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从“苗族绣娘”到“全国人大代表”,韦祖英始终坚持“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富”。韦祖英说,苗绣是苗族文化的灵魂,希望刺绣技艺能够世代传承下去。

40岁的韦祖英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传统刺绣的传承人。

20岁那年,和村里的姐妹们一道,韦祖英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她选择了广州一家绣花厂,十年的时间里,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机器绣法。在当地的绣花厂里,现代化设备、自动化操作让之前从事手工刺绣的韦祖英印象深刻。

2011年,听到家乡出台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韦祖英带着电脑刺绣技术和打工多年的积蓄回到家乡。靠着多年务工的收入和银行贷款,韦祖英投资20万元在贵州省从江县斗里镇马安村创办了电脑绣花厂,发展苗族刺绣产业。

现代化的绣花机盘活了传统刺绣工艺,韦祖英以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当地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成为绣娘,形成了马安村精品刺绣一条街。

在她的带领下,多年来,马安村最终实现了从“打工潮”向“创业潮”的大转变。原先一些在合作社工作的员工,甚至建立起了自己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了老板。

“现在苗绣从江马安村的主要产业,你在刺绣一条街上看一看,都是绣花机的声音,大家都在抢工时,都有订单做。”韦祖英说,“相较于手工刺绣的耐心打磨,绣花机可以快速完成大批量订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尽管用上了机械绣床,但传统苗绣文化才是这些刺绣产品的灵魂。

“苗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不应该只藏在大山深处,还可以推向更广阔的地方。”韦祖英说。

马安村有个习俗,女子出嫁时一定要穿一件手工苗绣的新衣。所以村子里大多数女孩子都会刺绣。马安村许多老人的家里,都能找到一两件几十年前的嫁衣,这些衣服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会穿。

“一部分绣娘每天按时上下班,操控绣花机,领工资;另一部分手艺精湛的绣娘,可以在家完成手工剪纸绣,计件领酬。”韦祖英说,把机绣和手工绣相结合,既能保证批量化生产,又能把手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在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韦祖英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责任也越来越大。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贫困妇女掌握和传承传统刺绣技艺,使她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丰富。

2018年两会期间,她提出“如何把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建议。

去年,她对“贫困地区村寨消防设施”、“修通G242国道缓解出行难”以及“加大鼓励农村妇女创业扶持力度”提出了建议。

今年,村寨都配备了消防池,国道也修通了,为村民和他们的绣品走出大山打开了一条致富路。

今年3月,在从江县政府的政策支持下,韦祖英在从江县美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里又建起了扶贫车间。

6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里,24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的绣娘们“楼下务工,楼上住人”,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工作,既方便照顾孩子,又有了稳定的收入。

目前,扶贫车间有大型绣花机26台,缝纫机120台。主要生产苗族传统服饰、鞋和银饰,产品销往贵州、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澳门等地区。

韦祖英说,厂里的绣娘平均年龄50岁,保底工资每月1800元。今年绣花厂预计能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发放绣娘工资580万元。

除了在从江县城有一家销售绣花成品的实体店外,韦祖英还通过微信和快手短视频在线销售产品。

“从江的妇女都已经刺绣了很多年了,他们都有基本的技术。”来自美俄社区的妇联主席杨柳珍说,她也是车间的管理员。

杨柳珍说:“大部分留守妇女们都希望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刺绣工作,能在搬迁社区稳定入住下去。我们会给她们进行大约一周的刺绣培训,让她们能够熟练地完成这项工作。”

在今年的两会上,韦祖英最关心的是年轻一代如何更好地理解、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我们的苗歌、侗歌、民族刺绣在传承发展上,不仅需要专家、学者去秉持,更需要当地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去传承、创新、弘扬。”韦祖英说,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走访调研中她发现,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和兴趣度并不高,对此她提出,“文化传承,要让年轻人唱主角。”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从事民间传统服饰制作的企业近9500家,近年来数量稳步增长。其中超过60%是中小企业。而在这些企业中,贵州的相关企业达2100多家,占全国比例最大,紧随其后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和云南省。(记者 朱雯骞 杨军 编译 车维维)

(原文见10月22日中国日报旗舰版15版、国际版10版头条,英文链接:

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010/22/WS5f90d828a31099a2343512da.html)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