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3日,在山东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贵州艺人在展演苗族服饰文化。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新华社济南10月25日电题:中国借势非遗助力脱贫攻坚

新华社记者

“麻料银饰叮当响,村民脱贫喜洋洋。”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80后”银匠潘仕学一丝不苟地锻造着银饰,面前直播用的手机让他较为显眼。在潘仕学眼里,银饰锻造不仅可养家糊口,还能通过传授手艺兼济乡亲们。

正在济南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受到关注,这项技艺2006年成为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贵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的潘仕学参加手艺人培训班,走上非遗传承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3日,贵州艺人潘仕学在锻造苗族银饰。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一年后,潘仕学回村开办银饰工坊,由于银饰精美,加上善用短视频平台,他的银饰极为畅销。受到鼓舞的潘仕学招收了两名贫困户学徒,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投身传统手艺。

记者了解到,2018年至今,潘仕学的银饰工坊带动了3户贫困户发展银饰,为1户贫困创造了就业岗位,先后带动发展了麻料村银饰手工作坊14户,银饰销售额达20余万元。

专家认为,像银饰、刺绣等传统工艺类非遗,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遍布千家万户,具备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天然优势,可以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3日,在山东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甘肃艺人在制作裕固族服饰。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本届博览会以“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展馆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46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集中展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成果和典型案例,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搭建展示和推介的重要平台。博览会将持续至10月27日。

这次博览会上,湖南省有5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苗绣、蜡染、竹编等非遗项目和产品亮相。在湘西七绣坊公司展位前,负责人石佳说,公司已经培训了超过1000人次的苗族女性学习苗绣,培训合格后与公司签约,共有签约绣工4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1人,这些妇女或在车间或是在家中刺绣,每月就能增收一两千元。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他们以非遗扶贫工坊建设为抓手,搭建扶贫产品通往市场的平台,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截至2020年上半年,湖南省51个已摘帽贫困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52家,参与人群12.9万人,带动建档立卡户7.2万人在家门口就业,助力6.8万人脱贫。

记者了解到,中国各地积极借助非遗项目,开展“非遗+扶贫”、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活动,开辟了脱贫攻坚新路径,成效明显。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支持各地依托传统工艺等非遗项目,实现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布糊画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郝香来自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乡偏道子村。这个村2019年6月成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布糊画为依托,非遗传承人对农村妇女、弱劳动能力及贫困群体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工坊共安置了25人就地就近就业,带动2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3日,在山东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陕西艺人在整理澄城刺绣作品。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据悉,工坊成立以来,农村妇女掌握了技艺,增加了收入,提升了家庭地位,使非遗扶贫真正“智志双扶”。郝香说,2019年,工坊学员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中国文旅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超过2000所,涉及非遗项目2200多个,培训近18万人,带动了将近50万人就业和20多万贫困户脱贫。

披巾、围巾、挎包、靠枕,各种壮族织锦产品琳琅满目。这些产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双蒙村壮族织锦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村里的绣娘织女可兼顾农活、照顾家庭,每天还能织锦2至4小时,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在家织锦、居家创收”成为54户村民(其中18户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金钥匙”。

壮族织锦技艺第五代传承人、38岁的李冬莲说,她免费传授织锦技术,统一发放织锦材料,绣娘织出的壮锦经后续加工进入市场销售。一条福田纹的披巾,纯手工制作需要3个月时间,售价高达4800元。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有专家估算,我国非遗传承人一半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如果每个传承人能带动部分贫困群众就业,一传十、十传百,将迸发出强大的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说,借助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希望能寻找更多传统工艺的有生力量,带动更多人通过非遗传承实现脱贫致富。(记者吴书光、王志、叶婧、孙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