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资源是我省旅游发展的突出优势,山东是著名的“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条件。

《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日前出台,在规划建设四大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同时,将突出打造六大文化旅游带,推出16条综合型经典文化旅游线路、7个系列主题特色型文化旅游线路,实现“串珠成线、连片成面”。

在品牌定位上,规划提出突出发挥“好客山东”品牌效应,打造“好客山东”品牌引领的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无论是“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还是16市城市文化旅游品牌,都要注重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增添新的动力。《规划》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坚持发展乡村旅游与促进乡村振兴融合对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女峰乡村振兴片区因地制宜,将各村产业、民风等优势融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如北张村以“花田北张”为主题,创作出的3000多平方米巨幅墙绘,让曾经灰白一片的村庄变成了“潮流”与艺术的“网红地”。里峪村高标准规划了“一环、一带、七大板块”的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打造“泰山人家春天里峪”乡村旅游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得到长足发展,创造了“改厨改厕”、境外精准交流等诸多经验,在解决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方面,九女峰乡村振兴片区引入了污水处理装备,让山更青水更绿。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大家更加注重健康养生,由此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一系列新变化,为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目前我省有A级旅游景区1200多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森林城市16个,国家湿地公园66处,省级湿地公园134处,省级以上地质公园60余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05个。海岸线绵延3300多公里,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南部海岸线各具特色,有近海岛屿500多个,发展康养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之一。《规划》提出,要抓住后疫情时代康养旅游发展的机遇,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弘润温泉小镇位于潍坊滨海,依托丰富的盐卤水和地热资源,打造了温泉康养旅游项目。与此同时,当地旅游企业同旅游主管部门形成合力,打造了集吃住游于一体的“旅聚服务平台”,形成规模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潍坊滨海充分利用海河自然优势,做好海河湖文章、唱好渔盐文化戏,配套政策日益完善,特色项目集群壮大,旅游业态日益丰富,不断为滨海发展增添新活力。

我省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庞大的文化旅游市场,文化旅游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目前已具有一定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优势资源向优质旅游产品的创造性转化不足、旅游服务场景的智能便捷化体验不足、文旅产业的在线化数字化转化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省将全力推进“一部手机游山东”智慧文旅重点工程,全面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人文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文化品位决定着旅游的品质。相信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精心培育,我省文旅产业发展将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迎来更美好的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