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石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伟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松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卓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炳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伟通

一条串户路,一趟高铁,一个诊室……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东莞扶贫干部敲开一扇扇门,为深山里的千家万户打开脱贫之窗。

2016年9月,东莞市作为东部地区单列对口帮扶的十三个城市之一,与云南省昭通市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自帮扶之日起,东莞共派驻扶贫干部26位,专业技术人才超过500人次。

2017年下半年,第一批派驻到县的扶贫干部上岗了!作为帮扶时间最长、下乡串户最频繁的一支队伍,他们6人用自己的双脚,见证了东莞帮扶带来的昭通变化。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玲玉 吴擒虎 龚名扬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龚名扬

叶石稳

一双雨鞋,见证乡村脱贫变化

今年年初,叶石稳发现,乡镇超市里再也找不到雨鞋了!多年帮扶,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为当地带来的变化。

2017年8月,叶石稳来到昭通镇雄县,初来乍到,叶石稳总是穿一双运动鞋就随同事下乡。

“路面没有硬化,雨雾天气多,刚开始穿运动鞋到村里,每次都是一脚的湿泥巴。”叶石稳说,后来逐渐了解情况,以后每次都会在车上放一双雨鞋,下车就换。

2017年,正值贫困地区危房改造,作为扶贫干部,他们需要入户验收。原计划一天走访10户村民的计划,一旦碰到下雨天,只能改为走访两三户。

“有时候,即便到了村委会,还要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村民家,有时甚至要穿过大片玉米地,草地上的雾水沾满鞋面。”叶石稳回忆着。

如今,在公务车的后备厢里很难再看到雨鞋的影子。当年穿着雨鞋走过的村庄,现在都有了串户路。

2019年开始,户与户之间的路慢慢建起,路面开始硬化。路虽然不宽,但人通行基本没有问题。

在镇雄县的黄连村,村如其名,离县城远,出行不便,当地村民生活苦不堪言。去年村里终于通了路,开车到镇上的时间缩短到1个小时。

在叶石稳雨鞋踏过的路上,每到一处,乡镇学校的面貌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学校没有宿舍,很多学生从6时多起床,摸黑走夜路;学校没有食堂,冬天孩子们只能蹲在户外吃饭,喝冰冷的自来水,2017年下乡时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去年,叶石稳带领东莞企业家走访镇雄旧府中学,食堂的一幕让众人惊呆了。

厨房只能容纳炉灶,打饭的地方只是一个简易棚,吃完饭的餐具东倒西歪地摊放在厨房旁的露天台阶上,偶尔附近草地里爬出的虫子,也会在孩子们的碗筷里“嬉戏”。

捐赠餐具柜、饮水机,修建操场、翻新食堂……在东莞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如今校园成为各乡镇最引人注目、最漂亮的建筑。

“现在这里和东莞的学校相差不多,这个钱用得值得!”今年3月,叶石稳再次带东莞企业家到以古小学捐赠书包,大家纷纷感慨。

(受访者为镇雄县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东莞清溪人社分局四级主任科员)

周伟智

小小二维码,把工作送到村民家门口

巧家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这些村民如果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外出务工,中介需从中收取中介费,村民的收入相应减少。

周伟智2017年来到巧家后,就一直在思考,怎样采取一种有效的方式,促进村民外出就业。

一开始,周伟智将东莞的企业引进来,在巧家县、各个乡镇举办现场招聘会。然而几场招聘会办下来,他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虽然参加招聘会的村民有200到500人,但实际达成就业意向的人数非常少。东莞企业远道而来,招聘成本也非常高。

怎么办?

长期在人社部门工作积累的经验,让周伟智想出了一个新的点子:能不能把工作送到村民家门口,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掌握就业信息,与企业联系求职?正好,东莞市成立了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协会。在东莞市个私协的帮助下,巧家开发出了一个求职二维码。

周伟智打开微信,扫码进入一个“企业招聘”小程序,里面滚动呈现着最新的东莞企业招聘信息,企业、岗位、工资、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点选“个人中心”,就可以填报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电话、自我介绍等。

这个小小的二维码,背后凝聚了诸多扶贫干部的心血。周伟智和同事们到东莞市多个镇街、多家企业走访,与东莞市个私协频繁沟通,了解通过二维码招聘的可行性。

二维码招聘上线后,巧家县在东莞设置了4个乡镇服务站,安排了4名干部负责走访企业,收集更新招聘信息。今年已经走访了107家企业。

这一做法要最终落地,需要在巧家县各镇村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巧家县人社局发动16个乡镇184个村的相关负责人,宣传二维码招聘,培训如何操作。这些负责人回到村里后,将二维码张贴在党群活动中心和人流密集处,引导居民扫码求职。

今年疫情发生后,因为要减少人员集聚,线下招聘会难以开展,二维码招聘正好派上用场,在帮助巧家村民就业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周伟智说,现在二维码招聘还没有视频面试功能,下一步将加强研发,早日上线视频面试功能。同时,将加大对山区老百姓的宣传培训力度,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就业服务。

(受访者为巧家扶贫办党组成员、樟木头镇人社分局劳动监察股副股长)

刘松斌

为山里人打开一扇窗

“如果云南的大山是一堵墙,那扶贫就在墙上打开了一扇窗。”回顾三年多的扶贫经历,刘松斌有感而发。

前往昭通之前,想象中的云南风景优美,现实中的昭通阴雨绵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形容三省交界处的昭通最恰当不过。

“有一位支教医生告诉我,他每天都写日记,日记里,每年从早到晚都有太阳的日子只有五天,当地人都说‘天晴大过年’。”刘松斌说。

因此,每次从威信前往昭通市区开会,就成为当地扶贫干部最开心的时候,“翻过两界山,就可以去昭阳晒太阳了。”大家都调侃说。

翻过重重山脉,出山进城,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017年,从威信县到毕节,当地人需要坐大巴车,花费100多元的车费,4个小时后才能到达。

去年12月16日,一列高铁在众人的围观下缓缓开过,在山头上,在山坡下,好多村民自发走出家门,翘首迎接他们盼望多年的时刻。

“威信通高铁了!出去耍耍!”那段时间,从威信开往贵阳、成都、毕节等地的列车一票难求,好多百姓扎堆想看看这条高铁可以开往哪里。

一张从威信开往毕节的车票只要32元,33分钟之后即可到站。原本8小时到贵阳的大巴车,如今只要1小时23分钟,票价106元。

高铁、乡道,扶贫工作送去了基础建设,也送去先进的理念。

“以前,威信当地接生水平低下,东莞派驻的医疗人员将先进的护理观念带给当地,还带来了生育舞蹈,让更多的孕妇顺利生产。”刘松斌说。

在学校,输入新的教育理念,讲究寓教于乐;在乡村,引导有劳动力村民到东莞就业,增强技能。自东西部扶贫协作东莞对口帮扶昭通以来,刘松斌目睹着各类资源集中于威信,威信面貌悄然变化。

“动员一个贫困户出门,就可以让一户人脱贫,现在已经有当地人在东莞升职当领导了。就像围棋一样,一个人先站稳脚跟,其他人都会跟着一起出来发展,云南虽然这步路走得晚,但今后会走得更好!”刘松斌感慨道。

(受访者为威信县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东莞市大岭山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办公室副主任)

任卓昌

做一颗平凡却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与很多年轻干部不同,任卓昌工作了12年,其中6年时间都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

2009年到2010年,他作为大学生村官,在韶关市参与扶贫;2016年到2017年,他被派驻到韶关市南雄市,担任一个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2017年至今,他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驻点扶贫。

6年漫长的扶贫路,工作责任越来越重,离家越来越远。

当记者问到有哪些扶贫工作亮点和成效时,任卓昌笑了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说,他做的事都很琐碎,也很普通。

翻开任卓昌的笔记本,记录停在今年的5月11日。笔记本上记载,当天任卓昌足足忙了8项工作。

第一项,到乡镇提醒项目挂牌情况。这项工作涉及12个乡镇,任卓昌需要一个个乡镇去跑,最忙的一天跑了4个乡镇,从早上9时忙到夜里10时。第二项,考察新街镇山药种植项目。第三项,为学校解决额温枪、鞋子、毛衣捐赠等事宜。第四项,跟进企业捐赠建材。第五项,为13个易地搬迁安置点落实390张椅子。任卓昌联系镇街和企业捐钱捐物,最终超额完成任务。为完成这项工作,他打了不少于130个电话。第六项,跟进东莞援建小学的挂牌事宜。第七项,对各类挂牌项目进行分类,统筹进度。第八项,跟进校园师生项目和升隆项目两个产业扶贫项目的进展。

这是一位普通扶贫干部一天的日常工作,工作量大、工作事项繁杂。任卓昌说,数不清一天要打多少个电话,最忙时曾连续一周,每晚加班到凌晨零时。

在外地扶贫长达6年,任卓昌自觉对家庭有很深的亏欠。

妻子怀二胎时,他不在身边,妻子怀着孕,还要上班和照顾另一个孩子;父亲今年已经77岁,患有疾病,每个季度都要住院,而他很少能陪伴;母亲也已70多岁,患有股骨头坏死,他同样无法照顾。

曾经,任卓昌也动摇过,想申请回到家人身边。然而,他父亲的一句话,让他坚持留在扶贫一线:“还是希望你有点出息。工作没干完就回来,怎么向组织交代?”

任卓昌决定在扶贫工作结束后,要多花时间,好好陪伴家人。

很多扶贫干部像任卓昌一样,在扶贫的漫长征程中,舍小家为大家,甘愿做一颗平凡却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受访者为鲁甸县扶贫办党组成员、东莞莞城组织办四级主任科员)

邓炳炎

这个新战场不一样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战场!在部队,有战友有班长,来扶贫,刚开始就只有一个人。”有17年军旅生涯的邓炳炎坦言,这个扶贫战场跟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2017年9月,邓炳炎只身一人来到云南昭通昭阳区开展扶贫工作,主要是为东莞和昭通两地在产业、劳务、资金等方面嫁接桥梁。

“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如何把想法变成现实,我刚开始也不懂。”邓炳炎感慨道,刚开始很多工作千头万绪,但谁都不认识,具体找哪些部门,工作怎么开展,都需要慢慢摸索。

从东莞到昭通,不仅是工作,如何适应当地的天气也是扶贫干部的必修课。籍贯湖南的邓炳炎不怕云南的辣,但云南的大温差一开始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2017年10月,邓炳炎刚到昭阳一个月,就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吃药有好转,不吃就反复发烧,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个多月。

“来招工的企业、来投资的公司、事情一件接一件,根本没有时间去看病。”邓炳炎说。

一旁的同事看不下去,将他带到医院,经检查是感冒引起的重度支气管炎,在医院里打了三天点滴才康复出院。

半年之后,邓炳炎理顺了各项工作,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工作一一步入正轨。

如今,走在昭阳区滇粤产业园,很难想象这里三年前的样子。

“当时工业园区几十个厂房都是空的,冷冷清清,荒草丛生,只有四五家企业进驻。”邓炳炎说。

两年的时间里,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相关政策的带动下,这里共引进企业13家左右,如今园区的厂房供不应求。

工厂办好了,但如何让企业有人来、如何让易地搬迁点的村民有活做,成了一直困扰邓炳炎的难题。

“你们扶贫怎么能赚我们的钱?”许多村民在车间加工速度慢,产品不合格率高,按照计件工资,每月下来收入不高,很多人都抱怨起来。

还有部分村民,因为要务农,一个月好几个人请假,今天来明天走的情况经常发生。

为了让大家在城里稳得住,在工厂有工作,多方商讨之后,政府推出稳岗补贴政策,企业开始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让他们学会一门技术。同时,根据农事和少数民族节日灵活休假、宣传企业文化……

“经过这么多举措后,工人们也开始明白,企业扶贫并不是做慈善,只有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工资才能提高,现在有好多基本都稳住了。”邓炳炎说。

(受访者为昭阳区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东莞市石碣镇武装部副部长)

黎伟通

山之外还有希望

除了山还是山,这是黎伟通对彝良的第一印象。

“人们都是零零散散地住在山上,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不好。”黎伟通回想起第一次下乡看到的场景。

2017年11月的一天,黎伟通前往高山上的一所小学调研。11月,这里已经寒冷起来。

走进学校,有些孩子却只穿着单薄的衣服。“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让孩子们过一个暖和的冬天。”黎伟通说。

随后,黎伟通立马把调研的情况向镇里汇报,镇里反应很快,积极协调动员相关企业,很快就向彝良县捐赠了御寒衣物1000余件。

“当我把衣物发到小孩子的手里,看到他们天真烂漫的开心笑容,之前的辛苦疲劳瞬间被融化掉了。”黎伟通语气里洋溢着喜悦。

如今,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人们的住房、医疗、饮水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山沟里长出了希望。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基本都通了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原本教学软硬件水平薄弱的学校情况也得到了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100%,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

此外,当地50957人(其中卡户44470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

三年的时间,每一天黎伟通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变化。

从挂职以来,黎伟通经常到乡镇考察调研,刚开始去的时候,沿途山路颠颠簸簸,进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

沿途村民的居住条件也让人揪心,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贫困群众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少孩子没有上学或中途辍学。

“一旦家里有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确实很沉重。”黎伟通说。

开义诊、做筛查,将健康送到村到户;开展学术培训,手把手传授经验,为彝良创建诊疗科室。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彝良县先后组建了新生儿室、重症医学科、120急救中心等多个科室。

“现在我们下乡,看到的道路平坦通畅,新房子一片连着一片,贫困群众吃穿不再是问题,看到大家脸上露出真诚淳朴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兴。”黎伟通说。

在彝良生活工作三年多的黎伟通告诉记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如果之后离开这里了,他也会一直关注彝良的发展,因为他自己早就与这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受访者为彝良县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东莞市财政局黄江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