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前,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21岁的志愿军通讯员黄继光,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扫射的机枪眼,为战友胜利夺取597.9高地创造宝贵时间。英勇牺牲的黄继光,不仅被追授为“特等功臣”,更是志愿军中的两名“特级英雄”之一。“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在国人心中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6日,由四川省文旅厅、德阳市共同组织复排的红色经典歌剧《同心结》,在四川大剧院首演。故事以志愿军英雄黄继光的光辉事迹为主线,通过曲折生动的情节,讲述了黄继光及其战友,与朝鲜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用鲜血凝结的战斗友谊,讴歌中国革命英雄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该剧将于10月26日,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重要展演活动,在国家大剧院公演。

黄继光,这位被撰入语文课本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是每一位学生都认识的“最可爱的人”。1931年,黄继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家,1951年参军,1952年10月19日夜,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夺取西侧的597.9高地。在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部队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任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带领2名战士,前往摧毁敌人火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抵近敌人中心火力点过程中,黄继光的左臂被子弹打穿,面对机枪猛烈扫射,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奋力爬行,并向敌方投出手雷,敌机枪一时停止射击,当我部队趁势发起冲锋时,地堡内残存的机枪,又突然开始扫射,看着身后的战友倒下,黄继光努力爬到地堡射孔前,用尽全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堵住敌人枪眼,壮烈牺牲。在黄继光的英雄壮举下,战友们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在黄继光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中,表达了“不立功 不下战场”的决心。战后,他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烈士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在黄继光的家乡四川省中江县,有继光镇、继光桥、继光大道、继光学校等等,以英雄的名字冠名的地方多达十几处,而塑造有黄继光雕像,志愿军群像的黄继光纪念馆、黄继光故居,永久保存着英雄的光荣事迹,接受着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的学习和瞻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江县曾是四川省贫困人口第二多的县,存在大量“插花式”贫困户。2013年底,中江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34883户88400人。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中江县干部群众发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继光精神,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奔康。在黄继光故居所在的继光镇,通过易地搬迁、拆除重建等方式,许多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住进了新居,同时就近在本镇的蚕桑产业园、藤椒种植园实现就业。

中江县继光镇党委组织委员王磊 表示,目前黄继光故居是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每年来的游客是达到了十万人次以上,接下来他们将以黄继光故居的管理作为工作重心,不断地完善故居的设施,围绕黄继光故居,规划继光镇的全域旅游,不断吸引游客到继光镇来参观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9月30日,第7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2020年德阳市暨中江县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黄继光纪念馆举行,当地机关干部、武警官兵、民兵、劳模代表共300余人向烈士敬献花篮。以黄继光烈士为代表的志愿军英雄,他们的大无畏精神,犹如一面面旗帜,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彭晔 编辑:殷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