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只剩下不到70天了。

犹记得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后便是忙碌有序地抗疫、复工复产……

这一过程中,不少人,不少事,感人的、遗憾的、振奋人心的,

一片片,拼出了今年的图景。

遇到困难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然而,今年似乎快得有点猝不及防。

时光飞逝中,南海在坚持不懈地写好自己的故事。

这座城市的人们,也在为美好的未来努力着。

“氢”而易举 未来可期

本周,南海大事之一,非“氢”莫属。

10月19日~22日,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樵山文化中心举行,这是南海连续第四年举办氢能产业盛会。

4个重点氢能项目举行投产仪式,16个项目现场签约落户南海,有全球氢能“奥运会”之称的“2023年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也宣布将在南海举行。

第四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也同期举行。各种国产氢能技术,覆盖“水陆空”。

重大项目 吹响发展“集结号”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

南海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集中精力谋项目、抓项目,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动力、蓄足了后劲。

10月20日,佛山市2020年下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举行。南海区共有47个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总投资达832.4亿元。其中,开工项目33项,总投资729.69亿元;投产项目14项,总投资102.71亿元,涵盖汽车零部件制造、新材料、医药等方面。

南海将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早日投产达产,全力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抗疫精神 永不过时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10月21日,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南海有9名个人、3个集体获表彰。他们当中,有医护人员、社区书记、警辅人员……

这项荣誉的背后,是南海人众志成城的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南海在全省率先出台应对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科学、严密、有力、有序的防控应急体系高效运行。

铭记抗击疫情的勇士,汇聚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危难时刻,南海这些抗疫英雄爆发出的不屈力量,有力助推南海改革再出发。

高水平推进“交通大会战”

交通建设不仅关乎南海产业发展,还是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关键因素。南海把交通摆在城市建设第一位,实施“交通大会战”,全力推进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快速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交通大会战”全速加力分批分段实施、着力补齐交通短板。近期加速推进“六纵六横”第一批改造提升路段共计20处,包括在建路段5处,拟建路段7处,新建路段8处。

从“有其居”到“优其居”

普通人也许没有荣誉加身的幸运。但是,南海永远不会忘记为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10月22日。《佛山市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住房保障租赁补贴方案》正式出台,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每月19元,每月最高补贴1140元。

近年来,南海区将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多渠道筹集房源,成功实现对本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得到有效保障,并将保障范围扩大到来南海创新创业的港澳青年和新市民。

以赛聚才引才 吸引天下英才

一年一度的“琢越杯”玉雕大赛如约而至,数百件来自各地玉雕师选送的参评作品在平洲玉器珠宝小镇进行“选美”,吸引了众多业内外人士的目光。

今年已经是平洲连续第五年举办“琢越杯”玉雕大赛,在这五年中,该赛从区域走向全国,在雕刻艺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省内外共计逾千名玉雕工匠参赛,成了平洲玉器珠宝小镇“以赛聚才、以赛引才”的重要平台,为小镇留下了大批行业人才。

来了平洲,就是平洲人。正是有了开放和包容的生态环境,才有了天南海北的玉匠大师扎根平洲发展。

奖励“加码” 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

坚守产业很苦很累,但是为了让狮山走向更好的明天,这种苦累值得。

这是狮山人对产业发展的坚守。

近日,狮山发布《狮山镇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及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扶持办法(试行)》,对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在区政策的基础上奖励“加码”,最高奖励90万元/亩。

狮山将坚持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确保制造业留在狮山发展壮大。未来,狮山镇将加快推进村改重点项目建设,助力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路径。

摩电上路 上好牌戴好头盔

近年来,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频发,引发社会关注。

目前,南海正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摩电整治提升行动,让无牌、不戴头盔的摩电无法行驶到路面,最大限度压减无牌、不戴头盔等摩电的“生存”空间,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抓好摩电管理工作。

桂城摩电整治行动升级加码,10万名学生化身摩电安全宣传员。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到校接送的家长戴头盔率从原来的不到一半提升至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珠江时报记者 陈婷 曾人东

编辑:柳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