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4日出版的大众日报《枣庄新闻》,在倒头条位置刊发稿件,介绍了枣庄市薛城区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决战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重在精准施策。

截至2018年,枣庄市薛城区3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7个市定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7947户1559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收入稳定超过省定标准。围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薛城区挥动“三板斧”,为脱贫群众“劈”出一条幸福路

兜底救济截穷路

打开红漆大门,走进整洁的院落,一座两居一室的房屋映入眼帘,洁白的墙面,明净的玻璃,格外亮眼。这是临城街道绳桥村66岁老人于成美的家。

“以前住的是土坯泥瓦房,2017年,上级补贴危房改造项目资金2.5万元,俺盖成了现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住在里面,闲来没事,我就看看电视、听听小曲儿,心里面乐呵着呢!”

让于成美乐呵的不仅仅是房子,2018年她就脱了贫。说起现在的状况,她高兴地说:“我是吃不愁、穿不愁,住房有保障!”

在于成美家的墙上,有一张她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的收入明细表:大棚种植分红720元、生态养殖分红356元、孝善养老金1440元、低保收入2616元,生产经营收入4840元、生产经营支出2200元、工资项收入1000元、粮补收入550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54.7元,人均收入10877元……

一个个数据,记录的是于成美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一年内,她的人均收入已经过万元,实实在在脱了贫。

于成美年龄大、劳动能力弱,对于她的扶贫,是政府兜底“输血”。像这样的脱贫户,全区共有2700余户5700余人,他们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孤,为了防止返贫,政府实行“脱贫不脱政策”,彻底截断脱贫群众的“返贫路”,做到“两不愁三保障”,让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上学、看病、住房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产业帮扶促增收

9月,青山如黛,硕果累累。

沙沟镇张庄村3000亩石榴树漫山遍野,石榴树下,脱贫户张国文正在浇水,火红的石榴映红了他的笑脸:“我现在有1.4亩石榴树,按照今年的行情,能卖6万多元。”

“这在以前咱是想也不敢想啊,虽然种植石榴是祖祖辈辈留下的产业,但是,咱一没好品种,二没好技术,咋能有好收成?”张国文说,自从2013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里给他免费发放了“双红宝石”“一线红”等石榴良种,还请了市、区、镇三级石榴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从此,张国文不再发愁种好石榴。

凭着石榴种植,张国文2016年就脱了贫。但是,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脑筋灵活的他又干起了石榴苗种植、石榴盆景栽植,仅这两项,让他每年增收10万元。

和张国文一样,张庄村114户22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集体的帮助下,通过扶贫专项资金的注入,实现了石榴品种的改良、丰产。

依靠房前屋后和种满山野的石榴树,张庄村大力发展农家乐和石榴季采摘,吸引周边市民前来采摘体验。“去年,石榴在树上的时候就被游客采摘了一半多,每公斤可以卖到10元左右。”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冲说,“张庄石榴专业合作社与山东美果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把石榴销售给工厂加工石榴汁,畅通了销售渠道。同时,发展了张庄电商,通过淘宝等平台,把石榴卖到了全国各地。石榴的亩均收益也由2015年的29000元,增长到今年的51000元。”

依靠自身优势,张庄村通过石榴种植,带动了乡村旅游、电商销售、石榴产品加工,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产业脱贫之路。对于张庄村,薛城区采取的是“输血”+“造血”的扶贫模式,既有扶贫资金的注入、扶贫政策的落实,更有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自强不息的苦干、实干、巧干。

薛城区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长远之计、治本之策,以产业扶贫项目为载体,根据各地基础条件、资源禀赋,把地方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推行“区域特色产业+”“农业经营主体+”等模式,实施种养、光伏等特色产业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截至目前,全区共投入各级专项扶贫资金8483.3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47个,其中,产业扶贫项目159个,累计收益1099.33万元,惠及贫困人口22514人次,走出了一条由巩固脱贫成果到高质量脱贫转变的产业扶贫之路。

志智双扶提信心

“谢谢‘青草学堂’帮我圆梦,得到了心爱的平板电脑。”9月15日,常庄街道石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郑博婷满心喜悦。这一天,常庄街道14名贫困家庭学子收到了“青草学堂”圆梦活动赠送的平板电脑。

“青草学堂”是由薛城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扶贫办和教育体育局等发起的,旨在发动社会爱心企业及志愿者针对贫困青少年儿童开展志智关怀的一个脱贫攻坚项目。

“不仅仅是送学习物资,‘青草学堂’还开设寒暑假志愿托护班,教英语、医学急救,讲红色故事,让俺村的孩子们安全、快乐地度过了有意义的假期。”邹坞镇刘庄村村干部孟凡亮说。孟凡亮所说的托护班,涵盖了全区7个镇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青草学堂”,邀请160余名志愿者对农村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假期教育和看护,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殿堂。

“我最喜欢的是‘青草学堂’节假日扶志励志课。听完课更坚定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为理想奋斗的决心。”经常参加励志课的受助贫困家庭学子孙浩程信心满满地说。

截至目前,“青草学堂”共开展文体、参观、学习用品捐赠、假期安全讲座等活动2000余次,募集各类爱心物资价值11.3万元,为470名贫困儿童、青少年送去量身打造的“温暖助学包”等爱心大礼包。

“爱心超市”是薛城区针对贫困户创立的又一志智双扶品牌。

“打扫自家卫生、参加培训、到扶贫工厂干活都可以赚积分。赚了积分,到指定商店兑换的油盐酱醋足够一个月用的。”9月15日,到沙沟镇正阳超市用积分兑换物资的沙沟村村民杨传亮很是高兴。

2019年7月底,沙沟镇创新开设了爱心扶贫超市,制作了爱心积分卡,发放到贫困户手中。贫困户通过在人居环境、发挥内生动力、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获得“爱心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物资。截至目前,前来爱心超市兑换物资的群众已达3700人次。(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丁梅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