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施三家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 效果如何?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段宇飞表示,广东虽然是医疗大省,但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发展不协调问题也比较突出。为解决这个问题,2018年,我省选取了14个县开展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2019年,全省有54家三甲医院加入“组团式”帮扶,实现全省57个县的78家县级医院“全覆盖”。

组团式帮扶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是帮什么。有别于以前松散型的帮扶,“组团式”帮扶是根据受援医院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先“把脉”再“开药方”,可以说,县级医院缺什么,三甲大医院就来帮扶什么。

帮扶不仅提高了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更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水平,帮扶团队“带土移植”了三甲医院的科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带到支援医院。

第二个问题,怎么帮?

他们分为常驻帮扶和柔性帮扶两种,常驻帮扶工作队由1名队长和4名成员组成,服务1年后轮换,工作队长直接担任受援医院的副院长,其他队员担任相关科室副主任。此外,支援医院每年还派出不少于4个批次20人次开展柔性技术支持。

“组团式”帮扶就是要动“真刀真枪”,不能搞花拳绣腿。我们派到基层去的都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具备高级职称的专家超过50%,研究生学历超过70%。

第三是,帮扶效果如何?

帮扶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哪些病种的患者转往县域外就医的比率高,帮扶团队就针对性提升这些专科水平,并提高疑难危重病的收治能力。比如,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帮扶下,化州市的县域内住院率从2016年的72%提高到2020年一季度的87.4%,实现“大病不出县”。

两年多来,通过“组团式”帮扶,广东共有3000余名基层医卫人员到支援医院进修学习,10.3万余名本地医务人员接受了培训,1422项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受援医院申请并立项了137项科技项目,医院人才素质、专科能力、管理水平较快提升,门诊和住院人次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就近在家门口看病。

【记者】李秀婷 黄锦辉

【作者】 李秀婷;黄锦辉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