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正是秋收打碾的好季节。

一路走进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木场村,路边的格桑花开得正艳,打碾场上村民正在晾晒收割的麦子,马铃薯地里,男女老少忙活着挖自家地里的马铃薯,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乡亲们,这两天赶快收自家地里的洋芋,自己家收完了给邻居们帮帮忙,洋芋收完我们就开始收药材了,药材基地的务工收入还是每天90元,加上9个积分,相当于每天挣99元……”村委会大院的广播里传来党支部书记王占发的声音。

木场村是一个藏汉杂居村,现有农户154户519人,从原来的重点贫困村到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村级发展步入“快车道”的背后,离不开这个80后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的作用。

“木场村有一个结构合理、团结拼搏强有力的支部班子,有一支积极作为、敢想敢干的党员队伍,还有一群听党话跟党走的村民,我们村的藏族和汉族就像一家人。”说起村里的变化,王占发把功劳都归功于父老乡亲。

在王占发的带领下,近年来,村“两委”结合本村地域特点,积极谋划,打造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党参、当归、黄芪等中药材,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切实提高村民收入。同时,成立平安区占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户贫困户21户,每户年均增收2000元,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每天清晨5点,木场村运输队队员们的手机都会准时响起闹铃声,运输队工作群里也会定时出现消息:“大伙赶紧收拾,5点半准时出发。”这个固定不变的消息是村委会主任土才华杰,也是运输队副队长发出的。

按照约好的时间,运输队的大卡车会一一开出村口,向城区方向出发。

“我们村的藏族和汉族基本上各占一半,运输队里有藏族,也有汉族,不管是什么民族,出去以后就是亲兄弟,都互相照顾,脱贫致富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人。”土才华杰坚定地说。

据土才华杰介绍,交通运输业方面,原来是单打独斗,没有市场,收入较低,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运输公司,进行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抱团发展,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自从村里成立了运输队,村民们更加团结,大家伙抱成团、拧成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共有大型运输车辆36辆,每辆车每年收入6万元以上。

“有运输队给我们做后盾,心里踏实多了,有活儿大家干,互相帮助,比务工、种庄稼的收入好得多,现在基本上一个月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拉着半年多,一年能挣7、8万元。”运输队李启明说。

脱贫路上,大家团结一心一起走,木场村里,团结催生了力量,也勾勒出了小康生活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