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度广东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中,广州市位居第一,这是省内副省级城市首次获此殊荣;在2018年、2019年全省法治建设考评中,广州市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广州市作为全省唯一重点培育市,专项斗争整体成效位列全省第一。

记者今日从广州市委政法委获悉,近年来,广州市积极谋划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核四维”行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改革创新、民主协商、固本强基、群众满意为“四维”, 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助推千年商都出新出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建引领为“核心”,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耕好党委统揽市域社会治理工作“责任田”。据介绍,广州市注重党建引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在全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中勇当排头兵的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从3个核心要素切入,部署推进6大类33项重点工作。

画好“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同心圆”。据悉,广州市把“令行禁止”作为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的首要要求,把“有呼必应”作为贯穿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过程的主线,建设“有呼必应”基层治理综合调度体系,形成社区(村)“收集问题”、街镇“统筹指挥”、职能部门“随时响应”的“呼应”关系。

构筑市域社会治理基层党支部“桥头堡”。广州市出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意见,实施基层党建“六大工程”“十项行动”。出台“两新”组织党建1+4系列文件,组织全市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并开展服务。全市3.7万多个基层党组织、70.4万多名党员形成遍布全市的“桥头堡”,凝聚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以改革创新为“维度”,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打造一个中心指挥社会治理。广州市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建成四级综治中心2918个,建立大屏显示系统,实现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视频图像资源一体运行。

建成一个平台汇聚基础数据。据悉,广州市建成以“标准作业图”为核心的“数字广州”基础应用平台(DGS),开展城市治理“四标四实”专项行动,汇聚城市基础数据2.57亿条,实现全市一个平台汇聚共享社会治理基础数据。

编织一张网格排查问题隐患。将全市城乡社区划分为19500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或“一格多元”标准配备网格员19869人,摸清网格中的人、地、事、物、组织等社会治理基础要素,网格化模块运行109项网格事项。

搭建一条热线回应民意民需。整合全市11个区、40个市直部门76条服务专线平台资源,形成市12345热线平台统一受理和转派调度市民诉求、各区人民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等116个承办单位归口办理和协同处置的市、区、街镇三级服务体系。

建立一支队伍常态联勤执法。整合公安、城管、安监、劳监、市场监督等执法力量,组建一支综合执法大队,因地制宜推动镇(街道)实现“一支队伍联勤执法”。

以民主协商为“维度”,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共治格局

“有事好商量”模式制度化。广州市出台《广州市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办法(试行)》,打造“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开展“焦点式协商”“智库式协商”“链条式协商”,围绕旧楼加装电梯等20多个专题开展了协商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城乡社区协商主体多元化。全部村(社区)建立村(居)民议事厅,建立“民主商议,一事一议”基层群众议事协商新模式,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议事活动。建立城市社区定期收集议题、定期召开议事会工作制度,将协商活动向村民小组、楼宇延伸。

回应诉求专门协商经常化。在重点民生领域,以议事协商方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动专门协商工作常态长效。深入开展来穗人员融合行动,推进城市“微改造”过程中,全市成立94个社区建管委员会,探索建立旧城更新“共同缔造工作坊”模式,充分利用“社区论坛”等社区活动提供线下交流平台和线上议事平台。

以固本强基为“维度”,夯实市域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建立政法牵头的社区防控常态化协作机制。广州市通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固本强基”工程,有效应对疫情防控“大考”,市、区两级成立由党委政法委牵头的社区农村防控组,市、区、街镇组建186个政法、公安、卫健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三人领导小组”,全市2740个社区(村)建立由社区民警、医务人员、街镇村居干部组成的3209个“三人排查工作组”,形成市、区、街道(镇)、社区(村)、网格五级疫情防控责任体系。

建立科技支撑的重点人员常态化管控机制。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发布工作指引,通过上门走访、“一张网”等排查人员信息。依托“数字广州基础应用平台”,打通15个部门22类数据,“一幅图”监控疫情态势。开发上线“穗康码”,持续引导在穗来穗返穗人员注册登记、申报健康状况、扫码亮码通行,“一个码”实现认证管理。目前,“穗康码”申领人数2491万人,累计访问量11.17亿次,累计扫码9063万人次。

完善分工专业的社会组织常态化协同机制。用好全市8137个社会组织,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指导行业单位落实防控措施。如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指导全市200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对3000多个小区落实管理措施。疏导社会心理,全市71家社工服务机构利用201个社工服务站等平台,开通236条“广州社工红棉守护行动”热线,提供心理辅导。引导复工复产,发挥法律、税务、社保类专业协会及异地商会作用。

以群众满意为“维度”,加固市域社会治理民生底板

公共服务提升市民获得感。广州市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建立“统一收件、分类审批、统一出件”运行机制,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600多类业务在全市或部分区域实行联网通办。建设社区长者饭堂1031个,满足老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推进各类公益服务项目838个,撬动社会配套资金近1亿元。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民办社工机构在全市街(镇)建立社工服务站201个,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服务需求。

平安创建保障市民安全感。全市构建起“警情、指挥、巡逻、视频、卡口、网络”六位一体立体化治安防控机制,实现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

“广州街坊”提升市民幸福感。广州市创新新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和群防群治力量组织模式,开发“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小程序,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聚合社会力量参与群防共治,发展成规模逾131万人的“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推动在全市街(镇)培育发展184个街镇平安促进会,凝聚各类社区社会组织7384个,让市民群众在参与中增强归属感、幸福感。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程 通讯员 穗政法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