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0月10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朱一超)一栋栋崭新的居民楼拔地而起,宽敞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走进盐津县牛寨乡敦厚村和落雁乡龙塘村小岩扶贫安置点,温馨宜居的新农村景象尽收眼底,老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令人惊喜的是,在东华大学“科技扶贫”的帮扶下,垃圾和污水污染这个困扰农村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盐津县脱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穷帽子”,正走出一条天蓝山绿、水清人美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教授团队千里调研“把脉” 开出绿色“药方”

2016年7月,冒着酷暑,东华大学环境学院陈泉源教授带领“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学生社会实践团走进盐津县进行调研,师生一行十余人深入庙坝镇、豆沙镇、兴隆乡、牛寨乡、落雁乡等地考察农村垃圾收集点、异地搬迁安置点等生活、农业、工业方面的污水及垃圾处理情况。

“这些年,农村的路在修建,楼房也在造,老百姓在脱贫的道路上一步步往前走,但是对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还处于‘弃之任之’的状态”,“有些村庄甚至存在‘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情况……”一圈调研下来,扶贫的村干部们纷纷反映农村治污这老大难问题。

“要脱贫致富,更要守护好青山绿水!”作为一位在环境治理方面经验老到的专家,这样的调研结果可是急煞了陈泉源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云南盐津县调研 (央广网发 东华大学提供)

上海到云南,相隔2000多公里,飞机转大巴再走山路,陈泉源教授带领团队成员来回奔波,山路崎岖,遇上雨季更是难走,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多次深入山区考察当地人口、地形地貌、地质气候及排放要求。走访盐津县政策研究室,调研盐津县水务局、环保局,挨家挨户问需居民实际需求……陈教授团队就乡村“一水两污”治理、人畜污水处理、安置点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等进行深度调研。

东华大学设立盐津科研专项,全力支持陈泉源教授团队深入定点扶贫第一线,为盐津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和设计“两污”治理扶贫科技示范工程。

  生态治污有成效 科技示范普推广

牛寨乡西部的敦厚村,是盐津县第一个乡村旅游示范区。作为“两污”处理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重点实施地区,山地地形的施工难度超乎想象,在平原地区广泛推广的垃圾及污水处理方案在这里照搬照抄绝不可能,陈教授给自己下了军令状:“脱贫致富的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因地制宜地设计一套绿色、经济、有效的治污方案,与盐津当地山区美丽风景相协调,成为科普教育基地和美丽乡村旅游新景点。”

如今,在东华大学及当地政府的合力支持下,“两污”处理工程卓有成效,生态治污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陈教授开的治污‘妙方’真神了,将住宅雨水、粪便污水排水和生活杂排水等分开收集,处理过的污水还可用于农作物灌溉,既环保又实用。”盐津县环保局同志谈到,东华大学送来的生态治理秘方真正实现了让当地“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目前已覆盖21个村社区,可帮助当地3000余人解决了生活垃圾及污水排放问题。

到底是什么样的治污方子解决了这老大难问题?陈泉源教授拿出一张照片,指着照片上一方被绿植覆盖的景观池介绍,这小小的景观池就好比一个“人工湿地”,在这个池子中集成厌氧、缺氧、微动力曝气好氧和生态浮床技术,水面投放水葫芦和净水藻,种植美人蕉、菖蒲等绿色植物,使污水处理能耗最小化,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污水处理运行成本。这项技术处理过的污水各项指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可以用于供应日常农作物灌溉。

陈教授团队不仅让污水再利用,还让垃圾变废为宝。科研团队在深入细致的调查基础上,根据盐津农村生活垃圾实际情况,采取“分类+回收+焚烧+烟尘净化”模式对垃圾进行精细处理,在源头控制二噁英生成结合活性炭吸附处理,降低烟气污染治理的成本。

东华大学发挥科技优势,在污染防治和精准脱贫两大攻坚战场上同时突进,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治污科技示范工程,从而在“生态”盐津中探寻了相似区域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经济模式,助力脱贫攻坚。要脱贫摘帽,更要留下青山绿水,东华大学下一步还将结合盐津县“六大产业”发展,协助制定盐津县乡村振兴环境治理规划,为绿色产业发展打好基础,提升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