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10月,雨仿佛生了根。海拔上千米,武隆后坪乡云雾一片蒸腾,远山近草,皆是茫茫。

2017年9月7日到村,转眼3年零50天过去,这儿变化大吗?此刻采访的开场白让后坪中岭村驻村第一书记胡庶红下意识怔愣,迟迟没有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岭村养蜂成为支柱产业

但若透过细密的雨雾,拨云见日。你便可远眺见如绸带环绕山间的公路,近观到码得整整齐齐的蜂箱,成山的茶园。再细究,是百姓越来越鼓的腰包,越活越有滋味的快乐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庶红走访到户询问村民养蜂的难处

那是中岭村的改变,是胡庶红最有底气的回答。

然而,为寻求一个更妥帖的“官方回应”,好记性的胡庶红背着手,轻车熟路地开始算账。全村352户,1276人,已实现全部“摘帽”脱贫;去年,全村蜂蜜产量达5000多斤,产值突破63万元。路过的村民听了直咧嘴,忍不住调侃他,“也,胡书记,你啷个不好好算自己的账啊?”

胡庶红的账,说来就话长。3年,他在中岭村扎了10个车胎,换了4副刹车片,2副引擎油底壳;村民养蜂,他白搭油费去隔壁的长坝、白果镇帮忙买,15桶中蜂,垫了9700元;村里常年不务正业的“混子”,双耳失聪的余华超曾大咧咧地找胡庶红借钱,一开口,就是2万。胡庶红思虑后,自掏腰包点了2万现金交到他的手上……

“天啊,胡书记,余华超老汉都敢打,自家房子都敢点,你还敢借钱给他?”

背习惯笔直,圆圆脸,脸上常年一派和气的胡庶红此刻笑得就有几分意味深长:“你不晓得胡书记的‘老本行’是干什么的吗?”从北碚朝阳派出所“片儿警”到市公安局政治部老干处民警,37岁的胡庶红是个警察。观察细是本事,擅长和群众打交道是优势,落实到扶贫,信奉“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在遍布天坑群,高山河谷共生共荣的后坪,区位优势资源明显——养蜂是个好路子。养是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庶红的工作手机里面给中岭村村民编号 挨家挨户记录电话

2018年,顶着“到时候别收了蜂糖只有拌饭吃”的风凉话,胡庶红大力鼓励村民们养蜂。他承诺,只要产业做起来了,补贴一定兑现。经不懈努力,他从市公安局争取到扶贫资金,13户贫困户,每户补贴4120元-2万1不等,每桶补贴480元。

为提高村民们的养蜂技术,胡庶红多方打听到了养蜂的土专家,陪着入户上门纠正科普养蜂知识。为保证蜂蜜质量,蜂箱上的6位数“神奇编码”是胡庶红自创的小妙招:前三位是村民们的户籍号,后三位具体到谁家的哪个蜂箱。胡庶红想得长远,追本溯源,才能保证好中岭蜂蜜的质量,打响这块牌子,村民才会有不仅限于眼前的持续收入。

养难,卖出去更不简单。去年,5000多斤蜂蜜胡庶红经手卖出4163斤,远销北上广深的国企。130元一斤的价格让村民们初尝产业减贫的甜头。第一年,村民赵鹏就割糖400斤,纯收入近6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赵鹏家的蜂箱不久前割了糖

“刚开始,让他们养蜂还要我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如今,大家争相发展养蜂产业。” 今年,养蜂产业再扩大,1100群蜂发展到3200群,专业的养蜂培训课堂也跟着走进了中岭村。养了卖不卖得出去?这个问题似乎不在大家的考虑范围:“只要胡书记在,我们就无条件相信。”

在村民们眼中,胡庶红是“万能”的。曾步行至深山,为帮助村里找水源和野猪群打了照面;村民年关想结婚,婚姻状态证明却始终搞不定。一个电话打到胡庶红那里,得到帮忙的允诺还附上一个恭贺红包;白天黑夜加紧入户排查摸清家底,“各家三亲六戚摸得门清,才方便工作开展。看嘛,我们村里同名同姓叫赵本权的,都有三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岭蜂蜜被销往全国

甚至是路边的烤鱼摊,胡庶红都能随口说出这家人的姓名和家庭关系。“他们家有个娃娃,是女主人的侄儿。因不是合法生育,户口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所幸,在胡庶红的帮助下,孩子的户口终于落实,随之而来的低保和大病保障让一家人暖了心。

仅这些浮光掠影的片段也足够说明,何谓真扶贫、扶真贫。三个词,胡庶红总结出他认为的扶贫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他坦言,不存在回报与否,“老百姓的笑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认可。”

后坪,这个苗族土家族儿女的聚居地,扶贫干部和村民都磨出了一副倔脾气——绝不向贫穷低头。从聚居地到“聚宝盆”,没有不可撼动的困顿,但凡蜂箱多一个,茶园多一亩,只要向前,都是冲刺。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