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丹(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硕士)

每一条街巷的名称,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语言、地理、历史多侧面的综合。每一条街巷,都是人们的家园,是社会和时代的标志,是一座城市的沧桑年轮,也是后人了解和研究这座城市的一面又一面镜子。九里堤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里堤遗址(图片来源:金牛区数字方志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里堤遗址内的诸葛庙(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里堤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九里堤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金牛区境内,大致范围是从一环路北一段与府河相交处的西北桥向北,沿府河西侧,穿越二环路、金府路,止于三环路。一、二环路之间段叫九里堤南路,二环路至群星路口段为九里堤中路,群星路口至三环路段为九里堤北路。九里堤路及附近片区即为“九里堤”。这里有成都古代治水工程九里堤遗址、九里堤公园,以及诸葛庙。

作为成都市西北一道长期存在的防洪堤,九里堤先后被称为诸葛堤和刘公堤、侍郎堤。因全长约有九里,明清时通称九里堤,民国时九里堤逐渐被毁。今天九里堤路的走向,基本上就是古代九里堤走向。虽然早已废弃,但仍有一段残堤,直到20年前还清晰可见。

1955年《成都大辞典》载:“九里堤今存土埂一段,长200米,高8米,宽15米”。《金牛区地名册》载:“境内有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蜀汉诸葛亮兴筑的防汛‘九里堤’,现存遗址30余米。”又有“有诸葛庙,距洞子口两公里,庙在九里堤上,为褒诸葛亮筑堤功绩而建。现为九里堤小学校址,九里堤大队驻此”。金牛区数字方志馆网载,“九里堤位于成都市西北郊,现存堤梗28米,宽6米”。1981年和1983年,成都市、金牛区文物部门进行文物古迹和地名普查,注意到几个情况:其一,九里堤的九里堤小学内的功德庙叫“刘公祠”(当地村民叫“诸葛庙”),而一块比门板大的石碑上刻有“宋太守刘熙古”等字。其二,一门为匾,上有“为王者师”,谁为王,谁为王者师呢?首先会想到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20世纪50年代任成都市副市长的李劼人称,九里堤是唐代高骈修筑罗城时,为捍水而建。白郎主编《成都掌故》中说:“唐乾符三年(876),西川剑南节度使高骈扩建成都筑罗城,将郫江改道筑九里长堤辟水……”…………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话题,九里堤到底是何人所筑,诸葛亮?刘熙古?还是高骈?

一、九里堤与诸葛亮

认为九里堤为诸葛亮主持修筑,主要有以下三种依据:

(一)民间传说

相传,刘备按诸葛亮计策打下成都,又封诸葛亮为丞相。诸葛丞相一心要把川西坝子建成天府粮仓。一日他办完公事出城,转到城郊西北角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庄稼长得稀稀拉拉,苗色枯黄。他不知是何原因,忽见大柳树下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过去这里也这么荒凉么?”老人说:“早先的日子好啊!这条河是李冰给我们开的,叫柏条河,两岸的土地本肥得流油。可这十年来,这条河一下雨就遭淹,好些人都到外地逃荒。”诸葛亮听了,心里很不好受。再想询问时,老人已不见了。第二天,诸葛亮带领一千兵丁来到柏条河,修补河岸。到敲锣收工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说:“挖河不筑堰,河水要上岸。”回头一看,又是那个白胡子老头,话音一落,人又不见了。

听说诸葛丞相治理了柏条河,逃荒的人都搬了回来。哪知一场大雨,河岸被冲了个大口子。诸葛亮忙率兵丁在低洼地带修了一座三里长的堤坝挡洪水。却又听到那老头说:“只休三里堰,河水照样滥。”到了秋天,上游连下几天绵雨。河水猛涨一丈多高,三里长的堤坝哪里抵得住事?大片土地一夜之间变成了汪洋。诸葛亮心里很着急。他决定亲自去请教那位两次点醒他的老人。

诸葛亮沿河去寻访那老人,看见他正带着几个小娃在河滩上垒石堆沙玩耍。诸葛亮一步一跌冲下河岸大声喊:“大仙请留步!”等他跌跌绊绊走拢河滩,那老人和小娃儿连影也不见了,只剩下刚才垒起的沙石堆。诸葛亮定睛一看,这哪里是逗孩子耍的沙石土堆,分明是柏条河的地形图。沙堤上还留下了“三、三、三”三个字。诸葛亮恍然大悟。

第二天,他亲自挑选了三千精壮兵丁到柏条河,三天三夜过后,一条九丈高、九尺宽、九里长的防洪大堤就修成了。人们感念诸葛亮修堤的功德,又将九里堤称作“诸葛堤”。后来还在堤上修了一座庙,供奉着诸葛丞相的塑像。(《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2006年12月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志书记载

除民间传说外,在明代以后的大量史籍,包括各种地方志中,也多说九里堤是诸葛亮主持修建的。国有史、府有志、家有谱,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与国史、家谱,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三大基本历史文献,它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史实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志书记载是否可以证明九里堤为诸葛亮修筑的呢?我们从正反两方面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正的方面:

明嘉靖《成都府志》记载:“九里堤在成都西北隅,其地洼下,三国蜀汉诸葛武侯筑九里堤,以防冲啮”。

《大清一统志》载:“九里堤,在成都县西北。堤长九里,故名。相传诸葛亮所筑,以捍水势。宋乾德中,守官刘熙古重修,一号刘公堤。”

清同治《重修成都县志》载:“九里堤,县西北十里,其地洼下,水势易趋,汉诸葛孔明筑堤九里捍之。宋乾德中太守刘熙古重修,一号刘公堤。”

其它如明正德《四川志》、明天启《成都府志》、清张澍辑《诸葛亮集·遗迹篇》等均有类似记载。

但是,如果从宋代及以后的文献进行考察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正如民俗学家袁庭栋在《成都街巷志》里说的,是出于成都人对诸葛亮的尊崇。

(二)反的方面:

一是九里堤之名未见于唐宋前的任何史料,《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地理类著作也无记载。明代始因堤长九里而称九里堤。

二、北宋地理学家欧阳忞《舆地广记》载“唐乾符中,高骈筑罗城,遂作縻枣堰,转内江水从城北流,又曲而南,与外江合”。而南宋杨甲《縻枣堰记》认为九里堤就是古縻枣堰,乃是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史高骈为了加强成都城防的军事需要,改郫江绕城北、城东入南河而筑的堤堰。

三是明天启年间修《成都府志》,方有堤为“诸葛亮筑”之说。对比嘉庆《四川通志》和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前者还是“故老相传”,后者就坐实了是诸葛亮所修,有以讹传讹之嫌。

综上所述,说九里堤为诸葛亮支持修筑,应该是出于成都人对诸葛亮的尊崇而形成的附会。

(三)真伪碑拓

1980年四川省三台县文化馆在清理馆藏古代字画时,意外清理出一张碑拓,整个碑拓高 0.53米、宽 0.55 米。碑文为:“丞相诸葛令:按九里堤捍护都城,用防水息。今修筑竣。告尔居民,勿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令即遵行。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加之《成都志》以及《成都府志》的相关记载,有些学者考证认为:诸葛亮主持筑提是史实。

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持否定意见,认为碑拓的格式和语言,是攀仿清朝或民国初年官府告示的,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中都找不到三国时有类此的写法,书法也毫无古意。而且也列出几个重要理由:一、年份不符,此令年份在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但章伍这个年号只用到章伍三年四月。四月二十四日刘备病死于白帝城,五月刘禅袭位即改元。诸葛亮不可能在刘禅即位改元后仍然用刘备年号发布命令。二,堤非古迹。如前所述,在明代才有因堤长九里被称为九里堤的记载,以前一直叫的是縻枣堰。三、格式不符,汉代文章、碑刻常以干支记日、记朔。“丞相诸葛令”碑未用干支,这是伪造者缺乏用干支记日、记朔(农历每月初一)的观念,正是识伪的例证。四、史料无载,此令无见于史料,清张澍《诸葛武侯全集》搜索资料最为广泛也没有收录。地方志也没有记载。《诸葛亮集》中也没有用称令的内容。根据九里堤地名之称来源不出于唐宋之前这个情况来看,则此碑必然是伪刻无疑。

综合以上观点,如果说传说的可信度本身不够高之外,本身真实性很强的明清志书关于九里堤的记述,也确实存在漏洞;包括20世纪发现的拓片,也证明九里堤为诸葛亮所筑,是站不住脚的。

二、九里堤与刘熙古

那么,九里堤的修筑者,是宋代的刘侍郎刘熙古吗?答案仍然是否定的。首先,根据我们目前看到的大量历史文献,记载的多是“宋乾德中守官刘熙古重修,一号刘公堤”。其次,《成都市金牛区志(1991-2005)》和金牛区地方志网上又说,九里堤原叫糜枣堰,又称刘公堤、侍郎堤。修建于唐代乾符年间(874—879年)以防水患。北宋初年,成都太守刘熙古重修此堤。

以上这些资料基本可以说明,刘熙古对于九里堤,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但真正修筑此堤的也不是他。那么,九里堤的主持修筑者,究竟为何人呢?目前,学界更多地认为,九里堤的修筑者,是唐代的高骈。

九里堤园石刻文化墙《简介》里亦载:九里堤“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其时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在修筑罗城时,新凿护城河,使郫江改道。由于成都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为了防止护城河水倒灌,故筑此堤,以防水患。”——见金牛区地方志网

三、九里堤与高骈——九里堤的前世今生

九里堤与高骈的故事,我准备换用一种思路,从九里堤的源与流说起,来厘清九里堤的发展脉络,看清它的前世今生。

(一)源:李冰“二江分流”

古人有云,“自古治蜀必先治水”。成都是冲积平原,古时水患很多,据张义奇《蜀都水患·依水而生的天府锦城》载“两千多年间,有记载的大洪灾就有二十六次”,历代官府都十分重视沟、渠、堰等水利建设。大禹、开明王、李冰郡守等,都为川西坝子的水利设施建设作过贡献,其中,又以李冰为最。古代成都城的重要水利工程——九里堤之源,便是李冰的“二江分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在都江堰修建前,四川盆地非涝即旱,曾被称为“泽国”“赤盆”。源出阿坝州松潘岷山南麓的岷江,自高3727米的弓杠岭流出,然后汇周边支流,顺势而下成都。岷江两岸山高谷深,坡陡水急,大量泥沙裹挟其中。流入成都平原后,西部地势平坦、一马平川,水势减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江水泛滥,乃成水涝。东部地势较高,江水无法注入,又成干旱。川内百姓深受旱、涝之苦。

另一方面,秦在征服巴蜀后,在蜀地设立郡县,移秦民入蜀。鉴于蜀地在秦统一战略中地位重要,遂大力发展航运,力求使水路通畅,能尽快运送军队和物资,从而实现顺江而下,“浮大舶船以东向楚”的战略目的。为满足这种军事战略的需要,“知天文地理”的李冰被秦国统治者任命为蜀守。李冰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的灾情,倾听到民众要求治水的强烈呼声,便下决心治理氓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冰利用地形和水势,以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工程,解决了泄洪、排沙两大难题。鱼嘴修建于岷江弯道处,汹涌的岷江到这里会被“分水堤”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是岷江的正流,而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只有内江水可以进入成都平原。李冰治水时,让内江河床低于外江,这样在秋冬季枯水时节,确保六成水进入内江,四成水排往外江,而春夏季丰水时节,因循弯道动力学规律,水流会大量冲向河流弯道的内侧,也就是外江,又因为外江修得比较宽,所以会有六成水进入外江,四成水进入内江。这样就保证了进入成都平原水量的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内江入口处河床凹陷,而外江入口处河床凸起,按照水流的自然规律,澄澈的表层水流向凹地(也就是内江),浑浊的底层水流向凸地,所以很大一部分的沙石都会被外江排走,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已经不再那么汹涌。虽然如此,但仍然携带着大量沙石,这时就需要飞沙堰发挥作用了。飞沙堰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内江水以巨大的冲击力流到此处,会被飞沙堰旁边狭窄的宝瓶口所制约,加上离堆的顶托作用,在飞沙堰附近形成漩涡,水中生于的沙石大量被漩涡甩出飞沙堰,其余的沙石在飞沙堰对面的回水区凤栖窝沉淀,每年由河工掏出,这样就有效防止了泥沙淤积导致的河流溃堤。

宝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这里本来是玉垒山的一段石壁,李冰花了八年时间将石壁凿开,形成了如今千年不变的高度。宝瓶口的作用,就是约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遇到洪水时期,大量的水被宝瓶口阻拦,水面就会上升,当水面超过旁边的飞沙堰时,就会被飞沙堰后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达到二次排洪。所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有效控制了洪涝的发生,也可以满足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要,达到了水旱从人人的目的,从而滋润了整个成都平原,成就了天府之国。所以才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江和外江分别指哪两江呢?《华阳国志·蜀志》指出,这“二江”为郫江和捡江。南北朝任豫《益州记》:“两江者,郫江流江”,流江也就是捡江。现在比较广泛的观点是:流江(捡江 外江)即流经成都的南河, 其上游为走马河;郫江(内江)即流经成都的府河, 其上游河段,有的学者指出是柏条河, 有的学者指出是走马河分支油子河。也就是说, 成都二江即现在的府南二河。《方舆胜览》说“内、外江皆从城西入”,形成两江并流之势。

(二)流:高骈与刘熙古

1.高骈“两江抱城”

清楚了九里堤之源,现在我们来看看它的流:我把它分成了两条线,这第一条就是高骈改成都城的两江并流为两江抱城,縻枣堰,也就是九里堤的“过去式”正式拥有了姓名。

光阴如同岷江水,奔涌向前。转眼间,时光来到了大唐王朝。公元七世纪后,唐王朝的吐蕃、南诏相继崛起,“安史之乱”后,盛世大唐每况愈下,吐蕃和南诏屡次侵犯大唐国土。成都是南诏觊觎的地方。大和三年(829),南诏大军首次围困成都,撤退时抢掠去大量能工巧匠和珍奇货物。869年南诏又两次进逼成都。874年唐僖宗李儇继位,任命镇守安南颇有建树的名将之后高骈为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后又成为西川节度使。

高骈(821年-887年),字千里。幽州(今北京)人。司马光称之为“唐朝最后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有以下三方面:一是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二是扩筑罗城,改道郫江,大破南诏。三是重创黄巢起义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高骈扩筑罗城图

我们着重来看看,他是如何扩筑罗城、改道郫江的。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张仪所筑土城即为秦城,分大城和少城。汉代及蜀汉大城少城都没有扩展,一直到唐,成都仍为秦汉旧城。因为李冰开凿的二江是从城市的西南边绕城流过,所以城市西南边的西市、南市发展迅速,商贸繁荣。中唐以后,特别是玄宗避难成都后,在东郊建设规模雄伟的大慈寺,东郊逐渐繁荣。后来韦皋还在万里桥南开设新南市,楼阁宏丽,成都城已经呈现出向东、向南发展的趋势。

高骈到成都后,深为成都城防忧虑。城市狭小,有城无壕,不利于防御外敌。遇有敌袭,城外的老百姓又都挤进城区,井水不足,老百姓只能喝摩诃池里的水。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防卫形势。他很快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扩城开河!高骈上书唐僖宗请求扩建秦城,构筑可拒敌数十里以外的防护工程体系,并且修建护城河,以求一劳永逸解城池防御问题。

876年,唐僖宗同意了高骈的主张。当年8月全面动工,高骈命令僧人景仙做规划设计。扩筑罗城只用了96天,周长25里,城墙上修建了用于守城的城楼、库房、通道,从此防御能力大增。

城筑起后,就要有护城河。高骈的思路是在内江(郫江)上游修筑一个导流堤,将郫江改道,从原来的西南流向转而为北东流向,借此在城外形成深堑大河环绕的护城河。这个导流堤就是縻枣堰。

郫江(改道后称清远江),北流东行,城西郫江故道因水量逐渐减少渐至枯涸,高骈顺势开凿 “西壕”,大致为今天的饮马河、西郊河。新郫江(府河)经縻枣堰,保护北、东两面,西濠和流江(南河)连通则保护西南两边,既筑起了一道城防线,又堙洪源,折逆流”,阻止大水对成都城的冲击,还增添了一道“两江抱城”新景观,孕育出成都独特的城市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府河南河示意图(图片源自网络)

郫江自縻枣堰改道后,在城东(今猛追湾)又折向南行,沿城东向南流,变成了今天的府河,之后与外江也就是今天的南河在城东南角(今合江亭)相会,流入岷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郫江改道示意图

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记》“高骈筑罗城,自西北凿地开清远江,流入东南,与青城江(捡江)合。复开西北濠,自阊门之南,至甘亭庙前与大江合”。(甘亭庙,今宝云庵附近,即百花潭北门)

这一系列举措,巩固了成都城防,加之高骈曾在交趾打败过20余万百越军,南诏对成都的攻略才从此偃旗息鼓。

2.宋臣“复活”縻枣堰

晚唐五代时期,年久失修的糜枣堰已经抵挡不住大水。后蜀末年至北宋间由于区间暴雨和岷江干流洪水多次入城,以致成都遭受了数次淹城之灾。其中尤以952年和966年两次大水危害最大。北宋初定,入蜀为官者莫不把整修水利、整治城市水系放到重要位置。历任太守对成都历史上“内外两江,四大干渠,十八沟脉”河湖水系的疏浚和整修或多或少作出了贡献。作为“两江抱城”重要节点的縻枣堰,因地势低洼,以前水流势大,加之堤堰不牢固,遇暴雨洪水,常易成灾。基本丧失了防洪、导流功能,水灌西门,城区被淹,虽非常事,却也时有发生。时间到了960年,成都迎来了历史上又一个鼎盛时期,经历了近一百年风雨的縻枣堰也等来了刘熙古、文彦博、席益、范成大等治水名臣,他们“复活”了縻枣堰……

在这些臣子中,重修縻枣堰最为有名的当属刘熙古、文彦博和范成大三人。宋朝第一名相文彦博修筑縻枣堰工程量最大,打造了百年水利工程,他还命人重修刘公祠,并亲自巡视,督促,并谆谆告诫,以民为念,一派君子之风;范成大修建縻枣堰最美,成城外游览观光胜地。杨甲《縻枣堰记》说经过范成大的修建,縻枣堰成为“烟水迷离、幽远清谧之所,亦是文人雅集的地方”。其他历任地方官吏再无需解决縻枣堰泛滥问题,仅以疏通渠道作为城市水系治理之关键。

这三人中,又以刘熙古功绩最大,他从源头治理,再建高骈所筑縻枣堰,基本解决了成都城区水患问题。

966年7月,岷江暴雨洪水,縻枣堰垮塌,府城西阊门进水,城区被淹,酿成巨灾。史载“秋七月,西山积霖,江水腾涨,溃堰,排故道漫莽两堧,汹汹趋下,百物资储蔽波而逝。”刚刚到任的刘熙古就面临了这样一场巨大的考验。大水后,刘熙古重新规划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重新设计城内防洪工程体系。重修縻枣堰防洪堤,使其“绝其泛滥决溢”,成为城区防洪屏障。大堤长达九里,工程浩大壮观,时称“九里长虹”。他还专门招募了一支河防兵,负责日常巡察并维修堤防。刘熙古重修的縻枣堰既防洪又引水灌溉,效益显著。民众感恩于刘熙古,遂称縻枣堰为刘公堤,因刘熙古曾任兵部侍郎,也称侍郎堤,并建刘公祠予以纪念。

北宋何涉《縻枣堰刘公祠堂记》里记:开寳改号之初,天子辍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刘公熈古帅州,始大修是堰,约去讫民害,招置防河健卒,列营便地,伺坏隙辄补。以故连絶水虞,比屋蒙仁,多绘像而拜思之与乖崖等。

南宋杨甲《縻枣堰记》记:縻枣堰者……虽肇于唐髙骈,然陴(pí土墙)陋易圯(yí倒塌),不足以陻(yīn堵塞)洪源,折逆流。逮隆崇基以洒沈澹(消除)灾,引注灌溉,膏我粱稻,绝其泛滥决溢者,宋端明殿学士刘公熈古之力也。自开宝一迄于今,愈两百年,而沃野之利溥(pǔ广大)矣。享其利而忘其功不可也。(载明杨慎《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七)

到这里,九里堤的主要脉络也差不多厘清了:九里堤源在李冰治水,形成“两江并流”之势;流为高骈建堰改道郫江,形成“两江抱城”之局;功用发挥最大时为两宋时期,成都城池防洪、商业发展都依赖于环城两江;进入明朝以后,成都商业地位下降,縻枣堰年久失修,功能逐步退化。到了明朝,堤长仅余9里,时人称九里堤。

四、再说九里堤与诸葛亮

那么,一度被官方和民间认为是九里堤主持修筑者的诸葛亮,与九里堤到底有何渊源呢?

其一,诸葛亮形象确立与神话的演进,与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有关,由于这部巨作,蜀汉正统论认识深入人心,诸葛亮料事如神、指挥若定的智慧形象和鞠躬尽瘁、匡扶汉室的忠诚品格,也使得他的形象不断得到丰富和神话,也因此形成了“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的风俗民风。縻枣堰的归属,也就有了诸葛亮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和智者代表人物的影子, 并且不断渗透到民间各个角落。据说,诸葛庙在灾年会组织施粥,为穷人提供免费餐,甚至免费住宿。1950年代,诸葛庙被用作小学校,名诸葛庙小学。1981年九里堤遗址被列为成都文物保护名录。1990年代初,学校迁址,更名为九里堤小学。2013年建九里堤遗址公园和诸葛庙 。可见诸葛亮在成都人民心中的重要,也可看出文化积淀的传承力的深远影响。

其二,由縻枣堰到九里堤,虽然没有可信的资料证明跟诸葛亮有关。但诸葛亮在蜀中高度重视都江堰工程维护与管理,却是有史为证的。《水经注·江水》注引《益州记》记载, 诸葛亮在都江堰专设堰官, 又征丁一千二百人驻防都江堰。这说明当时诸葛亮在都江堰采用了堰官带武装的管理系统。这是都江堰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堰官带武装的确切记载,开辟了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的先河。

其三,所有的附会和演绎,均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诸葛亮筑九里堤的说法见于后世的多部志书典籍。这些认知,可说是后代官方与民间对蜀汉政权和蜀相诸葛亮形象达成的一种共识,其中不乏对本土文化和历史的重新确认与美化。而这些寄托了美好愿望的附会与演绎,本身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备注:本文内容参考了旻轩《从縻枣堰到九里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