权力、有效监管权力、高效运行权力。

推行“四分离”审批模式。推行“受理、审批、勘验、出证”四分离审批模式。按照“一窗受理、受审分离”原则,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出证窗口统一出件”模式,并专门组建了现场勘验专门机构,统一实施现场勘验。前台及出件窗口人员专心做服务、审批人员集中力量抓审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达到了流程有规范、服务有标准、全程有监督。

建立“3+1”审批管控机制。根据权责大小、廉洁风险的概率,将审批事项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个级别,建立股室、分管领导和局长三级“金字塔”式审批管控机制,并对重大事项和改革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等问题,召开审批专题会集体研究决策。同时,成立了专门的行政审批办理事项廉政监督检查领导组,采取“一审、一查、一回访”方式,定期随机抽取办理的审批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既保障了行政审批高效性,又保障了行政审批廉洁性。

坚持“三五”工作模式,高效规范审批

“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核心是实现行政审批从“体外循环”到“体内循环”、“物理集中”到“化学反应”的根本转变。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是推动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和内在要求。永济市创新推行“三五”工作模式,即优化“五个一”审批流程、创新“五类”审批方式、推行“五种”温情服务,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运城13个县(市、区)最短,实现了审批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优化“五个一”审批流程。以流程再造为抓手,在服务项目建设上出实招、下功夫。一个窗口受理,让群众办事更容易。按照“受理与审批相对分离”的原则,将原来部门分设的66个单一窗口整合至21个综合受理窗口,“一窗受理”事项228项,达到81.1%,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开设了“办成一件事”窗口,对开办饭店、开办诊所、开办理发店等55项高频办理事项,立足“办成一件事”,再造流程,压减材料。今年以来,共办理“一件事”55个。一次会议联审联批,让审批流程再优化。在项目立项阶段,由项目帮办代办窗口及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涉及到的各审批业务股室之间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给项目单位统一出具办理意见,大幅压缩审批时限,为项目手续办理扫清障碍。一张清单全面告知,让项目单位“少跑腿”。结合审批事项清单、一套材料清单以及办事指南,由项目帮办代办窗口给项目单位出具《一次性告知单》和《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告知项目单位受理情况及需要补充完善的信息材料,真正让项目单位“少跑腿”。一次勘验省时高效,让审批效率再提速。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凡法律未规定的一律不勘验;可承诺的一律实行承诺制;可远程勘验的一律通过网络远程勘验;必须到现场勘验的,严格实行“格式化”核查、“流水化”作业,切实提高勘验效率。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永济市率先取消了办理施工许可证现场勘查环节,并实施承诺制办理,大大缩短了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时间。一名专人全程包联,让项目单位更暖心。按照“公司化服务理念”,明确项目首席服务官,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如“产品”一样,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一对一”“售前、售中、售后”全程跟踪服务,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快速开工建设。全年共召开联席会议78次,组织多部门联合踏勘35次,生成一次性告知清单95份,为“4515”新建项目办理立项、规划、环评、排污、施工等相关手续238项。

创新“五类”审批方式。不断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创新审批方式,力促一次办好。一是并联审批。将节能、规划、环评、人防、消防、地震等手续由原来的逐部门串联办理,改为并联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并分别作出审批决定。二是承诺审批。设立承诺制综合受理窗口,实行统一清单告知、统一平台办理、统一信息共享、统一收费管理,今年共对符合条件的65项事项全部进行了承诺办理,办理率达到100%。三是模拟审批。对土地取得主体相对明确的基本建设项目,提前进入模拟审批程序,为项目单位出具注有“模拟”字样的审批文件,待所有手续完成并达到法定条件后,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先后为蒲州古城单体室外改造等6个项目实行了模拟审批。四是容缺审批。对项目单位主要申请材料齐全有效,次要申请材料有所欠缺的,先行办理审批,在项目开工前或建设中,甚至建成竣工验收前补齐相关资料即可。先后为开发区标准厂房、蒲州故城文物保护管理处道路工程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质监、安监手续开展了容缺审批。五是网上审批。积极推进“四级四同”基础工作,加强“互联网+审批”系统上下互联互通,形成网上审批矩阵,切实做到线上线下同步联动。一般性工业类项目、政府投资审批类项目、社会投资核准类项目、社会投资备案类项目分别由原来的45、97、80、88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20、55、54、40个工作日,均为运城各县市最短办理时限。

推行“五种”温情服务。牢固树立“建设永济家园,我就是环境、我就是形象”理念,着力在高质量服务上狠下功夫。一是推行委托代办“保姆式”服务。在项目建设领域,大力推行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申请材料重复递交、项目审批时限过长、办事窗口协调不畅等问题。在市场准入领域,开设帮办代办服务区,群众只需递上身份证,即可办妥所有手续。二是推行包联帮办“店小二”服务。对“4515”重点项目全程实行“包联帮办”,包联责任人提前理清项目审批事项每个环节所需资料,严格实行“挂图作战”,用最短的时限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办理各项前期手续。三是推行一网通办“网购式”服务。建成集“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于一体的“一网通办”平台,网办事项达399项,“一网通办”比例达到87.1%。特别是在市场准入领域,积极推行不见面网上登记,深入开展全程电子化登记“政银合作”,与工行、农行、中行等7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切实打通商事登记和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企业营业执照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全年共发放营业执照4195户。四是推行政府包办“买单式”服务。将原来由企业办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床审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14项审批事项,变更为现在的政府统一服务,将企业原来需要办理的8个事项,变更为由企业按标准作出承诺,改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全年共对符合条件的65项事项全部进行了承诺办理。五是推行就近来办“零距离”服务。组织全市10个镇(街道)、22个社区、195个行政村高标准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并达到“九有”标准,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相关事项,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障碍。在运城市首家完成镇(街道)权责清单及运行流程图、廉政风险防控图编制工作。同时,积极赋权放权,分两批向开发区赋权1096项,其中行政处罚权915项,行政审批权181项,加快实现“区内事,区内办”,开发区赋权力度为运城市最大。

坚持无缝衔接,强化审管联动

“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关键是要厘清审批与监管职责,落实“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责任制,构建“审管分明、双向告知、闭环管理”的工作格局,有效解决重审批轻监管、自审自管、以审代管、审而不管等问题。今年以来,共向监管部门推送了321份审批信息告知函。

建章立制。永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与18家涉改单位签署审管衔接备忘录,就审管职责、印章管理、档案管理、证照移交、专网对接、专家论证、信息互动等逐项予以确认。建立健全《永济市审管信息联动管理办法(试行)》《永济市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办法(试行)》《永济市行政审批专用章管理办法(试行)》等7项制度,明确行政主管部门对行业内的主体进行日常监督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对职责范围内实施的行政审批行为及审批结果是否合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实行线上线下双推送。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务服务云平台、业务系统、邮箱,将办结完的事项第一时间在线上推送给监管单位。另一方面,又以审批信息告知函的形式线下送达监管部门。同时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作出的行政决定和建议意见,又及时向审批部门进行推送,在事项办理的现场勘验环节共同参与、协同办理。

强化“互联网+监管”。全面汇聚各部门监管业务数据,充分发挥风险预警、分析评价、联合监管、大数据应用等功能,为开展监管数据共享和深度挖掘、实现监管信息全程可溯、监管部门协同化办公和智能化决策提供支撑。组织永济市28家单位录入监管行为数据5.8万条,检查实施清单覆盖率100%,位列全省第一。

规范档案管理。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各部门移交的档案、执照,并制定出台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分年度进行整理归档,确保档案完整安全。同时,市场监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医师注册联网管理系统、护士注册联网管理系统、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全国文化市场监管平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构综合办公系统、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山西运政管理系统等各审批系统均赋予了权限,永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可正常办理各项审批业务。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济市将以“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契机,加快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信息化、便利化、标准化、高效化建设,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最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在推进永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上当好“店小二”,做好“排头兵”,蹚出行政审批改革新路子,为山西省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前列作出永济贡献。(师永革 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