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约5000字,配图20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Sniper”作为狙击手的英文专有名词,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过,狙击手的历史要比这个词语长太多。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北两军中便活跃着一批成建制的狙击手,只不过当时他们的名称是“神枪手”(Sharpshooters),这个单词在美国军语中又有“一等射手”的意思。当时的神枪手是军队的精英,他们具备精确射杀敌军的高超业务技能,对战争进程带来的影响比普通战士更大。
必须指出的是,引领南北战争神枪手潮流的是北军上校海勒姆·伯丹(Hiram Berdan)。这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当时的一名工程师、发明家、军官和知名神枪手,伯丹在战争中组建并指挥了北军的2个神枪手团作战,并为神枪手们创立了独特的作战规则和任务,对后世的狙击作战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美国陆军狙击手部队的教父级人物。
■ 上图是南北战争时期的海勒姆·伯丹上校。
狙击手之父
1824年9月,海勒姆·伯丹出生于纽约安大略县的一个小镇上。年轻时的伯丹是纽约市的一名机械工程师和发明家,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他发明有一款连发步枪和子弹,还发明有收割机和机械面包机,并研制出第一台用于分离矿石中的黄金的商用黄金融合机。大量发明给他赢得了巨额财富和国际声誉。更重要的是,伯丹是一位闻名全国的神枪手。从1846年至内战爆发前的15年里,他每年都是射击比赛的最佳射手。
1861年内战爆发后,伯丹应联邦政府的邀请,为北军组建一支由技术娴熟的优秀射手组成的部队。1861年夏秋期间,伯丹从纽约市、肯塔基州的奥尔巴尼市(Albany),以及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等8个州的志愿者中选拔人员。根据他的要求,入选人员必须通过多项测试,如必须能在180米外连续10枪射中直径25厘米的圆靶,而且是能够自主选择枪械并在测试方准备好的射击阵地上完成射击。在伯丹看来,一名士兵要成为一等射手,必须拥有敏锐的眼光、稳定的双手、大量的步枪训练经验和丰富的枪械操作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冷静的心理特征,以便能够仔细评估射杀目标,估算子弹飞行的弹道轨迹——其中还要考虑到风向带来的影响。伯丹坚持认为,如此严苛的选拔标准,才能使他的部队能迅速达到他所预期的实战水平。伯丹非常明确自己的战术需求:这会是一支在战场上极为可靠的部队,射击技术娴熟,他们射击静止的人体,200米时百发百中,402米时3枪2中,805米时5枪3中。
■ 上图是1861年9月16日的一则联邦军队的神枪手招募广告,从广告上看,每连人数为100人,只要最好的射手,赏金22美元,入役后每月薪金100美元。
经选拔,伯丹将入选人员组成18个连,并在亚伯拉罕·林肯总统(Abraham Lincoln)及其主要军事顾问、陆军部助理部长温菲尔德·斯科特中将(Winfield Scott)的支持下,将这些连组建成2个神枪手团,即第1联邦神枪手团和第2联邦神枪手团,其中前者由10个连组成,后者由8个连组成。1861年11月30日,伯丹被授予上校军衔,并担任这2个团的团长——1862年1月1日,第2团团长由亨利·A·V·波斯特上校(Henry A V Post)担任,1862年11月,伯丹再次接手第2团,直至战争结束。
■ 上图南北战争中,北军神枪手团的一些神枪手的合影。
在伯丹的设想中,这些神枪手主要是作为散兵,在主力部队前方活动并首先与敌接触。与常规部队不同的是,这些神枪手作为散兵战斗时没有战斗编队,但他们都是伪装大师,能够在悄悄转移阵地时使用任何可找到的东西来伪装自己。而他们的任务,除了侦察动向、为主力部队提供敌军位置、人数方面的情报外,还有袭扰敌军和在敌军行动时,通过精确射杀敌军官兵来迟滞其行动。
每个加入神枪手团的战士都要知道,他们所面临的战场不像常规战场,一个粗心的步骤都能令自己命丧黄泉,因此在行动时都要加倍小心和仔细。同样,当他们潜伏在敌军部队面前时,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地开火,而是精心挑选射击目标,行动会更缓慢,更细致。
另外,他们还有一个更危险的任务。1861年8月,《纽约时报》的一篇新闻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上校的设想是,在战场上让团里的小伙子以班组为单位脱离大部队,去消灭敌军的军官和射手。这样一来,他们将面临被敌军骑兵截断后路或被处决的危险。”
由此可知,伯丹上校设想的神枪手的作战方式和任务,已经跟今天的狙击手没什么区别了。
■ 上图彩绘是南北战争时期,北军神枪手团的神枪手在丛林中进行狙杀活动。注意他们军帽上的红色方块标志,那是北军波多马克军团第3军第1师的师徽标志。这也是美军中师徽的雏形。
“好马还得配好鞍”
加入神枪手团的士兵,非常骄傲地自认为是军中精英。而军队给予他们的待遇也确实反映了这一点。首先,他们穿着的不是北军的蓝色制服,而是深绿色军装,上面缀的是不会反光的黑色纽扣。其次,不用担负日常勤务工作,可以有大把时间去训练提高自身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最好、最昂贵的武器。
刚开始,神枪手团的士兵使用的是自己的武器,这些步枪五花八门,有夏普斯(Sharps)步枪、惠特沃斯(Whitworth)步枪、猎枪,以及一些私人订制的步枪。其中一些步枪重达14公斤——因为它们安装了早期的瞄准镜。由于武器繁杂,导致了弹药补给方面的繁琐。于是,伯丹上校要求给他的神枪手们统一配发夏普斯步枪。
■ 上图是南北战争时期,北军神枪手团的神枪手。他们穿的是有别于常规部队的深绿色军装,手持夏普斯步枪。
夏普斯步枪是由康乃狄克州的工程师克里斯蒂安·夏普斯于1848年研发的,1859年进行了改进。这款步枪采用后膛装填方式上弹(因此可以卧姿装弹),口径13.2毫米,重约5.4公斤,全长120厘米(枪管76厘米),射速每分钟8-10发——这是北军的制式武器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步枪的3倍,杀伤射程460米。神枪手团的优秀射手的手中,精确度更高。
■ 上图是北军神枪手用的夏普斯步枪,因为采购的都是1859年的改进型,因此又称为M1859型夏普斯步枪。
伯丹之所以选择夏普斯步枪,主要是看中了它可以快速后膛上弹和远程射击上的精确度。但是,时任美国陆军军械部部长的詹姆斯·W·里普利准将(James W. Ripley)驳回了伯丹的请求,直至1863年卸任,这位保守的部长仍坚决反对将后膛装填和高射速步枪装备给联邦军队,因为他担心一旦士兵们拿到了高射速的步枪,不会再仔细瞄准,而是一个劲的放枪。就连陆军部助理部长托马斯·斯科特中将也持以反对态度。除了担心浪费弹药,军方大佬还考虑到成本问题,夏普斯步枪的采购成本要高于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每支45美元,费用是后者的2倍以上。因此,即使神枪手团的训练和所肩负的任务要求射手们做到“一弹一命”,里普利准将也不同意为神枪手团配发夏普斯步枪,而是坚持要求神枪手团使用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即便是时任陆军司令(Commanding General)的乔治·B·麦克莱伦少将(George B. McClellan)敦促,也无法说动里普利,因为他直接对陆军部长负责,不用买陆军司令的账。对此,伯丹上校派团里仅次于他的优秀射手、外号“加州乔”(California Joe)的二等兵杜鲁门·黑德(Truman Head)给陆军部长的秘书西蒙·卡梅隆(Simon Cameron)用夏普斯步枪进行射击演示,被“加州乔”的精湛枪法所打动的卡梅隆同意替他们向里普利准将传话,但“秘书路线”在脑袋顽如磐石的里普利面前也不好使。
■ 上图是詹姆斯·W·里普利准将,南北战争时任美国陆军军械部部长。
1861年9月下旬,伯丹时来运转。林肯总统和麦克莱伦少将等几名高级将领参观了伯丹的神枪手们的射击演示。当时在现场,林肯使用夏普斯步枪多次射击,据现场的一位神枪手回忆:“总统先生的持枪姿势很像一名经验丰富的射手,以非常老练的技术来操作枪支,让围观的士兵和平民们大开眼界。”
但是,令这场射击演示载入史册的是伯丹的一场高水平射击表演,这使得伯丹的枪法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当时,托马斯·斯科特中将想借助林肯亲临现场的压力特意为难伯丹,令其出丑,特别要求他进行一项在当时不可能达成的射击演示:在600码(即548米)的距离上射击人形目标。而且,斯科特还要求伯丹必须以站姿进行射击,且要命中目标右眼!
根据伯丹上校的回忆:“当时我正在瞄准,没有回话,我几乎没必要去回应。在600码的这个距离上,我没有瞄准目标眼睛,而是把射击角度放到了目标头顶上方。目标被击中了。而且很幸运,我打掉了目标的右眼。”
林肯清楚地知道将领们与伯丹上校因为武器问题的争执,他也青睐于夏普斯步枪的高射速和高精确度。借此良机,林肯在离开时笑着对伯丹说:“上校,明天我就会给你一份配发夏普斯步枪的命令。”
在林肯的坚持和推动下,即便夏普斯工厂需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去完成订单,但伯丹终于为他的部下们搞来了夏普斯步枪。不过,出于训练和以往射击经验,很多射手仍继续使用自己熟悉的步枪,直至1862年5月8日,神枪手团才全部配发夏普斯步枪。
■ 上图是林肯试用夏普斯步枪的铅笔画。
暗影中的死神
很快,北军新组建的神枪手团便被派往战场,从1862年-1964年间,他们参与了发生在美国东部的所有战役,并展示出独特价值。他们不是独立的作战单位,但经常不参与正面战场的行动,而是被伯丹用于特殊的小规模战斗。
1862年4-5月,神枪手团在约克镇围攻战(Siege of Yorktown)中大显身手,其中神枪手二等兵乔治·蔡斯(George Chase)以精准的狙杀,独自一人围困了南军1个炮兵阵地2天,阵地上只要有人活动,便会迎来无情的子弹,致使整个炮兵阵地在2天内未能打出1炮。
1862年6月底,他们参与了七日之战(Seven Days Battles);8月,又参加了第二次马纳萨斯战役(Second Battle of Bull Run);9月,伯丹上校又带着神枪手团参加了谢泼兹敦战役(Battle of Shepherdstown)。
1863年2-3月,伯丹担任北军波多马克军团(Army of the Potomac)第3军第3师第2旅旅长;4-5月,伯丹转任第3旅旅长并与神枪手团参加了钱斯勒斯维尔战役(Battle of Chancellorsville)。在这场战役中,2个神枪手营负责掩护第3军第3师的侧翼,100多名神枪手在约274米的距离上,通过精确狙杀,给当面南军造成极大压力,迫使南军第23乔治亚州步兵团的300余名官兵投降。
■ 上图是美国画家温斯洛·霍默(Winslow Homer)于1863年所绘的以大树为狙击阵地的北军神枪手。
■ 上图彩绘是南北战争时期的北军神枪手团的一个狙击小组,注意图中的射手用刺刀来固定射击,枪上安装了早期的瞄准镜。
1863年7月在决定性的葛底斯堡战役(Battle of Gettysburg)中,2个神枪手团表现出众。战役第二天,当南军进攻“魔鬼巢穴”高地(Devil's Den)和“桃树园”(Peach Orchard)这两个北军阵地时,神枪手们在迟滞南军行动的战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神学院”山脊(Seminary Ridge)的皮策森林(Pitzer's Woods)的遭遇战中,第1神枪手团令南军卡德摩斯·M·威尔科克斯(Cadmus M. Wilcox)的阿拉巴马州旅裹足不前。
纵观南北战争,神枪手团被认为是杀敌最多的部队。据1999年4月《美国步枪手》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的说法:“普遍认为,伯丹的神枪手团给南军带来的伤亡超过了北军其他任何一个团。”历史学家杰弗里·佩雷特(Geoffrey Perret)也认为:“他们是联邦军队中最好的散兵,整场战争中,他们干掉的南军士兵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团都多。”
■ 上图和下图彩绘都是葛底斯堡战役中,北军神枪手团的一支狙击小分队。
在北军的神枪手团中,最著名的射手除了伯丹上校,就应该是“加州乔”杜鲁门·黑德了。这位仅次于伯丹的神枪手早年是个猎人,1861年底加入第1神枪手团时已经52岁了,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炮儿”,成名于1862年4月的约克镇围攻战。他的枪法也被蒙上了传奇色彩,据1862年8月2日的《哈珀周刊》道,他曾命中1500码(约1300米)距离上的敌军,但如今看来,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个故事相当不靠谱,更多的应该是当时的一种宣传噱头。以下是其中的文字:
■ 上图是战争时期的伯丹上校(左)和“加州乔”,后者手持一支夏普斯步枪。
“南军的一名神枪手在那个方向上几次袭扰将军和其他军官,子弹经常在他们头顶嗖嗖飞过。
‘嘿,老伙计!你能干掉那个讨厌的家伙,让他停止这种无聊的游戏吗?’将军问。
‘没问题!’‘加州乔’带上他那支加装了瞄准镜的步枪进入阵地。
‘你找得到他吗?’将军问道。
‘当然。’
‘他离你有多远?’
‘1500码。’
‘能打中他吗?’
‘试试吧。’
‘加州乔’稳定瞄准,扣动扳机,子弹呼啸而出。旁边的军官用望远镜监测他的弹道。目标的腿或脚好像被打中了,他拖着一条腿,手脚并用往山上爬,动作狼狈而滑稽。将军也被他逃跑时的惨状而逗得两手发痒——仿佛也想去开上一枪。他对‘加州乔’解决了他的困境而表示感谢。”
■ 上图是1862年时,拿着夏普斯步枪的“加州乔”杜鲁门·黑德,神枪手团的第一支夏普斯步枪便来自于他,当时他是自行购买的。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面对北军神枪手带来的困扰和启发,1862年上半年,南军方面也模仿北军成立了自己的神枪手部队——他们的制式武器是惠特沃斯步枪。两军神枪手之间肯定存在有类似上述“加州乔”事迹的战斗。双方孰优孰劣?一位名叫泰伦·鲍尔斯(Tyrone Powers)的南方记者曾随罗伯特·E·李将军(Robert E. Lee)的北弗吉尼亚军团一起行动过。他于1864年6月1日在《宪政主义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北军神枪手的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回答:
“我们的军官在与格兰特的军队的遭遇战中伤亡很大,这说明了其中存在着一些特殊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能从北方军队中的神枪手中找到答案。我们也有一些神枪手营,但除了配有比对方更精良的武器外,且过去很大程度上被当做散兵来使用外,他们与常规部队没什么区别。
在北军方面,这些恰恰相反。他们的射手都必须是真正的神枪手,装备制式军用武器,与民间那种拿着猎枪的神枪手完全是两回事。
为了实现高效杀敌的目的,这些北方佬进行了刻苦的射击训练,按不同距离设置目标。我们的军官在每次战斗中的严重损失就说明了我们在这种训练上的缺失。
北方军队中最值得注意的神枪手是伯丹领导的,他们就是在约克镇围攻战中的战壕里不断袭扰我们的那伙人……
很明显,格兰特专门组织了一伙这样的人在他的部队中,这些人的任务就是在每次的战斗中挑选我们的军官下手……”
■ 上图彩绘是南军第21北卡罗来纳州步兵团第1北卡罗来纳州神枪手营A连的1个狙击小组,该连连长是内森·G·亨特上尉(Nathan G. Hunt)。该营成立于1862年5月。
■ 上图彩绘也是南北战争中,南军的几名神枪手在丛林中活动。
■ 上图是在葛底斯堡战役中,被北军神枪手射杀在战壕里的南军神枪手。
后 记
在南北战争中,北军第1神枪手团有10名军官和143名士兵阵亡,另有1名军官和128名士兵死于疾病,共损失282人。另外在该团中,副团长威廉·Y·W·里普利中校(William Y. W. Ripley)因为在1862年7月1日的莫尔纹高地之战(Battle of Malvern Hill)中的表现而获得荣誉勋章。第2神枪手团则有8名军官和110名士兵阵亡,2名军官和123名士兵死于疾病,损失250人。
至于被当做美军狙击手部队之父的伯丹上校,在战争结束前夕的1864年1月辞去了军职,回归工程师和发明家的角色。1868年12月8日,安德烈·约翰逊总统(Andrew Johnson)提名补授伯丹准将军衔,以表彰他在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在很多人眼中,伯丹是最好的神枪手和发明家,但并非一名优秀的战地指挥官,但丝毫无损他作为美国陆军狙击手教父的历史地位。
■ 南北战争时期的神枪手团的战史和装备深受美国军迷的追捧,每年关于南北战争的战争重演中,都少不了神枪手的身影。上图是2015年在美国进行战争重演活动中,军迷们再现北军神枪手的战斗。下图也是一次战争重演活动中,美军军迷扮演的北军神枪手。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热门跟贴