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大理洱源县各地稻丰鱼肥,果园飘香。近年来,为了保护洱海,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我县洱海流域各镇乡积极调整产业发展,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实现环保经济双赢,高原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乡村产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凤羽镇庄上村生态水稻种植区,几丘长着紫红色稻穗的稻田分外显眼,田主人杨卓繁、杨锦艳夫妇开始收割,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过来帮忙。

据了解,长着紫红色稻穗的水稻当地俗称“红米”,是这两年他带头示范种植的生态“致富米”。杨卓繁家是庄上村的建档立卡户,结婚以后,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夫妻二人一直外出打工,在脱贫政策的帮扶下,2014年,他们回到村里进行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今年,他们与客商签订协议后,在村里发展了50多亩红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羽镇庄上村银河三组杨锦艳:这个红米我们都原生态种植,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收购价9元1公斤。

过去,红米曾经是当地村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红米饭、南瓜汤”曾是村民的饮食习惯,但因为产量低,价格不高,村民已经不种好多年了,洱源县在流域六镇乡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后,大水大肥的农作物被禁止种植,农业转型升级成为了摆在老百姓面前的必走之路,这几年,生活逐渐好了的村民时常流露出对“红米饭”的怀念,同时生态种植的红米也深受外地客商的青睐,每公斤红米谷子就卖到了9元以上,今年,庄上村共种植了100多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羽镇庄上村银河三组杨卓繁:2014年我们从外面打工回来,发展原生态的种植,收入还是可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水资源丰富的起凤村,村民还在水稻里养起稻田鱼,中秋节来临,稻田鱼上市,“稻因鱼而贵,鱼因稻而精”,鱼每斤买到了3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羽镇起凤村委会主任杨汝金:我们这些稻田鱼肉质鲜美,非常的受欢迎,种植户每亩增收可达800元左右。

今年,我县共种植生态水稻10.8万亩,凤羽镇作为洱海源头的镇乡之一,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目标,全面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实现环保经济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凤羽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科组组长张文华: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产业转型发展中,凤羽镇进一步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全力推动绿色转型增效。今年全镇共计发展水稻生态化种植8425亩,预计产量4800多吨,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树章新才浩权(实习)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