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记者驱车来到了交口县康城镇田家洼村,这里是该县“十户联体”的第一个试点村。

刚到村民焦金锁家附近,就听见羊叫声此起彼伏,打破了村庄原有的宁静。刚一坐定,热情的女主人端出热气腾腾的茶水,招呼着大家赶快喝了暖暖身子。聊到老两口这两年的生活,焦金锁高兴地说:“跟着侯平书记养羊算是养对了,今年差不多能挣到3万元。”

提到康城镇“十户联体”工程,田家洼村党支部书记杜侯平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杜侯平今年47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已有12年之久。2019年,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田家洼村“养殖联体户”户长。这两年,正是在他这个“户长”的带领下,村子里像焦金锁家一样,共有10户村民通过发展养殖业增加了收入,平均每户增收2万到3万元。

这其中的奥妙在哪?杜侯平一语道破:一是县里的“十户联体”搞得好;二是党员干部、能人大户做户长,群众信得过;三是联体户成员主人翁意识强了,工作自然好做。

东家的羊要下崽了,他得管;西家的牛生病了,他要管;两家人有了口舌是非,他也要出面调解,虽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他总是满脸微笑。

“联体户长要每天处理这么多琐碎事,有另外的工资没?”记者问。

“没有。我们是自愿为村民们服务的。组织信任你,群众看好你,让你又当支书又当户长,你就必须尽心尽力把这个联体搞好,至于自己能得到啥,从来没有考虑过。”杜侯平说。

“通过开展党建引领‘十户联体’互助抱团式发展,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带群、富带穷、强带弱’的作用更加凸显。”交口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筱莉认为,“随着这项工程的深入开展,一大批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的‘户长’脱颖而出,成为了做好乡村治理工作的重要力量。”

目前,交口县根据村民发展意愿,组建产业、卫生、技术等各类“联体”3300余个。和杜侯平一样,3300余个“联体户长”不拿“户长”工资,却又为群众做着不少实事,成为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富民增收、名副其实的“志愿者”。

实际上,在开展工作中,这些联体户长还同时充当着农村的政策宣传员、技术指导员、民事调解员、致富引领员、工作监督员、村容整治员等多重角色。回龙乡均庄村可上述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上硖石村土地纠纷问题,在8名户长多次交涉、共同努力下顺利化解,完成土地确权;桃红坡镇西交子村的药茶采摘联体中,户长马秀萍和党员带头积极与山西艺泷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接,集体出动,共同合作,保障采茶户的收益;康城镇尚家沟村联体户长郜金柱带领16户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给村民在技术、销路、资金上提供帮助,今年食用菌“联体”预计可收入近50万元;温泉乡郭家掌村的卫生联体,联体户成员各自认领卫生清理片区,户长带领村民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没有职权,不拿工资,“户长”,这个在宋代负责督催赋税的乡官,如今变成了深山群众增收致富的“头雁”。他们秉承着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活跃在交口县各个乡镇的“联体”中,无怨无悔地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彭斌 刘子璇)

吕梁日报

[编辑:白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