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人民网长沙10月20日电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走进安化农村,一排排、一栋栋崭新亮丽的住房,刷新着人们对山区库区农村的全新印象。

2014年以来,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安化县共有23640户、84395人喜迁新居,脱贫攻坚普查住房保障率100%和总体生产生活明显改善率达99.98%。

精准识别 不漏一家“应改户”

为确保国家住房安全保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安化县对“4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始终坚持“应改尽改、应保尽保”的底线原则,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2018年,安化县率先在全省推行“4类重点对象”住房鉴定全覆盖,并落实了一户一房屋鉴定表和鉴定表入村入户入袋制度。在改造计划分配上不设上限、不卡指标,把被鉴定为C或D级的危房进行改造全覆盖作为一条铁的纪律和刚性规定,实现了“每户必到,每户必查”。

2019年,安化县统一定制《安化县4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等级明白卡》6万份,全面做好5.8万户“4类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等级挂牌标识、告知并确认工作。

2020年,安化县按照《全省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工作方案》要求,再次对4类重点对象、边缘户、重残户开展鉴定全覆盖核查,并于6月20日前将全县398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保障信息,全部准确录入“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农户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小助手APP”,做到了信息“可调可查”。

强力实施 立足实情“出新招”

“根据鉴定结果,精准分类,精准实施,不降低要求,也不拔高标准。”安化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化县按照农村危房改造“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个安全标准,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障住房安全,做到安全住房有报告,危险房屋全改造。

在安化县冷市镇大仓村,78岁高龄的黄娭毑和其他7位村民住进了该村联户共建保障房。“联户共建节省了集体土地资源,更是解决了五保户及极度贫困户生活不便,无人照顾的问题。”大仓村支书刘品一介绍,“联户共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房屋留下后还能继续提供给其他有需要的五保户和符合条件的村民,也方便村委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住在这里很舒服,村里把热水器、液化气,甚至牙刷牙膏、热水瓶都准备妥当了。”黄娭毑说,住进来后不仅有了一个安身之地,生活也不用愁。“村里分了一块地可以种菜,也可以到合作社帮工。到了晚上也不孤独,可以一起在村里文化广场上看节目。”

据介绍,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冷市镇大苍村等乡镇与村委会,采取担保赊购建材、统一协调组织建筑工匠等方式进行帮扶,保证了深度贫困户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危房改造验收时,要求改造后的房屋只需符合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条件,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将农村困难户建房经济压力降到最低点。

高位保障 民众分享“获得感”

质量与进度是民心工程的命脉,事关危房改造工作成败。安化县将危房改造工作纳入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五项排名”,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提示、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讲评”。同时,聚焦改造质量及标准,强化监管责任,加强技术指导,严格竣工验收,逐户落实住建系统技术人员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和竣工验收三到场制度,确保改造质量。

2019年、2020年,安化县乡两级持续开展危房改造质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改,对所有实施了危房改造的农户住房情况进行了2次全覆盖检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房屋质量安全隐患1000余处。

在确定对象时,安化县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三榜公示”五个程序进行,坚持公正公平,阳光操作。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结果分别定期在村民小组、村务公开栏、乡镇政务公开栏、县人民政府官网进行公示、公告,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夯实工作基础,安化县推进“八个精准”实施(政策宣传精准、对象认定精准、等级鉴定精准、改造方式精准、实施标准精准、资料完善精准、资金管理精准、问题整改精准),危房改造工作先后通过国家审计、国家督查、国家论坛、省厅专项检查、省级年度考核,群众满意度达到100%。(周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