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的灭亡,也许并不是现代人类的错。对尼安德特人灭亡的研究发现,我们的表亲,体格魁梧、眉毛浓密的尼安德特人,只是因为运气不好而灭绝了,而并非智人的竞争所致。对尼安德特人种群的模拟表明,它们总是很容易灭绝,随机的机会足以把它们推到灭绝的边缘。

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和亚洲生活了几十万年。然而他们的人口一直很少,可能只有几千人,最终在大约4万年前灭绝了。与此同时大量的现代人第一次从非洲进入欧洲。因此许多研究人员怀疑是我们的物种导致了尼安德特人的灭亡,可能是因为现代人类更聪明,比它们更有竞争力。然而这些优势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类杀死了它们。

荷兰艾恩德霍芬科技大学的克里斯特·维森和他的同事们认为我们没有错。他们模拟了尼安德特人的人口,追踪每年有多少人出生和死亡,以及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追踪三个他们认为导致尼安德特人衰弱的过程。科学家们声称,在现代人到达欧洲和近东的时候,尼安德特人的人口非常少,近亲繁殖、出生率、死亡率以及性别比例的自然波动,可能导致了他们的灭绝。

首先是近亲繁殖,这会导致有害突变的积累。在一个小群体中,尼安德特人与亲戚交配的机会更高,因此影响了种群的适应能力;

其次是一种叫做阿利效应的现象,是指当种群大小低于一定数值时,会阻止种群扩大,对繁衍产生副作用。如果你身处一个小群体中,在寻找合适的伴侣时会遇到更大的限制,因此无法繁衍,进而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去狩猎、保护食物免受动物偷袭以及抚养自己的孩子;

最后一个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的自然波动,由于自然波动的随机性,在某年内死亡率会非常高,对于一个小而孤立的种群来说,糟糕的一年可能是灾难性的。

尼安德特人通常被描绘成现代人类的亲戚,他们头脑简单、体格健壮,与现代人类有着相似的大脑,并且逐渐发展了丰富的文化。除了复杂的石器和彩绘的珠宝,考古学家还发现尼安德特人装饰了一个西班牙的艺术洞穴,留下了手工模板。以至于现代人在他们消亡很久之后仍会思考有关他们的问题。

研究人员模拟了尼安德特人10000年时间的生存变化,发现以上三个过程足以解决他们为什么灭绝的问题。该模型并不能证明现代人类没有与尼安德特人竞争,它只是表明这场竞争不是解释灭绝的必要条件。虽然尼安德特人在现代人类抵达后不久就死了,部分专家仍然认争夺资源可能不是主因。

我们知道尼安德特人居住在小的亚群中,并且分布在欧洲各地。人类的到来可能使尼安德特人更难在群体之间移动,迫使每个亚群单独生存,并加剧了近亲繁殖,阿利效应和糟糕年份的影响,这些可能就足以导致他们的灭亡。换个角度来说,第一批到达欧洲的现代人可能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优于尼安德特人,现代人类由于生存导致其它种群灭绝所带来的负罪感,现在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做个最好的解释了。

科学家们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撰文,对以上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他们认为,现代人类到达欧洲后,至少要承担部分责任。现代人类可能使不同的尼安德特人群体更加孤立,使他们更容易在科学家模拟的自然因素中灭绝。这与竞争或优势无关,更多的是栖息地的碎片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